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8319发布日期:2018-12-22 09:1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充放电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放电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如手机的充电方案有很多,通常可以利用有线通道或无线通道实现电子设备的充电。电子设备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充电。然而,这种充电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用户携带有多个电子设备,而电源接口又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逐个对电子设备充电,无法及时对其他电子设备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放电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在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同时,将自身作为电源,以及时对其他设备进行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放电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无线放电电路、有线电路及电池,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无线连接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连接;

所述无线放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无线放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无线连接第一待充电设备;

所述有线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有线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第二待充电设备;

当所述无线充电电路为所述电池充电时,所述电池可通过所述无线放电电路为第一待充电设备充电、以及通过所述有线电路为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了提供一种充放电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充放电电路,所述充电放电路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无线放电电路、有线电路及电池;

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无线连接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连接;

所述无线放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无线放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无线连接第一待充电设备;

所述有线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有线电路的输出端可用于连接第二待充电设备;

所述充放电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无线充电电路是否接收到特定频率的无线信号;

若是,则根据所述无线信号控制所述无线充电电路为所述电池充电;

检测所述无线放电电路是否与第一待充电设备连接和/或所述有线电路是否与第二待充电设备连接;

若所述无线放电电路与第一待充电设备连接、且所述有线电路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未连接,则控制所述电池放电,并通过所述无线放电电路为第一充电设备充电;

若所述有线电路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连接、且所述无线放电电路与第一待充电设备未连接,则控制所述电池放电,并通过所述有线电路为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

若所述无线放电电路与第一待充电设备连接、且所述有线电路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连接,则控制所述电池放电,并通过所述无线放电电路为第一待充电设备充电、及通过所述有线电路为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了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如上述所述的充放电电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实现如上所述的充放电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可以在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同时,将自身作为电源,以及时对其他设备进行有线充电,无需携带额外的移动电源供电,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充放电电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充放电电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充放电电路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无线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充放电电路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充放电电路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充放电电路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充电电路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壳体11、显示屏12、电路板13、电池14。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并不限于以上内容。

其中,壳体11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的外部轮廓。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可以为金属壳体,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11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壳体15可以为塑胶壳体、陶瓷壳体、玻璃壳体等。

其中,显示屏12安装在壳体11中。显示屏12电连接至电路板13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可以设置非显示区域,比如:电子设备10的顶端或/和底端可以形成非显示区域,即电子设备10在显示屏12的上部或/和下部形成非显示区域,电子设备10可以在非显示区域安装摄像头、受话器等器件。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也可以不设置非显示区域,即显示屏12可以为全面屏。可以将显示屏铺设在电子设备10的整个显示面,以使得显示屏可以在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进行全屏显示。

其中,显示屏12可以为规则的形状,比如长方体结构、圆角矩形结构,显示屏12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形状。

其中,显示屏12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器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显示屏12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屏12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显示屏12上盖设一盖板,盖板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2上,对显示屏12进行保护。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以便显示屏12透过盖板进行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2安装在壳体11上后,壳体11和显示屏12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收纳空间可以收纳电子设备10的器件,比如电路板13、电池等。

其中,电路板13安装在壳体11中,电路板13可以为电子设备10的主板,电路板13上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3可以固定在壳体15内。具体的,电路板13可以通过螺钉螺接到壳体11上,也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卡配到壳体11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电路板13具体固定到壳体15上的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其它方式,比如通过卡扣和螺钉共同固定的方式。

其中,电池14安装在壳体11中,电池11与电路板13进行电连接,以向电子设备10提供电源。壳体11可以作为电池14的电池盖。壳体11覆盖电池14以保护电池14,减少电池14由于电子设备10的碰撞、跌落等而受到的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1可以为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或者其他类型的电池。电池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电池形状可以为方形、条形或者其他形状,实际应用中,其形状可根据电子设备本身的内部结构进行设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131,存储和处理电路131可以集成在电路板13上。存储和处理电路131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131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0的运转。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存储和处理电路131可用于运行电子设备10中的软件,例如互联网浏览应用程序,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voip)电话呼叫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媒体播放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功能等。

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路132,输入-输出电路132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3上。输入-输出电路132可用于使电子设备10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电子设备1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也允许电子设备10将数据从电子设备10输出至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电路132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1321。传感器1321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接近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例如,基于光触摸传感器和/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触摸传感器结构独立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其它传感器等。

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通信电路1322,通信电路1322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3上。通信电路1322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提供与外部设备通信的能力。通信电路1322可以包括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于射频信号和/或光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

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充放电电路100。充放电电路10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电池14充电。充放电电路100可以通过有线充电的方式为电池14充电,也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为电池14充电。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充放电电路100为电池14的充电过程,下面以通过充放电电路100为例详细说明电子设备10。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充放电电路100包括有线电路110、无线充电电路120、无线放电电路130及电池14。无线充电电路120的输入端用于无线连接无线充电底座,无线充电电路120的输出端与电池14的输入端连接。无线放电电路130的输入端与电池14连接,无线放电电路130的输出端用于无线连接第一待充电设备。有线电路110的输入端与电池14的输出端连接,有线电路110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第二待充电设备。当无线充电电路120为电池14充电时,电池14可通过无线放电电路130为第一待充电设备充电,同时电池14还可通过有线电路110为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

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有线电路110为电池14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待充电设备可以是具备无线充放电功能的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等设备,第一待充电设备可以直接与电子设备10建立无线连接。第二待充电设备可以是otg设备,如音箱、键盘、移动硬盘等外设,以供电子设备浏览外部存储设备。

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充放电电路100还包括选择器140,选择器140具有一个公共端和至少三个选择端,无线充电电路120、无线放电电路130及有线电路110分别与选择器140的一个选择端连接,选择器140的公共端与电池14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器140可以为充放电路径选择开关或充放电路径控制电路,用于当无线充电电路120为电池14充电时,选择电池14与无线放电电路130和有线电路110中的至少一路连接。

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无线充电电路120包括无线充电模121块和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无线充电模块121的输入端用于无线连接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21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的输出端与选择器140的一个选择端连接,以通过选择器140与电池14连接,从而实现通过无线充电电路为电池14充电。无线放电电路130包括无线放电模块131和无线放电管理芯片132,无线放电管理芯片132的输入端与选择器140的一个选择端连接,以通过选择器140与电池14连接,无线放电管理芯片132的输出端与无线放电模块131的输入端连接,无线放电模块131的输出端用于无线连接第一待充电设备。另外,有线电路110包括有线充放电模块111和有线管理芯片112,有线管理芯片112的输入端与电池1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有线管理芯片112的输出端与有线充放电模块111的输入端连接,有线充放电模块111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第二待充电设备。

当通过无线充电电路120为电池14充电时,电池14可通过无线放电管理芯片132、及无线放电模块131为第一待充电设备充电,同时电池14还可通过有线管理芯片112、及有线充放电模块111为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

当用户使用无线充电模块131为第一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可以直接建立无线充电模块131与第一待充电设备之间的无线链路。然后,通过该无线链路实现为第一待充电设备充电。

当用户使用有线充放电模块111为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可以将有线充电器与有线充放电模块111相互插接,比如有线充电器和有线充放电模块111通过type-c接口相互插接实现连接。

在使用有线充放电模块111为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电子设备识别100识别第二待充电设备,对其进行充电授权认证。在认证后,电池14进行放电,放电电流经有线管理芯片112进行电量分配后,将电流输出至有线充放电模块111。有线充放电模块111接收到有线管理芯112片输出的电流后,执行升压操作,将电压提升至5v左右。由于放电过程中功率守恒,有线充放电模块111输出的电流将会降低,并以5v的电压对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有线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线充电管理芯片11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多个。两个有线管理芯片112并联。两个有线管理芯片112的输入信号以及输出信号相同,两个有线管理芯片112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相同,实现分流,在保持有线电路110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单个有线管理芯片112的功率,降低单个有线管理芯片112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至少为两个,该至少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122片相互并联。例如,以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有两个为例。其中,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并联,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分别通过选择器140与电池14连接,可以共同为电池14充电。

其中,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的型号可以相同,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的输入信号以及输出信号可以相同。在实际无线充电过程中,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的输入功率及输出功率可以相同,比如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相同,实现分流,在保持有线电路110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单个有线充电管理芯片122的功率,降低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的热量。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的发热情况可以相同,避免出现一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发热严重,而另一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不发热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放电管理芯片132至少为两个,该至少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132片相互并联。例如,以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32有两个为例。其中,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32并联,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32分别通过选择器140与电池14连接,可以共同为电池14充电。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无线充电过程中,通过两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可以相互分散热量,可以确保在持续大功率充电情况下,单个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不会过热,保证充放电电路100的安全。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无线充电模块121可以包括无线接收线圈1211、匹配电路1212和无线转换芯片1213。无线接收线圈121的输出端与匹配电路1212的输入端连接,匹配电路1212的输出端与无线转换芯片1213的输入端连接,无线转换芯片1213的输出端与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122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的,无线接收线圈1211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壳体11的内表面,无线接收线圈1211可以嵌入到壳体11内部,或者在壳体11上开设通孔,以将接收线圈1211设置在通孔内。匹配电路1212用于调谐所述无线接收线圈1211所接收的信号。其中,无线转换芯片1213可以将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无线转换芯片1213还可以对其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过滤,以滤除不需要的信号。

例如,当用户使用无线充电电路120为电池14充电时,可以将无线充电底座与无线接收线圈1211对准,无线接收线圈1211可以通过无线接收的方式接收无线充电底座所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即无线接收线圈1211的接收端可以接收电磁波信号。然后,无线接收线圈1211可以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传输到无线转换芯片1213,无线转换芯片1213可以将电磁波信号通过转换、过滤等方式形成直流电,并传送到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1,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可以将转换及过滤后形成的直流电为电池14充电。

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无线充电模块121利用无线充电底座为电池14进行无线充电时,同时电子设备10作为主设备,电池14经过无线放电管理芯片112、无线放电模块111为其他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以及经过有线管理芯片112、有线充放电模块111为其他待充电设备进行有线充电。这样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在无线充电的同时,对其他台设备进行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在充电接口紧缺的时候,提高充电器的利用率。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150。控制器150分别与有线充放电模块111、有线管理芯片112、无线充电模块121、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无线放电模块131、无线放电管理芯片132连接。控制器150,用于当无线充电电路120对电池14充电时,控制电池14通过有线管理芯片112、及有线充放电模块111为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以及控制电池14通过无线放电管理芯片132、及无线放电模块131为第一待充电设备充电。

其中,控制器150可以为电子设备10的存储和处理电路131,比如控制器150可以为电子设备10的处理器。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50也可以单独集成到电子设备10的主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无线充电电路120为电池14充电、电池14通过有线充放电模块111及有线管理芯片112为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时,控制无线充电电路120的充电电流大于有线充放电模块111与无线放电模块131的放电电流总和。这样,便能在保证电池14的电量增加的同时,第一待充电设备和第二待充电设备的电量也随之增加。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充放电电路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器140具有一使能端,选择器140通过使能端与控制器150连接,控制器150用于在所述无线充电电路为所述电池充电时,为选择器140提供使能控制信号,以控制选择器140选择电池14与无线放电电路130和有线电路110中的至少一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50可以集成在选择器14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100还可以包括多个温度检测模块。该多个温度检测模块可用于检测有线充电路径、无线放电路径、有线电路路径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140。控制器140基于温度检测结果调节无线充电电流、无线放电电流及有线放电电流的大小。例如,当无线充电电路120上器件温度超过预设值时,将此路的电流调低;又例如,当无线放电电路130上器件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可将此路电流调高,以充分利用充电资源,提升对外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速度。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充放电电路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充放电电路100包括温度检测模块161、温度检测模块162、以及温度检测模块163为例,该多个温度检测模块分别与控制器150连接,无线充电模块121与温度检测模块161连接、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与温度检测模块162连接、电池14与温度检测模块163连接。该多个温度检测模块(即温度检测模块161、温度检测模块162、以及温度检测模块163)分别对应检测无线充电模块121、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及电池14的温度。

在温度检测模块161检测到无线充电模块121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温度检测模块161检测到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和/或温度检测模块163电池14的温度达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无线充电电路120降低充电电流。

具体实施时,该预设温度阈值需根据实际的充电功率、及整机性能进行设定。例如,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可以取值于60~6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电池14的温度,可以基于电池14的温度检测结果,对应调配各电路的充放电流,以保证电池14的温度处于正常状态。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模块还可以用于检测充放电电路中其他器件(例如有线管理芯片112、无线放电管理芯片132等)的温度,以达到调节整体电流、以及控制整体温度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温度检测模块160检测到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的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控制器150可以控制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增加充电电流,以加快对电池14充电的速度,同时还可加快有线电路110对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无线充电过程中,对于小功率无线充电而言,比如功率小于5w,由于功率本身小,无线接收线圈1211、无线转换芯片1213以及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在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都不会严重,可以持续恒定功率进行无线充电。但是,由于功率小,充电速度较慢。

而对于大功率无线充电而言,比如功率大于7.5w,或者功率大于10w,由于功率较大,充电速度快。在实际无线充电过程中,持续该功率无线充电一段时间(比如十几分钟,或者二十几分钟)就会使得无线接收线圈1211、无线转换芯片1213以及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过热,尤其是导致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过热,就需要采用间歇式无线充电方式或者降低充电功率来实现对无线充电管理芯片122降温,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100还可以包括电量检测模块,电量检测模块可与控制器150、及电池14连接,电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14的电量。控制器150可用于在电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电池14的电量达到一定电量阈值时,控制有线管理芯片112增大放电电流。从而在电池14的电量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加大对第一待充电设备、以及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流,提升充电速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量检测模块可以集成在电池14中,以对电池14的电量进行检测。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充放电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无线放电电路、有线电路及电池。其中,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无线连接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无线放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池连接,无线放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无线连接第一待充电设备;有线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有线电路的输出端可用于连接第二待充电设备。该充放电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101、检测无线充电电路是否接收到特定频率的无线信号;若是,执行步骤102,若否,结束流程。

102、根据无线信号控制无线充电电路为电池充电。

103、检测无线放电电路是否与第一待充电设备连接和/或有线电路是否与第二待充电设备连接。

104、若所述无线放电电路与第一待充电设备连接、且所述有线电路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未连接,则控制电池放电,并通过无线放电电路为第一充电设备充电。

105、若有线电路与第二待充电设备连接、且无线放电电路与第一待充电设备未连接,则控制电池放电,并通过有线电路为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

106、若无线放电电路与第一待充电设备连接、且有线电路与第二待充电设备连接,则控制电池放电,并通过无线放电电路为第一待充电设备充电、及通过有线电路为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

具体的,当有线电路为电池充电时,可以电池作为电源使用进行放电操作。放电电流通过无线充电模块及无线充电管理芯片,为与无线充电电路连接的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待充电设备的电量到达一定的电量阈值,或者第二待充电设备当前电量高于所述电池的电量,则无需给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

由于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底座中无线信号发射器与电子设备中无线信号接收器必须是适配的,才能成功接收信号,因此在无线信号接收器需要接收特定频率的无线信号才能实现无线充电。例如,该无线信号的频率可以为4.3khz。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和无线充电管理芯片,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无线连接无线充电底座,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充电管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无线充电管理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无线放电电路包括无线放电模块和无线放电管理芯片,无线放电管理芯片的输入端与电池连接,无线放电管理芯片的输出端与无线放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无线放电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无线连接第一待充电设备。有线电路包括有线充放电模块和有线管理芯片,有线管理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有线管理芯片的输出端与有线充放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线充放电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第二待充电设备。该充放电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当无线充电电路为电池充电时,检测电池的电量是否达到第一电量阈值;

若是,则控制有线管理芯片增大无线放电模块和/或有线充放电模块的放电电流,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大于无线放电模块和有线充放电模块的放电电流总和。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同时具有有线充电、有线放电、无线充电、无线放电的功能。有线充电方式和无线充电方式具有独立的充电路径,二者可以并行工作。

当电子设备接入无线信号进行无线充电时,同时可将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通过电池经过有线管理芯片、有线充放电模块给其他从设备(即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有线充电;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池经过无线管理芯片、无线放电模块给另其他从设备(即第一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这样可以实现电子设备有线充电的同时,对其他从设备同时进行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在充电接口紧缺的时候,提高充电器的利用率。

可知,控制无线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大于该放电电流,在保证电池的电量增加的同时,使得第二待充电设备的电量也随之增加,实现对两个设备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检测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管理芯片和/或电池的温度,然后,可基于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无线充电电路调节充电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全局控制充放电电路的温度和充放电电流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充放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都处于安全电流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充放电方法。例如:检测无线充电电路是否接收到特定频率的无线信号;若是,则根据无线信号控制所述无线充电电路为所述电池充电;检测有线电路是否与第二待充电设备连接;若有线电路与第二待充电设备连接,则控制电池放电,并通过有线电路为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者随机存取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