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智能地线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282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变电站智能地线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智能地线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简易变电站大多采用传统地线,而且现有地线仅仅是利用一条金属实现地连接,根本无法连接监控设备,因此无法利用监控设备对站内的地线编号及接地位置进行采集并监控,另外目前的接地线都没有融合GPS技术,因此也无法对地线进行定位监控,基于上述原因,目前的简易变电站地线监控力度差,对变电站因地线出现的电力故障发现不及时,不能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影响相关区域的正常用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时监控、融合遥测、遥信、定位等技术的变电站智能地线监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变电站智能地线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上设有侧安装孔,所述安装基板顶端贴合有监控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监控基板部分重叠设置,所述监控基板上固定有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内封装有地线监控模块,延伸至所述安装基板外侧的所述监控基板上设有底安装孔,贯穿所述监控基板和所述安装基板还设有地线连接螺栓,所述地线监控模块设于所述底安装孔与所述地线连接螺栓之间,贯穿所述地线连接螺栓的底端设有地线连接孔,还包括设于地线桩上的标识模块,所述标识模块信号连接至所述地线监控模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标识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地线桩上的二维码与RFID标签。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地线监控模块包括PVC线路板,所述PVC线路板上设有综合控制单元,所述综合控制单元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综合控制单元还连接有RFID采集模块、震动检测模块、GPS定位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NB-IOT通讯模块,所述NB-IOT通讯模块信号连接至云平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震动检测模块包括震动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综合控制单元设置为中央处理器CPU。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有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设于所述塑料外壳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基板包括基板体,所述基板体一侧设有向上翻起的安装折板,所述侧安装孔贯穿所述安装折板设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基板和所述监控基板分别设置为金属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变电站智能地线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上设有侧安装孔,所述安装基板顶端贴合有监控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监控基板部分重叠设置,所述监控基板上固定有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内封装有地线监控模块,延伸至所述安装基板外侧的所述监控基板上设有底安装孔,贯穿所述监控基板和所述安装基板还设有地线连接螺栓,所述地线监控模块设于所述底安装孔与所述地线连接螺栓之间,贯穿所述地线连接螺栓的底端设有地线连接孔,还包括设于地线桩上的标识模块,所述标识模块信号连接至所述地线监控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地线与本装置连接,利用遥测、遥信和GPS定位监控技术,对地线的接地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满足电力调度人员或者运行管理人员对变电站接地点的监视和运行管理要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运行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地线监控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地线监控模块的工作过程流程图;

图中:1-安装基板;11-基板体;12-安装折板;2-侧安装孔;3-监控基板;4-底安装孔;5-塑料外壳;6-地线连接螺栓;7-地线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变电站智能地线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基板1,所述安装基板1上设有侧安装孔2,所述安装基板1顶端贴合有监控基板3,所述安装基板1与所述监控基板3部分重叠设置,延伸至所述安装基板1外侧的所述监控基板3上设有底安装孔4,所述安装基板1包括基板体11,所述基板体11一侧设有向上翻起的安装折板12,所述侧安装孔2贯穿所述安装折板12设置,所述侧安装孔2和所述底安装孔4实现本装置的安装固定。

所述监控基板3上固定有塑料外壳5,所述塑料外壳5内封装有地线监控模块,贯穿所述监控基板3和所述安装基板1还设有地线连接螺栓6,所述地线监控模块设于所述底安装孔4与所述地线连接螺栓6之间,贯穿所述地线连接螺栓6的底端设有地线连接孔7,通过所述地线连接孔7实现接地线与所述地线连接螺栓6的连接固定,所述安装基板1和所述监控基板3分别设置为金属板,通过金属板实现电信号的导通。

还包括设于地线桩上的标识模块,所述标识模块信号连接至所述地线监控模块,所述标识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地线桩上的二维码与RFID标签。每个地线桩都设有相应的所述二维码与RFID标签,所述二维码与RFID标签为各地线桩的身份,以方便在远程监控时区分、定位。

如图3所示,所述地线监控模块包括PVC线路板,所述PVC线路板上设有综合控制单元,所述综合控制单元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综合控制单元还连接有RFID采集模块、震动检测模块、GPS定位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NB-IOT通讯模块,所述NB-IOT通讯模块信号连接至云平台,所述震动检测模块包括震动传感器,所述综合控制单元设置为中央处理器CPU,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有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设于所述塑料外壳5上,所述充电接口设置为miniUSB接口。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报警蜂鸣器和报警灯,而所述RFID采集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所述NB-IOT通讯模块和所述云平台均为相应技术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内容,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本装置上电进入低功耗模式,仅开启所述震动检测模块,当检测到有震动时启动所述RFID采集模块和通过所述NB-IOT通讯模块建立通讯通道,同时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检测所述蓄电池是否低电压,如果低电压则上传通道和本地发出相应的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如果没有则检测云端是否有告警并相应启动报警,然后所述RFID采集模块检测地线桩标签ID,检测到则上传地线桩ID信息,周期检测到一段时长无震动时,关闭所述RFID采集模块并访问云端是否有告警,并相应执行报警信息,如果所述RFID采集模块没有检测到地线桩ID标签则启用所述GPS定位模块定位并上传位置信息,直至震动检测一段时长无震动信号则关闭RFID、IOT、GPS模块,进入等待震动触发模式,重复上述循环,当装置放入地线柜时,则自动通过miniUSB接口接入电源,通过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充电。

本实用新型将地线与本装置连接,利用遥测、遥信和GPS定位监控技术,对地线的接地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满足电力调度人员或者运行管理人员对变电站接地点的监视和运行管理要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运行质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