一种双端口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042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端口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端口充电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电座只能单独的给一个移动电源充电,当用户需要给手机及移动电源充电时,则势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因为现有的充电座不能同时给手机和移动电源充电),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出于保护目的,现有的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装备一个保护装置(如手机背夹),如果在手机背夹上设置一转换接口,则手机在在装备手机背夹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通过充电座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端口充电座,该双端口充电座能够同时为一个移动电源和一个装备背夹(带转换接口)的手机充电,用户体验感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端口充电座,包括底座、支撑组件、主电路板、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支撑组件倾斜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与主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源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分别设于支撑组件上且分别与主电路板电连接,第一输出端口位于支撑组件的一侧,第二输出端口位于支撑组件相对的另一侧;主电路板设于支撑组件内或底座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支撑组件内的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磁铁呈矩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透明板和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卡扣件,透明板上设有第二卡扣件,所述透明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与壳体连接固定且所述透明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远离透明板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透明板和所述壳体内分别设有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卡扣连接,第一输出端口设于前盖上,第二输出端口设于后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部构件上的限位部相适配的限位凸起或限位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充电指示灯,所述透明板上设有用于对充电指示灯进行避位的避空位。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设有增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底壳和中壳,所述底壳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托盘,所述中壳与所述底壳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所述中壳封闭所述底壳的开口;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中壳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或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开关和设于底壳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口和主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开关设于底座上或支撑组件上,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电芯与主电路板连接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双端口充电座可以同时为一个移动电源和一个装备背夹(带转换接口)的手机充电,减少了充电耗时;用户还可以一边玩手机一边充电,而且倾斜设置的支撑组件更能方便用户观察、操作手机,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端口充电座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端口充电座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端口充电座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细节A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细节B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细节C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底座;2、主电路板;3、第一输出端口;4、第二输出端口;

5、电源输入端口;6、透明板;7、第一卡扣件;8、第二卡扣件;

9、前盖;10、后盖;11、限位凸起;12、限位凹槽;13、磁铁;

14、充电指示灯;15、避空位;16、增重块;17、底壳;18、中壳;

19、第一凹槽;20、第一卡块;21、防滑垫;22、上壳;23、第二卡块;

24、第二凹槽;25、开槽;26、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支撑组件上设置两个充电接口,使得充电座能够同时为一个移动电源和一个装备背夹(带转换接口)的手机充电;用户可以边给手机充电边使用手机,倾斜设置的支撑组件大大方便了用户操作手机,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双端口充电座,包括底座1、支撑组件、主电路板2、第一输出端口3和第二输出端口4,支撑组件倾斜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有与主电路板2电连接的电源输入端口5,第一输出端口3和第二输出端口4分别设于支撑组件上且分别与主电路板2电连接,第一输出端口3位于支撑组件的一侧,第二输出端口4位于支撑组件相对的另一侧;主电路板2设于支撑组件内或底座1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用户给电源输入端口5通电后即可同时为一个移动电源和一个装备背夹(带转换接口)的手机充电,有效地降低了充电耗时,用户可以在倾斜设置的支撑组件上边操作手机边给手机充电,大大增强了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换接口设于手机背夹的远离手机一侧的中部区域,所述中部区域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或第二输出端口对应。转换接口的作用在于连接手机及第一输出端口3或第二输出端口4。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双端口充电座可以同时为一个移动电源和一个装备背夹(带转换接口)的手机充电,减少了充电耗时;用户还可以一边玩手机一边充电,而且倾斜设置的支撑组件更能方便用户观察、操作手机,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支撑组件内的磁铁13。

由上述描述可知,磁铁可以吸住含有磁性的移动电源及手机背夹,防止移动电源及手机意外倾倒、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磁铁13呈矩形分布,或者,所述磁铁1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磁铁13呈三角形分布。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多个磁铁有利于提高支撑组件与移动电源(和/或手机背夹)磁吸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透明板6和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卡扣件7,透明板6上设有第二卡扣件8,所述透明板6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件7和第二卡扣件8与壳体连接固定且所述透明板6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电路板2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远离透明板6的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透明板6和所述壳体内分别设有磁铁13。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前盖9和后盖10,所述前盖9与所述后盖10卡扣连接,第一输出端口3设于前盖9上,第二输出端口4设于后盖10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用户可以在双端口充电座的正面就可以发现位于透明板背面的移动电源,避免由于支撑组件的遮挡,导致用户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去寻找该移动电源。另外,支撑组件的各个零部件卡扣连接使得支撑组件外表上无任何连接结构,不仅让双端口充电座看起来更加美观,而且还可以防止孩童意外打开支撑组件,引发安全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部构件上的限位部相适配的限位凸起11或限位凹槽12。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限位凹槽/凸起可以让待充电的移动电源和/或手机背夹快速定位、安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主电路板2上设有充电指示灯14,所述透明板6上设有用于对充电指示灯14进行避位的避空位15。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充电指示灯可以方便用户随时查看双端口充电座对移动电源及手机的充电情况,而且,充电指示灯与透明板配合可以让灯光更加绚丽、更加容易观察,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作为优选,所述充电指示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充电指示灯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用于指示第一输出端口的电能输出情况,另外一组用于指示第二输出端口的电能输出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内设有增重块16。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增重块可以防止双端口充电座意外倾倒。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包括底壳17和中壳18,所述底壳17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托盘,所述中壳18与所述底壳17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所述中壳18封闭所述底壳17的开口;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中壳18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或螺纹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底壳与中壳卡扣连接或螺接可以隐藏底壳与中壳的连接处,避免他人意外拆开底座。增重块、电源输入端口分别置于底壳内,底壳远离增重块的一侧可以设置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粘接在底壳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开关和设于底壳17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口5和主电路板2电连接,所述开关设于底座1上或支撑组件上,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电芯与主电路板2连接的通断。

由上述描述可知,双端口充电座内置电芯,当没有外界电源时,双端口充电座还是可以给移动电源和/或手机充电,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双端口充电座,包括底座1、支撑组件、主电路板2、第一输出端口3和第二输出端口4,支撑组件倾斜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有与主电路板2电连接的电源输入端口5,第一输出端口3和第二输出端口4分别设于支撑组件上且分别与主电路板2电连接,第一输出端口3位于支撑组件的一侧,第二输出端口4位于支撑组件相对的另一侧;主电路板2设于支撑组件内或底座1内。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端口3和第二输出端口4分别为插孔形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输出端口3和第二输出端口4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

由于用户在给移动电源充电时,移动电源是立着的,因此,用户在寻找移动电源时很快就能发现它,因此,倾斜设置的支撑组件可以为用户带来巨大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的支撑组件包括透明板6和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卡扣件7,透明板6上设有第二卡扣件8,所述透明板6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件7和第二卡扣件8与壳体连接固定且所述透明板6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也就是说第二卡扣件8位于透明板6置于壳体内的部分上;所述主电路板2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远离透明板6的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一卡扣件7的数量与第二卡扣件8的数量相等,第一卡扣件7为凸起,第二卡扣件8为通孔。

为提高所述壳体与所述透明板6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卡扣的数量不低于两个,本实施例中,壳体内具有呈排设置的三个第一卡扣件7。

详细的,所述壳体包括前盖9和后盖10,所述前盖9与所述后盖10卡扣连接,第一输出端口3设于前盖9上,第二输出端口4设于后盖10上,第一卡扣件7设于后盖10上。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部构件上的限位部相适配的限位凸起11或限位凹槽12,所述外部构件为移动电源或手机背夹。具体的,当待充电的移动电源或手机背夹上具有限位部时,移动电源或手机背夹可以通过限位部与限位凸起11或限位凹槽12的配合实现快速定位,例如本实施例中,前盖9上就设有限位凹槽12,后盖10上设有限位凸起11。

双端口充电座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支撑组件内的磁铁13。本实施例中,所述磁铁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磁铁13呈矩形分布,详细的,透明板6内设有一个大磁铁13,壳体内设有两个小磁铁13。可选的,磁铁13对应的透明板6区域和/或壳体区域上设有多个过孔26以减弱透明板6和/或壳体对磁铁13磁性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主电路板2上设有充电指示灯14,所述透明板6上设有用于对充电指示灯14进行避位的避空位15。本实施例中,充电指示灯14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充电指示灯14用于指示第一输出端口3的电能输出情况,另一个充电指示灯14用于指示第二输出端口4的电能输出情况;比如充电指示灯14显示红色代表电能正在输出,充电指示灯14显示绿色代表充电完成,充电指示灯14显示黄色代表没有电能输出。当然,充电指示灯14的数量大于两个也是可行的。当然,出于成本考虑,充电指示灯14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指示双端口充电座的工作状态而已,比如,通过充电指示灯14的明灭来向用户提示双端口充电座是否工作等。

为防止双端口充电座意外倾倒,所述底座1内设有增重块16。所述底座1包括底壳17和中壳18,所述底壳17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托盘,增重块置于所述托盘内,所述中壳18与所述底壳17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所述中壳18封闭所述底壳17的开口;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中壳18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或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底壳17周壁的内侧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9,中壳18的周壁具有朝外延伸的与第一凹槽19相适配的第一卡块20,第一凹槽19与第一卡块20一一对应设置;支撑组件与中壳18螺钉连接,为隐藏螺钉,所述螺钉从中壳18靠近底壳17的一侧拧入支撑组件内也即是所述壳体内。

上述设置将双端口充电座中各个零部件的连接区域完全隐藏,有利于防止他人尤其是孩童意外拆开双端口充电座而引起安全事故,大大提高了双端口充电座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7远离中壳18的一侧粘接有防滑垫21,所述防滑垫21的材质为硅胶。

可选的,所述底座1还包括上壳22,所述上壳22的周壁上设有第二卡块23,底壳17周壁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块23相适配的第二凹槽24,所述上壳22上设有供支撑组件穿过的开槽25。当他人费力拆开上壳22后还是不能够接触到双端口充电座内部电路,进一步提高了双端口充电座使用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22为透明罩,用户可以在中壳18上刻画图案、书写文字或放置纸张后再将上壳22组装,这样的DIY设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双端口充电座还包括开关和设于底壳17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口5和主电路板2电连接,所述开关设于底座1上或支撑组件上,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电芯与主电路板2连接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手机装备背夹后,让背夹上的转换接口连接第一输出端口3或第二输出端口4,让移动电源的充电接口与第二输出端口4或第一输出端口3连接,为充电座接通市电后,充电座会同时为手机及移动电源充电。磁铁13会稳定的吸附含有磁性的移动电源及手机背夹,从而使得装备背夹的手机及移动电源立着,方便用户操作手机、发现移动电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端口充电座可以同时为一个移动电源和一个装备背夹(带转换接口)的手机充电,减少了充电耗时;用户还可以一边玩手机一边充电,而且倾斜设置的支撑组件更能方便用户观察、操作手机,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体验;设置磁铁可以防止移动电源或手机背夹意外倾倒、损坏;设置透明板方便用户发现移动电源,设置限位凹槽/凸起可以让待充电的移动电源快速定位、安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设置充电指示灯可以方便用户随时查看双端口充电座对移动电源或手机的充电情况;设置增重块可以防止双端口充电座意外倾倒;底壳与中壳卡扣连接或螺接可以隐藏底壳与中壳的连接处,避免他人意外拆开底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