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防潮散热型电力用电气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1826发布日期:2018-12-11 23:1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防潮散热型电力用电气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透气防潮散热型电力用电气柜。

背景技术

电气柜是由钢材质加工而成用来保护元器件正常工作的柜子。电气柜是由钢材质加工而成用来保护元器件正常工作的柜子。电气柜制作材料一般分为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两种。冷轧钢板相对热轧钢板更材质柔软,更适合电气柜的制作。电气柜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化工行业,环保行业,电力系统,冶金系统,工业,核电行业,消防安全监控,交通行业等等。

在电力、通信、交通、高速路等许多行业内,无可避免的要在道路旁大量使用落地式电气柜,用来安装各种电力设备,电气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电气柜在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气柜的箱体内部多为带有各类电子元器件的模块,这些零部件若长期工作在多灰尘、多水汽的环境下,容易造成短路、失效等,会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并且会给安全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同时随着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会产生的大量的量,若是这些热量不能及时从电气柜中排出,则严重影响着内部元件的正常使用,给电气柜的工作带来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防潮散热型电力用电气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气防潮散热型电力用电气柜,包括柜底座,所述柜底座上端两侧安装有柜壳体,柜壳体顶端安装有柜顶板,所述柜底座中部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穿过柜底座连接有旋转扇叶,所述旋转轴下端穿过柜底座连接有旋转凸轮,所述柜底座下端左侧安装有蓄水箱,所述柜底座下端右侧安装有引水箱,引水箱内部安装有引水塞,引水塞左端连接有引水杆,引水杆左端穿过引水箱连接有接触球,所述柜底座中部安装有散冷弯管,散冷弯管左端连接有引水管,所述散冷弯管右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引水箱与蓄水箱之间还连接有进水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箱与引水箱下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下端两侧安装有支撑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轴下端穿过固定板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固定于固定板下端中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水杆中部安装有挡板,挡板与引水箱之间的引水杆外侧安装有复位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柜底座中部均匀设有进气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柜壳体外侧均匀安装有斜板,斜板之间的柜壳体中部设有散热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中部分别安装有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箱左端中部安装有加热制冷装置,加热制冷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两端分别设有热端和冷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柜顶板下端两侧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电性连接有电流方向转换器,电流方向转换器电性连接有加热制冷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透气防潮散热型电力用电气柜,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蓄水箱与引水箱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散冷弯管根据需要释放出热量或者冷量,实现着对电气柜内部的除湿和散热作用,保证着电气柜内部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大大增加着电力用电气柜的适用性,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透气防潮散热型电力用电气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透气防潮散热型电力用电气柜中柜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透气防潮散热型电力用电气柜中加热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透气防潮散热型电力用电气柜中电流方向转换器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底座、2-固定板、3-支撑腿、4-旋转电机、5-进水管、6-蓄水箱、7-加热制冷装置、8-旋转扇叶、9-旋转轴、10-旋转凸轮、11-接触球、12-挡板、13-引水杆、14-复位弹簧、15-引水箱、16-引水塞、17-散冷弯管、18-柜壳体、19-斜板、20-散热孔、21-柜顶板、22-温度传感器、23-湿度传感器、24-进水管、25-出水管、26-进气孔、27-电流方向转换器、71-半导体制冷片、72-热端、73-冷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透气防潮散热型电力用电气柜,包括柜底座1,所述柜底座1上端两侧安装有柜壳体18,所述柜壳体18外侧均匀安装有斜板19,避免着外界换进中的雨水或者杂物通过散热孔20进入到电气柜内部,斜板19之间的柜壳体18中部设有散热孔20,用于保证着湿气或者热气的排出,柜壳体18顶端安装有柜顶板21,所述柜顶板21下端两侧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2和湿度传感器23,所述温度传感器22用于对电气柜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湿度传感器23用于对电气柜内部的湿度进行检测,所述柜底座1中部安装有旋转轴9,所述旋转轴9下端穿过固定板2连接有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固定于固定板2下端中部,旋转轴9穿过柜底座1连接有旋转扇叶8,用于通过进气孔26往电气柜内部引入空气,所述旋转轴9下端穿过柜底座1连接有旋转凸轮10,所述旋转凸轮10与接触球11周期性接触,所述柜底座1下端左侧安装有蓄水箱6,所述蓄水箱6与引水箱5下端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下端两侧安装有支撑腿3,用于实现着对整个装置的支撑固定,所述柜底座1下端右侧安装有引水箱15,引水箱15内部安装有引水塞16,所述引水塞16与引水箱15为过过盈配合,引水塞16左端连接有引水杆13,所述引水杆13中部安装有挡板12,挡板12与引水箱15之间的引水杆13外侧安装有复位弹簧14,用于保证着引水塞16往左方向的复位运动,引水杆13左端穿过引水箱15连接有接触球11,所述引水箱15与蓄水箱6之间还连接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和出水管24中部分别安装有单向阀,用于保证着进水管5和出水管24内部水流的单向运动,确保着引水箱15的吸水和出水,所述蓄水箱6左端中部安装有加热制冷装置7,用于对蓄水箱6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或者制冷。

参阅图2,所述柜底座1中部均匀设有进气孔26,用于保证着气体往电气柜内部的导入,所述柜底座1中部安装有散冷弯管17,用于散发着热量或者冷量,散冷弯管17左端连接有引水管25,所述散冷弯管17右端连接有出水管24。

参阅图3,所述加热制冷装置7包括半导体制冷片7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1两端分别设有热端72和冷端73,所述热端72用于对蓄水箱6中的水进行加热作用,冷端73用于对蓄水箱6中的水进行制冷作用。

参阅图4,所述温度传感器22和湿度传感器23均电性连接有电流方向转换器38,电流方向转换器27电性连接有加热制冷装置7,通过温度传感器22与湿度传感器23对电气柜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及时的检测,从而通过电流方向转化器27的作用,对通过到半导体制冷片71的电流方向进行改变,从而改变着加热制冷装置7对于蓄水箱6内部液体的加热或者制冷作用。

本发明,工作时,旋转电机带动着旋转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旋转凸轮10同步转动,当旋转凸轮10的凸出部分与接触球11进行接触时,使得引水杆13带动着引水塞16往右移动,此时,复位弹簧14被压缩,从而通过出水管24的作用,将液体导入到散冷弯管17中,之后旋转轴9继续转动,原来压缩的复位弹簧14恢复弹力,使得引水塞16往左移动,通过进水管5进行吸水,如此反复,保证着蓄水箱6中的液体在散冷弯管17中的循环流通,当电气柜内部湿气大时,则湿度传感器23检测到,使得加热制冷装置7的热端72为右侧,对蓄水箱6内部液体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散冷弯管17中释放出热量,在旋转扇叶8的旋转作用下吹向电气柜内部,实现除湿作用,当电气柜内部温度较高时,则温度传感器22检测到,在电流方向转换器27的作用下,使得接入到半导体制冷片71的直流电流的方向改变,使得冷端73为半导体制冷片71右端,从而对蓄水箱6内部的液体进行制冷,进而使得散冷弯管17释放出冷量,在旋转扇叶8的作用下对电气柜内部进行降温。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蓄水箱6与引水箱之15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散冷弯管17根据需要释放出热量或者冷量,实现着对电气柜内部的除湿和散热作用,保证着电气柜内部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大大增加着电力用电气柜的适用性,可靠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