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电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4553发布日期:2018-07-07 10:4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充电桩组件。



背景技术:

在各大高铁站或者人口密集的地域均设置有充电桩供行人或乘客进行紧急充电,目前的手机充电桩均是呈柜式的装置,在进行充电式所有充电者均挤在充电桩前方狭小的空间上,十分的拥挤,充电者没有任何可以坐下的地方,目前的充电桩结构完全只是起到一个充电的功能,没有任何人性化的辅助设计,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较为麻烦和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充电桩组件,该新型充电桩组件使充电者在使用时较为轻松,减少拥挤,解决了通过现有充电桩设计思路单一,不够人性化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充电桩组件,包括呈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连出有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固连有呈圆柱形的充电台,所述充电台的下端面位于地面上,所述壳体的底部固连有呈圆形的底台板,所述底台板的上端面固连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底台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充电台的直径,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连有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休息机构,所述休息机构包括竖立设置呈长方形的台椅,所述台椅的底部连有若干个滚轮,所述台椅的顶部开设有呈长方形的坐腔,所述坐腔贯穿所述台椅顶面和一侧面,所述台椅底部一侧上固连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台椅上,所述伸缩架的另一端固连在所述壳体外壁上,所述伸缩架内具有弹簧且当所述伸缩架拉伸时所述弹簧具有复位的趋势。

上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桩组件中,所述底台板的上端面固连有呈圆环形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充电台的直径,所述限位环,底台板,壳体和充电台均同轴设置。

上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桩组件中,所述台椅的顶部一侧固连有竖立设置的呈长方形的背靠板,所述背靠板的下端固连在所述台椅顶部。

上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桩组件中,所述伸缩架包括均呈杆状的伸缩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壳体外壁上,所述固定杆内部为空腔且另一端为开口,所述固定杆内固连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固定杆内底壁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台椅底部一侧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固定杆内且该端固连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

上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桩组件中,所述伸缩杆上具有呈“冂”形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使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台椅的固连端形成脚部伸过间隙。

上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桩组件中,所述充电台的上端面中部处固连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为安卓手机充电区,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为苹果手机充电区,所述安卓手机充电区上设有若干条带有USB接口的连接线一和若干条为安卓手机充电用的充电线一以及充电线二,所述苹果手机充电区上设有若干条带有USB接口的连接线二和若干条为苹果手机充电用的充电线三,所述连接线一,充电线一和充电线二相隔设置,所述连接线二和充电线三相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充电桩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1、本新型充电桩组件使充电者在使用时较为轻松,减少拥挤。

2、本新型充电桩组件中的休息机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防止台椅未归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充电桩组件除去休息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充电桩组件中休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充电桩组件中连接线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充电桩组件中充电线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新型充电桩组件中充电线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新型充电桩组件中充电线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新型充电桩组件中伸缩架和弹簧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1、壳体;2、总线;3、充电台;3a、安卓手机充电区;3b、苹果手机充电区;4、底台板;4a、限位环;5、台椅;5a、坐腔;6、滚轮;7、伸缩架;7a、伸缩杆;7a1、弯折部;7a2、脚部伸过间隙;7b、固定杆;8、弹簧;9、背靠板;10、隔板;11、连接线一;12、充电线一;13、充电线二;14、连接线二;15、充电线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新型充电桩组件包括呈圆柱形的壳体1,壳体1的底部连出有总线2,壳体1的顶部固连有呈圆柱形的充电台3,充电台3的下端面位于地面上,壳体1的底部固连有呈圆形的底台板4,底台板4的上端面固连在壳体1的底部,底台板4的直径大于充电台3的直径,壳体1的外壁上连有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休息机构,休息机构包括竖立设置呈长方形的台椅5,台椅5的底部连有若干个滚轮6,台椅5的顶部开设有呈长方形的坐腔5a,坐腔5a贯穿台椅5顶面和一侧面,台椅5底部一侧上固连有伸缩架7,伸缩架7的一端固连在台椅5上,伸缩架7的另一端固连在壳体1外壁上,伸缩架7内具有弹簧8且当伸缩架7拉伸时弹簧8具有复位的趋势。本组件使用如下,一般情况下本组件设置在高铁站的候车室内进行使用,在充电台3上具有充电用的各类线,进行充电时,首先将台椅5拉出,充电者坐在台椅5上,手部放置在充电台3上对手机进行操作,十分的方便,不会造成拥堵的现象,且充电桩无需站立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壳体1的外径为3米,能够容纳多名使用者,当充电者离开时,常常由于个人素质或者疏忽的原因导致台椅5未归位,此时通过带有弹簧8的伸缩架7的设置,在滚轮6的作用下台椅5自动实现复位。滚轮6和台椅5的连接不作赘述,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

底台板4的上端面固连有呈圆环形的限位环4a,限位环4a的内径大于充电台3的直径,限位环4a,底台板4,壳体1和充电台3均同轴设置。限位环4a的设置防止充电者继续向外拉出台椅5从而导致伸缩架7断裂,起到保护作用,初始状态下台椅5位于充电台3的下端内,未凸出充电台3的外壁,拉出至极限距离时与充电台3的距离为80cm至100cm,坐下时使用者可通过滚轮6实现距离的调节。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坐在台椅5上时双脚踩在地面上。台椅5的顶部一侧固连有竖立设置的呈长方形的背靠板9,背靠板9的下端固连在台椅5顶部。使背部舒适感强。伸缩架7包括均呈杆状的伸缩杆7a和固定杆7b,固定杆7b的一端固连在壳体1外壁上,固定杆7b内部为空腔且另一端为开口,固定杆7b内固连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固连在固定杆7b内底壁上,伸缩杆7a的一端固连在台椅5底部一侧上,伸缩杆7a的另一端伸入固定杆7b内且该端固连于弹簧8的另一端。通过伸缩杆7a和固定杆7b和弹簧8实现伸缩复位功能。伸缩杆7a上具有呈“冂”形的弯折部7a1,弯折部7a1使伸缩杆7a与台椅5的固连端形成脚部伸过间隙7a2。弯折部7a1的设置形成的脚部伸过间隙7a2使使用者将要坐在台椅5上时脚部需要抬高的高度低,操作省力。

充电台3的上端面中部处固连有隔板10,隔板10的一侧为安卓手机充电区3a,隔板10的另一侧为苹果手机充电区3b,安卓手机充电区3a上设有若干条带有USB接口的连接线一11和若干条为安卓手机充电用的充电线一12以及充电线二13,苹果手机充电区3b上设有若干条带有USB接口的连接线二14和若干条为苹果手机充电用的充电线三15,连接线一11,充电线一12和充电线二13相隔设置,连接线二14和充电线三15相隔设置。连接线一11,充电线一12,充电线二13,连接线二14和充电线三15的内端均位于壳体1且间接与总线2串联,具体电路连接结构不做赘述,因为不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使用时,将需要的线抽取出然后坐在相应区域的台椅5上进行充电即可,用完后需将其塞回但保留其头部穿出充电台3,或者将线设置呈螺旋形的弹性线。通过隔板10使充电台3形成安卓手机充电区3a和苹果手机充电区3b,且分别贴上标签,使充电者能够很快的找到其手机的充电区域。

本新型充电桩组件使充电者在使用时较为轻松,减少拥挤。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