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插拔补偿模块组成的补偿模块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5672发布日期:2018-06-28 04:5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各个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既可以在集成装置框架内随意插入或拔出,又可以完成各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与框架的主回路和信号线的连接或分离的可插拔补偿模块组成的补偿模块集成装置,属无功补偿装置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 202906473 U、名称“抽屉式智能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柜体,柜体的下部由隔板分隔成多层结构,柜体的每一层均设置有抽屉式托架,其特征在于柜体的上部设置有智能控制模块,柜体下部分隔成四层,同一层托架内设置有两组抽屉模块单元,每一组抽屉模块单元包括2 个低压电力电容器、3 个滤波电抗器和1 个零投切开关组;同一组抽屉模块单元内部通过铜导电排相连,柜体下部的层间通过二次接线插拔端子相连,铜导电排连接到铜排插拔端子,二次接线插拔端子连接到铜排插拔端子,铜排插拔端子与智能控制模块相连。其不足之处:由于柜体的下部由隔板分隔成多层结构,柜体的每一层均设置有抽屉式托架,该托架用于供滑轮行走,造成抽屉模块单元实际悬挂在柜体两侧,一旦柜体发生变形将会导致抽屉模块单元跌落,直接导致短路现象发生;其次,上下叠架式结构不仅不利于各抽屉模块单元热的排散,而且导致烟囱效应产生,使得上部智能控制模块处于烘烤环境,特别在高温天气的情况下,极易导致智能控制模块温度过高而发生误控或损坏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各个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既可以在集成装置框架内随意插入或拔出,又可以完成各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与框架的主回路和信号线的连接或分离的可插拔补偿模块组成的补偿模块集成装置。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可插拔补偿模块集成装置由可插拔模块、外引接线端子和集成装置框架组成。集成装置的框架具有方便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快速、随意插入或拔出的功能,即各个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可以在集成装置框架内随意插入或拔出,当所有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插入集成装置框架,通过专用插拔件装置的连接,完成各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与集成装置框架的主回路和信号线的连接,将集成装置框架后连接板的各专用可插拔的被插件的信号线连接,就完成了各模块之间的通讯,然后再将个主回路工作电流输出线并接,引入到集成装置框架顶部的接线端子,就完成了主回路工作电流输出线的连接。使用时只需将框架顶部接线端子与外部主回路相连就可,一旦通电,会由其中一块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的无功补偿控制器自动选为当为无功补偿控制器主机,根据无功补偿需要,可指令各个模块投入或切除电容器组,将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内电容器组无功电流输出至主回路,从而实现无功补偿效果。

技术方案:一种可插拔补偿模块组成的补偿模块集成装置,由可插拔模块、外引接线端子和集成装置框架组成;所述集成装置框架是由多个纵向排列的导向插槽构成,多个可插拔模块分别位于各自的导向插槽内,外引接线端子安装在集成装置框架的后端上。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只需将接线端子输出电流与主回路接通,整个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就可以使用,使得无功补偿成套装置的安装更为方便和简单;二是维护无需断电,只需将受损模块拔出,将维护好的或新的模块插入,就可使用,使得维护更为方便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是可插拔补偿模块组成的补偿模块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可插拔补偿模块组成的补偿模块集成装置,由可插拔模块1、外引接线端子2和集成装置框架3组成;所述集成装置框架3是由多个纵向排列的导向插槽构成,多个可插拔模块1分别位于各自的导向插槽内,外引接线端子2安装在集成装置框架3的后端上。多个纵向排列的导向插槽与导向插槽之间设有分隔框4且分隔框三面分别与集成装置框架3上部、下部和后部连接。集成装置框架3两侧为栅板式散热板。可插拔模块1面上设有多个栅式散热窗5。插入集成装置框架内的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通过插拔件装置完成各可插拔电容器补偿模块与集成装置框架的主回路和信号线的连接。

可插拔模块1后端面与集成装置框架3内壁的后部之间设有自动挤压锁定、开启开关(未画出),该自动挤压锁定、开启开关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目的确保位于可插拔模块1的插头与位于集成装置框架3内壁后端的插座之间的可靠接触,从而避免由于外界震动所导致两者插接松动、脱开情况的发生。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