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5402发布日期:2018-06-16 01:1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中风机包括电机、风轮和集气环,所述电机是外转子电机,风轮安装在电机的转子上,电机带有一个安装板,通过安装板安装在集气环上,然后通过集气环安装在客户负载上,如专利CN201802684U所公开的文件,这样的结构安装复杂,因外转子电机受安装局限影响,不能做集气环安装使用,而为了保证外转子电机和集气环同心度,只能将外转子电机安装在集气环支架上,再通过集气环支架连接客户负载,这样使得整体风机与负载之间安装结构复杂,导致装配效率底,成本高,不能满足客户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风机,包括电机、风轮和环形集气环,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机壳组件和转轴,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安装在机壳组件内,转轴的一端从机壳组件的轴伸孔伸出形成轴伸端,所述风轮安装在轴伸端上,所述环形集气环套装在风轮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组件的表面的不同位置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和若干个第二安装脚,所述环形集气环上设有若干个第三安装脚,所述第三安装脚和第一安装脚是对应的,第三安装脚安装在第一安装脚上,使环形集气环安装在电机上,所述第二安装脚安装在负载上,使电机固定在负载上。

所述机壳组件包括圆筒外壳、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安装在圆筒外壳的两端,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分别设有轴承室,所述轴承室里安装有轴承,转轴支撑在轴承上,转轴的一端从前端盖的轴伸孔伸出形成轴伸端。

所述机壳组件包括前拉伸端盖和后拉伸端盖,前拉伸端盖和后拉伸端盖分别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的边缘和第二端板的边缘分别轴向延伸出的第一圆筒体和第二圆筒体,第一端板的中间部分轴向延伸出轴承室,第二端板中间部分轴向延伸出轴承室,在轴承室里面安装有轴承,转轴支撑在轴承上,转轴的一端从前拉伸端盖的轴伸孔伸出形成轴伸端。

所述环形集气环安装在机壳组件外侧面,所述圆筒外壳的表面的不同位置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和若干个第二安装脚,所述第三安装脚和第一安装脚通过螺栓螺母机构锁紧,第一安装脚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脚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是对应的,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后与螺母配合锁紧,使环形集气环锁紧在电机上。

所述第一安装脚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从第一连接部一端伸出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部焊接在靠近前端盖的圆筒外壳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脚支承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安装脚包括第二连接部和从第二连接部一端伸出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部焊接在靠近后端盖的圆筒外壳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锁紧在负载上。

所述若干第三安装脚设置在环形集气环的底部上,第三安装脚包括第三连接板和从第三连接板底部往环形集气环中心延伸的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脚是L形,所述第三连接板是竖立设置,第三延伸板是横向布置。

所述第三连接板和第三延伸板之间设有加强筋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脚、第二安装脚和第三安装脚数量均为3个,所述第一安装脚和第二安装脚分别均布在电机机壳的表面上,所述第三安装脚均布在环形集气环的底部。

所述第一安装脚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部焊接在靠近前端盖的圆筒外壳的表面上,第一安装板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脚支承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安装脚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支撑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连接部焊接在靠近后端盖的圆筒外壳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锁紧在负载上。

所述前端盖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所述后端盖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脚。

所述第一安装脚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斜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焊接在前端盖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斜板的顶端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一斜板的低端连接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脚支承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安装脚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斜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焊接在后端盖的端面上,所述第二斜板的顶端连接第二固定板,第二斜板的低端连接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锁紧在负载上。

所述第一端板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第二端板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脚。

所述第一安装脚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斜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焊接在第一端板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斜板的顶端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一斜板的低端连接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脚支承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安装脚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斜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焊接在第二端板的端面上,所述第二斜板的顶端连接第二固定板,第二斜板的低端连接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锁紧在负载上。

所述第一圆筒体的表面上周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第二圆筒体的表面上周向设有若干第二安装脚。

所述第一安装脚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从第一连接部一端伸出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部焊接在第一圆筒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脚支承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安装脚包括第二连接部和从第二连接部一端伸出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部焊接在第二圆筒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锁紧在负载上。

所述第一安装脚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部焊接在第一圆筒体的表面上,第一安装板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脚支承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安装脚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支撑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连接部焊接在第二圆筒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锁紧在负载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风轮和环形集气环,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机壳组件和转轴,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安装在机壳组件内,转轴的一端从机壳组件的轴伸孔伸出形成轴伸端,所述风轮安装在轴伸端上,所述环形集气环套装在风轮外围,在运输过程中环形集气环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风轮受损,所述机壳组件的表面的不同位置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和若干个第二安装脚,所述环形集气环上设有若干个第三安装脚,所述第三安装脚和第一安装脚是对应的,第三安装脚安装在第一安装脚上,使环形集气环安装在电机上,所述第二安装脚安装在负载上,使电机固定在负载上,使电机固定在负载上,安装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成本低,使电机、风轮和环形集气环一体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第三安装脚和第一安装脚通过螺栓螺母机构锁紧,第一安装脚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脚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是对应的,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后与螺母配合锁紧,使环形集气环锁紧在电机上,安装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

3)第三安装脚是L形,所述第三连接板是竖立设置,第三延伸板是横向布置,第三连接板和第三延伸板之间设有加强筋连接,结构简单,有效增加结构强度,提高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3是实施例一环形集气环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一电机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6是图5中A-A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二电机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例三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11是实施例四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图13是实施例五的立体图;

图14是实施例六的立体图;

图15是实施例六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风机,包括电机1、风轮2和环形集气环3,所述电机1包括定子组件11、转子组件12、机壳组件13和转轴14,定子组件11和转子组件12安装在机壳组件13内,转轴14的一端从机壳组件13 的轴伸孔131伸出形成轴伸端,所述风轮2安装在轴伸端上,所述环形集气环3 套装在风轮2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组件13的表面的不同位置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4和若干个第二安装脚5,所述环形集气环3上设有若干个第三安装脚31,所述第三安装脚31和第一安装脚4是对应的,第三安装脚31安装在第一安装脚4上,使环形集气环3安装在电机1上,所述第二安装脚5安装在负载上,使电机1固定在负载上。

所述机壳组件13包括圆筒外壳132、前端盖133和后端盖134,前端盖133 和后端盖134分别安装在圆筒外壳132的两端,前端盖133和后端盖134上分别设有轴承室135,所述轴承室135里安装有轴承136,转轴14支撑在轴承136 上,转轴14的一端从前端盖133的轴伸孔131伸出形成轴伸端。

所述环形集气环3安装在机壳组件13外侧面,所述圆筒外壳132的表面的不同位置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4和若干个第二安装脚5,所述第三安装脚 31和第一安装脚4通过螺栓螺母机构锁紧,第一安装脚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1,第三安装脚31上设有第三安装孔311,所述第一安装孔41和第三安装孔311是对应的,通过螺栓6穿过第一安装孔41和第三安装孔311后与螺母7配合锁紧,使环形集气环3锁紧在电机1上。

所述第一安装脚4包括第一连接部42和从第一连接部42一端伸出的第一支撑板43,所述第一连接部42焊接在靠近前端盖133的圆筒外壳132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4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1,所述第三安装脚31支承在第一支撑板43上;所述第二安装脚5包括第二连接部51和从第二连接部51一端伸出的第二支撑板52,所述第二连接部51焊接在靠近后端盖134的圆筒外壳132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板5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3,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5锁紧在负载上。

所述若干第三安装脚31设置在环形集气环3的底部上,第三安装脚31包括第三连接板312和从第三连接板312底部往环形集气环3中心延伸的第三延伸板313,所述第三延伸板313上设有第三安装孔311,所述第三安装脚31是L 形,所述第三连接板312是竖立设置,第三延伸板313是横向布置。

所述第三连接板312和第三延伸板313之间设有加强筋314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脚4、第二安装脚5和第三安装脚31数量均为3个,所述第一安装脚4和第二安装脚5分别均布在电机机壳13的表面上,所述第三安装脚 31均布在环形集气环3的底部。

实施例二: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一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脚4包括第一连接部42、第一支撑板43和第一安装板44,所述第一连接42部焊接在靠近前端盖133的圆筒外壳132的表面上,第一安装板4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部42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43上,所述第一支撑板4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1,所述第三安装脚31支承在第一支撑板43上;所述第二安装脚 5包括第二连接部51、第二支撑板52和第二安装板54,所述第二连接部51焊接在靠近后端盖134的圆筒外壳132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安装板54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5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板52上,所述第二支撑板5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3,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5锁紧在负载上。

实施例三: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一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盖133 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4,所述后端盖134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脚 5。

所述第一安装脚4包括第一固定板45、第一斜板46和第一连接板47,所述第一固定板45焊接在前端盖133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斜板46的顶端连接第一固定板45,第一斜板46的低端连接第一连接板47,所述第一连接板47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1,第三安装脚31支承在第一连接板47上;所述第二安装脚5 包括第二固定板55、第二斜板56和第二连接板57,所述第二固定板55焊接在后端盖134的端面上,所述第二斜板56的顶端连接第二固定板55,第二斜板 56的低端连接第二连接板57,所述第二连接板57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3,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5锁紧在负载上。

实施例四: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一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组件13包括前拉伸端盖137和后拉伸端盖138,前拉伸端盖137和后拉伸端盖138 分别包括第一端板1370和第二端板1380,所述第一端板1370的边缘和第二端板1380的边缘分别轴向延伸出的第一圆筒体1371和第二圆筒体1381,第一端板1370的中间部分轴向延伸出轴承室135,第二端板1380中间部分轴向延伸出轴承室135,在轴承室135里面安装有轴承136,转轴14支撑在轴承136上,转轴14的一端从前拉伸端盖137的轴伸孔131伸出形成轴伸端。

所述第一圆筒体1371的表面上周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4,第二圆筒体 1381的表面上周向设有若干第二安装脚5。

所述第一安装脚4包括第一连接部42和从第一连接部42一端伸出的第一支撑板43,所述第一连接部42焊接在第一圆筒体1371的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4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1,所述第三安装脚31支承在第一支撑板43上;所述第二安装脚5包括第二连接部51和从第二连接部51一端伸出的第二支撑板 52,所述第二连接部51焊接在第二圆筒体1381的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板52 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3,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5锁紧在负载上。

实施例五: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四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脚4包括第一连接部42、第一支撑板43和第一安装板44,所述第一连接42部焊接在第一圆筒体1371的表面上,第一安装板4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部42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43上,所述第一支撑板4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1,所述第三安装脚31支承在第一支撑板43上;所述第二安装脚5包括第二连接部51、第二支撑板52和第二安装板54,所述第二连接部51焊接在第二圆筒体1381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安装板54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5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板52上,所述第二支撑板5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3,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5锁紧在负载上。

实施例六:

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四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板1370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4,第二端板1380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脚5。

所述第一安装脚4包括第一固定板45、第一斜板46和第一连接板47,所述第一固定板45焊接在第一端板1370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斜板46的顶端连接第一固定板45,第一斜板46的低端连接第一连接板47,所述第一连接板47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1,第三安装脚31支承在第一连接板47上;所述第二安装脚 5包括第二固定板55、第二斜板56和第二连接板57,所述第二固定板55焊接在第二端板1380的端面上,所述第二斜板56的顶端连接第二固定板55,第二斜板56的低端连接第二连接板57,所述第二连接板57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3,通过螺钉将第二安装脚5锁紧在负载上。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一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盖133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脚4,所述圆筒外壳132的表面且靠近后端盖134位置周向上设有若个第二安装脚5;所述后端盖134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脚5,所述圆筒外壳132的表面且靠近前端盖133位置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4。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四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板1370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安装脚4,所述第二圆筒体1381的表面上周向设有若干第二安装脚5;所述第二端盖1380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脚5,所述第一圆筒体1371的表面上周向设有若干第一安装脚4。

以上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