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3841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反激式开关电源,由开关电源芯片的开关动作,将高频变压器初级变化的电流通过传递到高频变压器的一个次级或者多个次级,主输出回路有相应的基准源进行稳压,但随着主输出回路的电流变化,电压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时主输出回路的反馈电路将该变化反馈到开关电源芯片。而其它输出回路的电流变化也会影响到主输出回路的电压变化,该电压变化同样会反馈到开关电源芯片。开关电源芯片根据电压变化的反馈信号,调整输出的波形,包括占空比的调整或者频率的调整,进而使主输出回路的电压向之前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保证输出回路输出的稳定性。

然而,当输入电压较低时,开关电源芯片的开关动作通过高频变压器传递的能量比较低,从而主输出回路输出的电压也比较低,反馈回路反馈的信号异常,甚至反馈回路不工作,开关电源芯片将停止输出开关信号,导致开关电源无法启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用以解决当输入电压较低时反激式开关电源无法启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包括主输出电路、基准源电路、隔离电路以及开关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软启动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隔离电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主输出电路的电源电压,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另一端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软启动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主输出电路的电源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输出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电感以及第二电容至第四电容;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电感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第二电容并联于开关电源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且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感之间;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接电源电压,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三电容两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和第二电阻,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PWM芯片的反馈端,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准源电路包括第五电容、基准电压源以及第三电阻至第六电阻;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主输出电路的电源电压,所述基准电压源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基准电压源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基准电压源的第三引脚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之间,所述第三电阻并联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两端,所述第六电阻并联在所述基准电压源的第二引脚与第三引脚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包括主输出电路、基准源电路、隔离电路以及开关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软启动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隔离电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主输出电路的电源电压,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另一端接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能够解决当输入电压较低时反激式开关电源无法启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包括主输出电路、基准源电路、隔离电路以及开关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软启动电路。如图1所示,该软启动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以及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隔离电路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主输出电路的电源电压VCC,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另一端接地GND。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该软启动电路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降低了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启动电压,拓宽了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范围,能够解决当输入电压较低时反激式开关电源无法启动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上述软启动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主输出电路的电源电压VCC。

如图2所示,上述主输出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D3、电感L以及第二电容C2至第四电容C4;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感L连接电源电压VCC;第二电容C2并联于开关电源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且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于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电感L之间;第三电容C3与第二电容C2并联,第三电容C3的一端接电源电压VCC,另一端接地GND;第四电容C4并联在第三电容C3两端。

如图2所示,上述隔离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OPC和第二电阻R2,光电耦合器OPC包括发光二极管D和光敏三极管PT;光敏三极管PT的集电极连接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PWM芯片的反馈端FB,光敏三极管PT的发射极接地GND;发光二极管D的阳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发光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

如图2所示,上述基准源电路包括第五电容C5、基准电压源RVS以及第三电阻R3至第六电阻R6;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的阴极,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连接主输出电路的电源电压VCC,基准电压源RVS的第二引脚接地,基准电压源RVS的第一引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的阴极,基准电压源RVS的第三引脚连接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第三电阻R3并联在发光二极管D的两端,第六电阻R6并联在基准电压源RVS的第二引脚与第三引脚上。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不添加软启动电路时,当开关电源刚上电而输入电压比较低时,主输出电压比较低,基准电压源RVS因得不到足够的电压而不能正常工作,基准电压源RVS的输出偏低,从而由第二电阻R2、发光二极管D和基准电压源RVS共同组成的反馈回路不能正常工作,反馈信号较弱,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PWM芯片内部的软启动因为得不到反馈信号而停止,整个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添加软启动电路后,由第二电阻R2、发光二极管D、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组成反馈回路,在刚上电瞬间,第一电容器C1相当于短路状态,这时有电流流过发光二极管D,反馈信号正常反馈到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开关电源调节开关频率或者占空比,提高主输出回路输出电压,由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的RC充电电路时间常数很短,第一电容C1很快充满电,同时基准电压源RVS上的电压上升到正常工作电压水平,基准电压源RVS输出的基准将主回路的电压稳定到预设的电压上,反激式开关电源正常启动,由第二电阻R2、发光二极管D和基准电压源RVS组成的反馈回路也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由于软启动电路中的第一二极管D1为防反向二极管,软启动电路只在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刚上电时起到启动作用,而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正常启动后,软启动电路中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组成充放电电路而变为滤波电路,起到减少正常工作时主输出回路的高频纹波的作用,而由于第二二极管D2的存在,使得开关电源掉电后,第一电容C1上的电荷能够快速放掉,为下次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启动做准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