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不同墙体且便于调节的骑墙式光伏板保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8729发布日期:2019-01-16 06:2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适应不同墙体且便于调节的骑墙式光伏板保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适应不同墙体且便于调节的骑墙式光伏板保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新能源的运用,对于光伏板的安装问题也随着而来,其大多是采用支架板进行固定安装,且随着国家光伏下乡政策的落实,在农村的屋舍上安装光伏板,但是对于屋舍顶部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浪费,且由于女儿墙的存在同时影响光伏板的光能吸收问题;

现有的针对屋舍顶部安装用的光伏板固定安装装置,其不能够适应于不同厚度的墙体使用,且不便于跟随季节天气的变化对光伏板进行调节,同时不便于稳定的固定在墙体的外侧,容易对墙体造成损伤,并且不便于进行安装,对于光伏板的固定使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适应不同墙体且便于调节的骑墙式光伏板保定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墙体且便于调节的骑墙式光伏板保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现有的针对屋舍顶部安装用的光伏板固定安装装置,其不能够适应于不同厚度的墙体使用,且不便于跟随季节天气的变化对光伏板进行调节,同时不便于稳定的固定在墙体的外侧,容易对墙体造成损伤,并且不便于进行安装,对于光伏板的固定使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适应不同墙体且便于调节的骑墙式光伏板保定装置,包括墙板、压紧栓和夹紧装置,所述墙板的上方活动搭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底板,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顶板,且顶板的内侧面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压紧栓安装在固定杆的上方,且固定杆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右下端开设有角槽,且角槽的内侧连接有角柱,所述底板的外侧通过加强板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且加强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顶部下方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动块,且动块的下方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左侧连接有中间杆,且中间杆的左侧通过外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外环的内侧设置有转动盘,且转动盘的后侧连接有电机,所述夹紧装置安装在承载板的上顶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连接杆之间嵌套连接,且固定杆通过第一弹簧与连接杆构成伸缩滑动结构,同时固定杆和连接杆的形状结构均呈“l”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上顶面与压紧栓的底端面均呈凹凸状结构,且连接杆通过压紧栓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并且压紧栓等间距设置有4组,同时固定杆和连接杆分别与底板和顶板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底板和顶板贴近墙板的侧面均镶嵌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角槽与角柱之间卡合连接,且角柱与底板之间为固定结构,同时底板与角柱和第一固定板的下底面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一固定板通过固定栓贯穿其与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和安装板均与第一固定板和加强板构成垂直结构,且第二固定板和安装板构成垂直关系,并且第二固定板和安装板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通过动块与挤压块紧密贴合,且动块和挤压块均通过卡块在第一固定板内侧呈垂直关系的两侧面上构成滑动结构,并且动块和挤压块的形状结构均呈三菱柱结构。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中间杆、外环和第二支杆之间为固定结构,且第二支杆的形状结构呈“l”字形结构,并且第二支杆和第一支杆与承载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而且承载板的中部呈镂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环与转动盘之间构成连动结构,且外环与转动盘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并且转动盘的外侧1/3呈齿轮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关于承载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夹紧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内侧镶嵌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的内侧开设有夹紧槽,且夹紧槽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锯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弹簧与夹紧板构成伸缩结构,且夹紧板内侧开设的夹紧槽的内侧底部均匀分布有呈锥形结构的锯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适应不同墙体且便于调节的骑墙式光伏板保定装置,能够适应于不同厚度的墙体使用,且便于跟随季节天气的变化对光伏板进行调节,同时便于稳定的固定在墙体的外侧,避免对墙体造成损伤,并且便于进行安装,对于光伏板的固定使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设置有弹簧、橡胶垫和压紧栓,连接杆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杆进行连接,使得连接杆与固定杆之间具有伸缩性,以便于调节固定杆与连接杆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墙体,且底板与顶板的内侧面均镶嵌有橡胶垫,便于保证其与墙体之间的贴合,且加强了对墙体的保护,同时通过固定栓底端面配合连接杆顶面的凹凸状结构,便于加强固定杆与连接杆之间的固定效果,从而使得固定杆与连接杆稳定的固定在墙体上;

2.设置有角槽和固定栓,通过角槽与角柱的卡合,能够将第一固定板初步固定安装到底板的左侧,从而减轻对第一固定板加固时的工作压力,进而便于通过固定栓将第一固定板与底板之间进行稳定的连接;

3.设置有动块、挤压块、外环和转动盘,通过电机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从而便于通过转动盘外侧的1/3齿轮状结构与外环的内侧进行啮合,从而带动外环循环的左右移动,以便于带动外侧左侧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杆进行左右移动,同时通过右侧的中间杆带动动块进行滑动,进而通过均呈三棱柱结构的动块与挤压块之间的贴合带动第一支杆进行升降,从而便于带动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进行铰接的承载板进行角度的调节;

4.设置有夹紧装置,通过通过夹紧板顶部的弧形结构使得光伏板能够进行下落,然后卡合进夹紧板内侧所开设的夹紧槽内,且通过第二弹簧使得夹紧板与支撑板构成伸缩结构,方便了光伏板的安装以及固定,并且通过夹紧槽底部均匀设置的呈锥形结构的锯齿便于加强对光伏板的固定,从而便于进行光伏板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杆与顶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俯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板;2、固定杆;3、底板;4、第一弹簧;5、连接杆;6、顶板;7、橡胶垫;8、压紧栓;9、第一固定板;10、角柱;11、角槽;12、固定栓;13、加强板;14、第二固定板;15、安装板;16、承载板;17、第一支杆;18、动块;19、挤压块;20、中间杆;21、外环;22、第二支杆;23、转动盘;24、电机;25、卡块;26、夹紧装置;2601、支撑板;2602、第二弹簧;2603、夹紧板;2604、夹紧槽;2605、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适应不同墙体且便于调节的骑墙式光伏板保定装置,包括墙板1、固定杆2、底板3、第一弹簧4、连接杆5、顶板6、橡胶垫7、压紧栓8、第一固定板9、角柱10、角槽11、固定栓12、加强板13、第二固定板14、安装板15、承载板16、第一支杆17、动块18、挤压块19、中间杆20、外环21、第二支杆22、转动盘23、电机24、卡块25和夹紧装置26,墙板1的上方活动搭接有固定杆2,且固定杆2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底板3,固定杆2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4,且第一弹簧4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底端设置有顶板6,且顶板6的内侧面连接有橡胶垫7,压紧栓8安装在固定杆2的上方,且固定杆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9的右下端开设有角槽11,且角槽11的内侧连接有角柱10,底板3的外侧通过加强板13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4,且加强板1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外侧设置有承载板16,且承载板16的顶部下方连接有第一支杆17,第一支杆17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动块18,且动块18的下方设置有挤压块19,挤压块19的左侧连接有中间杆20,且中间杆20的左侧通过外环21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22,外环21的内侧设置有转动盘23,且转动盘23的后侧连接有电机24,夹紧装置26安装在承载板16的上顶面,夹紧装置26关于承载板16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夹紧装置26包括支撑板2601、支撑板2601的内侧镶嵌连接有第二弹簧2602,且第二弹簧26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2603,2063的内侧开设有夹紧槽2604,且夹紧槽2604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锯齿2605,便于对光伏板进行固定使用,支撑板2601通过第二弹簧2602与夹紧板2603构成伸缩结构,且夹紧板2603内侧开设的夹紧槽2604的内侧底部均匀分布有呈锥形结构的锯齿2605,能够对光伏板进行稳定的固定,便于进行太阳能吸收使用。

如图1-3中固定杆2与连接杆5之间嵌套连接,且固定杆2通过第一弹簧4与连接杆5构成伸缩滑动结构,同时固定杆2和连接杆5的形状结构均呈“l”字形结构,便于对固定杆2与连接杆5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便于使用与不同厚度的墙体,同时避免固定杆2与连接杆5之间脱落,连接杆5的上顶面与压紧栓8的底端面均呈凹凸状结构,且连接杆5通过压紧栓8与固定杆2固定连接,并且压紧栓8等间距设置有4组,同时固定杆2和连接杆5分别与底板3和顶板6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底板3和顶板6贴近墙板1的侧面均镶嵌连接有橡胶垫7,便于对固定杆2与连接杆5之间进行固定,从而使得底板3与顶板6与墙板1之间能够通过橡胶垫7进行贴合,进而加强固定杆2与连接杆5固定的稳定性,加强对墙板1的保护。

如图1、5和6中第一固定板9通过角槽11与角柱10之间卡合连接,且角柱10与底板3之间为固定结构,同时底板3与角柱10和第一固定板9的下底面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一固定板9通过固定栓12贯穿其与底板3固定连接,便于对第一固定板9初步进行放置,以便于在通过固定栓12对第一固定板9进行二次固定,第二固定板14和安装板15均与第一固定板9和加强板13构成垂直结构,且第二固定板14和安装板15构成垂直关系,并且第二固定板14和安装板15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杆17和第二支杆22,便于保证第一支杆17和第二支杆22的结构稳定性,便于进行使用,挤压块19、中间杆20、外环21和第二支杆22之间为固定结构,且第二支杆22的形状结构呈“l”字形结构,并且第二支杆22和第一支杆17与承载板16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而且承载板16的中部呈镂空结构,便于承载板16在第一支杆17和第二支杆22上方的转动,从而便于对光伏板进行调节。

如图1中第一支杆17通过动块18与挤压块19紧密贴合,且动块18和挤压块19均通过卡块25在第一固定板9内侧呈垂直关系的两侧面上构成滑动结构,并且动块18和挤压块19的形状结构均呈三菱柱结构,便于通过动块18与挤压块19之间的贴合,使得动块18带动挤压块19进行上下滑动,外环21与转动盘23之间构成连动结构,且外环21与转动盘2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并且转动盘23的外侧1/3呈齿轮状结构,便于带动外环21进行左右滑动,从而方便对承载板16进行调节。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适应不同墙体且便于调节的骑墙式光伏板保定装置时,首先将固定杆2搭置在墙板1的上方,由于连接杆5通过第一弹簧4与固定杆2进行连接,使得连接杆5与固定杆2之间具有伸缩性,拉动连接杆5使得固定杆2与连接杆5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使得固定杆2与连接杆5能够卡合在不同厚度的墙体上,然后挤压连接杆5与固定杆2使其向墙板1贴和,通过压紧栓8的拧紧,使得其配合连接杆5顶面和压紧栓8底端面的凹凸状结构使得连接杆5与固定杆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固定杆2和连接杆5稳定的放置在墙板1的上方,同时固定杆2和连接杆5的底端分贝固定连接有底板3和顶板6,且其均通过橡胶垫7与墙板1之间能够缓冲性的贴合,以便于在夹紧的同时,加强对墙板1的保护,避免墙板1受损影响正常功能使用;

然后将第一固定板9右下端所开设的角槽11与底板3左下端所固定的角柱10之间进行卡合连接,从而对第一固定板9进行初步的放置固定,减少二次固定时的工作压力,再利用固定栓12贯穿第一固定板9使其与底板3进行连接,从而对第一固定板9的位置进行二次加固,固定完成后,将分别外伸出第二固定板14和安装板15的第二支杆22与第一支杆17分别与承载板16的下方底部和下方顶部进行铰接,以便于后期对承载板16的位置进行调节,再将光伏板卡合到承载板16上顶面夹紧装置26的内侧,光伏板首先卡合到夹紧板2603的顶部,通过夹紧板2603顶部的弧形结构继续下滑,通过卡合进夹紧板2603内侧所开设的夹紧槽2604内,且通过第二弹簧2602使得夹紧板2603与支撑板2601构成伸缩结构,方便了光伏板的安装以及固定,并且通过夹紧槽2604底部均匀设置的呈锥形结构的锯齿2605便于加强对光伏板的固定,从而便于进行使用,同时通过承载板16中部的镂空底面,便于对光伏板的线路进行连接,且便于进行散热;

当随着季节的变化需要对光伏板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通过驱动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9内侧的型号为y90s-2的电机24带动转动盘23进行转动,由于转动盘23的外侧1/3结构呈齿轮状结构,从而通过转动盘23与外环21之间的啮合,能够带动外环21进行滑动,且转动盘23可以在一直沿一个方向转动的同时使得外环21循环的左右滑动,从而便于使得外环21左侧的第二支杆22进行滑动,以便于承载板16底部的左右滑动,同时外环21右侧的中间杆20能够带动挤压块19进行移动,且通过均呈三棱柱结构的挤压块19和动块18之间紧密贴合,能够将动块18向上挤压,从而使得第一支杆17上抬,以便于承载板16的顶部上抬,并且由于承载板16的长度固定,从而便于通过承载板16与第一支杆17和第二支杆22之间的铰接,对承载板16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便于光伏板的使用,这就是该可适应不同墙体且便于调节的骑墙式光伏板保定装置的整个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