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盘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4186发布日期:2019-12-27 15:4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配电盘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断路器等进行收纳的配电盘的壳体,特别是涉及在前表面具备门板的配电盘壳体。



背景技术:

容纳主干断路器、分支断路器等多个断路器的配电盘壳体大多使得操作手柄从壳体露出以便容易对断路器进行操作。为了不使尘埃等附着于在断路器的周围配设的充电部、电线而产生漏电等,需要将这样的配电盘壳体封闭,因此,在壳体前表面设置有用于仅使操作手柄露出的开口部。

对于像这样在前表面设置有开口部的配电盘的壳体而言,如下结构得到普及:为了不使尘埃等进入壳体内,并且还考虑到外观方面而另外设置门扇以将操作手柄隐藏,将包括操作手柄在内的开口部整体封闭。

另外,该门扇构成为向上方打开,并且构成为即使设置有门扇也不会妨碍到对设置于壁面的上方的配电盘进行操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此基础上,由于向上方进行打开操作,因此,为了维持打开的状态而在铰链部设置锁定机构而构成为容易进行手柄操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5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7111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铰链部设置有锁定机构的构造,即使在门打开的状态下使手离开,门扇也不会下落,因此容易进行检查作业等。但是,由于是通过将轴、凸轮构件等由金属构成的构件组装于门扇以及壳体来形成这样的铰链,因此形成为成本较高的构造。

因此,鉴于上述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盘壳体,即使具备能够向上方进行打开操作、且在打开状态下能够锁止的门板,也无需在铰链部组装其他构件等。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配电盘壳体,其具有将在壳体的前表面设置的开口部封闭的门板,门板形成为能够开闭、且其上部铰接于壳体,所述配电盘壳体的特征在于,在门板一体地形成有用于铰接于壳体的旋转轴,另一方面,在壳体一体地设置有具备对旋转轴进行轴固定的轴孔的轴固定部,进一步,在旋转轴的规定的侧面设置有突起,并且,在轴固定部设置有卡止突起,当门板受到打开操作而向上方转动时,突起在越过卡止突起的状态下与卡止突起卡止,从而阻止门板的关闭动作。

根据该结构,用于将门板铰接于壳体的构件分别与门板和壳体形成为一体,因此,无需其他形成铰链的构件,能够廉价地构成。在此基础上,由于处于打开状态的门板能保持该打开状态,因此无需另外组装保持机构。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一种配电盘壳体,其具有将在壳体的前表面设置的开口部封闭的门板,门板形成为能够开闭、且其上部铰接于壳体,所述配电盘壳体的特征在于,在门板的上端一体地形成有用于铰接于壳体的旋转轴,另一方面,在壳体一体地设置有具备对旋转轴进行轴固定的轴孔的轴固定部,进一步,在门板设置有卡止机构,对门板进行打开操作而使其达到规定的角度之后,该卡止机构卡止于壳体而保持打开状态。

根据该结构,由于用于将门板铰接于壳体的构件分别与门板以及壳体形成为一体,因此无需其他形成铰链的构件,能够廉价地构成。而且,由于处于打开状态的门板能保持该打开状态,因此还无需另外组装保持机构。

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卡止机构是在门板的上边突出设置的卡止舌片,并且,在卡止对象的壳体形成的卡止部是卡止槽,卡止槽具有使得卡止舌片能够从对卡止舌片进行卡止的部位朝向壳体的内部滑动的倾斜面,卡止于卡止槽的门板受到关闭操作之后,卡止被解除,卡止舌片在倾斜面上滑动而进行关闭动作。

根据该结构,若对保持打开状态的门板进行关闭操作,则卡止舌片的卡止被解除而进行关闭动作,因此,无需另外进行卡止解除操作,以滑动的方式将卡止解除,因此卡止舌片不会破损。

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方案所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壳体具有前表面开放的箱状的壳体主体以及前面板,前面板具有开口部、且将开放的前表面封闭,轴固定部形成于前面板的背面。

根据该结构,即使轴固定部与前面板形成为一体也是形成于前面板的背部,因此从前方隐藏而在外观方面较为理想。

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设置有将从前方插入的旋转轴向轴固定部引导的引导部。

根据该结构,即使轴固定部形成于前面板的背部,旋转轴也被引导部引导,因此能够容易地对门板进行安装。

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前面板在轴固定部的正下方具有供旋转轴从前方插入的插入口,引导部是在插入口的里部形成的圆弧状的引导路,从前方插入的旋转轴被引导路向正上方的轴固定部引导。

根据该结构,插入于插入口的旋转轴被圆弧状的引导路引导而向正上方的轴固定部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对旋转轴进行轴固定,从而能够容易地对门板进行安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于将门板铰接于壳体主体的构件分别与门板和壳体主体形成为一体,因此无需其他铰链构件,能够廉价地构成。在此基础上,由于处于打开状态的门板能保持该打开状态,因此无需另外组装保持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配电盘壳体的第一方式的立体图,图1中的(a)表示门板关闭的状态,图1中的(b)表示门板打开的状态。

图2是将图1的门板打开的状态的前面板的主视图。

图3表示图2的a-a线截面,图3中的(a)是整体图,图3中的(b)是b部放大图。

图4表示门板关闭的状态的a-a线截面,图4中的(a)是整体图,图4中的(b)是c部放大图。

图5是将门板和前面板分离后的立体说明图,图5中的(a)是前面板,图5中的(b)是门板。

图6是图5的d部放大图。

图7是前面板的后视立体图。

图8是图7的e部放大图。

图9是将门板安装于前面板的说明图,图9中的(a)是即将安装之前的状态的图,图9中的(b)是f部放大图。

图10是将门板安装于前面板的说明图,图10中的(a)是在轴孔的正前方配置有旋转轴的前面板的后视图,图10中的(b)是g部放大图。

图11是已完成门板的安装时的说明图,图11中的(a)是在轴孔中插入有旋转轴的前面板的后视图,图11中的(b)是h部放大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配电盘壳体的第二方式的立体图,图12中的(a)表示门板关闭的状态,图12中的(b)表示门板打开的状态。

图13是将图12的门板打开的状态的前面板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2的j-j线剖视图,图14中的(a)表示主要部,图14中的(b)表示l部放大图。

图15是门板关闭的状态的j-j线剖视图,图15中的(a)表示主要部,图15中的(b)表示n部放大图。

图16是将门板和前面板分离后的立体说明图,图16中的(a)是前面板,图16中的(b)是门板。

图17是图16的o部放大图。

图18是图16的p部的放大图,且是从背面观察的立体图。

图19是容纳有旋转轴的p部的后视图。

图20是枢轴安装有容纳的旋转轴的p部的后视图。

图21是图13的k-k线剖视图,图21中的(a)表示主要部,图21中的(b)表示q部放大图。

图22是门板关闭的状态的k-k线剖视图,图22中的(a)表示主要部,图22中的(b)表示r部放大图。

图23是表示门板关闭的中途的状态的k-k线剖视图,图23中的(a)表示主要部,图23中的(b)表示s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1:壳体;2:壳体主体;3:前面板;4:门板;4a:卡止舌片(卡止机构);5:旋转轴;5a:连结轴;5c:突起;6:轴固定部;6a:容纳部;6b:轴孔;6c:卡止突起;7:连结构件;8:引导路(引导部);9:卡止槽(卡止部);9a:倾斜面;31:开口部;33:插入口;34:卡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配电盘壳体的第一方式的立体图,图1中的(a)表示门板关闭的状态,图1中的(b)表示门板打开的状态。另外,图2表示门板打开的状态的配电盘壳体的主视图。

作为配电盘壳体的壳体1具有箱状的壳体主体2以及前面板3,其中,该壳体主体2具有背面以及周围侧面且前表面开放,该前面板3配置于壳体主体2的前表面且将壳体主体2的开放的前表面封闭,在前面板3设置有上端被铰接、且能够进行开闭操作的门板4。

断路器等配电盘设备组装于壳体主体2内,在作为侧面的顶面等设置有敲落孔21,该敲落孔21能够形成供与容纳于内部的断路器等连接的电线进出的孔。

另外,前面板3在中央具有以一个台阶的高度而凹陷的凹状区域32,在该凹状区域32形成有用于使容纳于壳体主体2的断路器的操作手柄(未图示)露出的开口部31。凹状区域32形成从开口部31露出的操作手柄的容纳空间。而且,门板4设置为包括该开口部31在内而将凹状区域32封闭。

而且,图3、图4表示图2的a-a线截面。其中,图3与图2同样地表示门板4打开的状态,图3中的(a)是整体图,图3中的(b)是b部放大图。图4表示门板4关闭的状态,图4中的(a)是整体图,图4中的(b)是c部放大图。

进一步地,图5~图8是前面板3与门板4的连结构造、即铰链构造的说明图,图5表示将前面板3和门板4分离后的整体说明图,图6表示图5的d部放大图,图7表示前面板3的后视立体图,图8表示图7的e部放大图。

如图3、图4所示,门板4的上端的左右两处部位铰接于前面板3,如图5所示,在门板4形成有构成铰链部的一方的旋转轴5。图6表示该旋转轴5的放大图。另外,如图7所示,在前面板3的背部形成有构成铰链部的另一方的轴固定部6。图8表示该轴固定部6的放大图。

以下,对铰链部进行具体说明。

旋转轴5配置于与门板4的转动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而构成铰接轴。而且,如图6所示,在端部具有与前面板3的轴固定部6连结的连结轴5a。另外,具有延长轴5b,该延长轴5b与连结轴5a在同一轴上连续而形成为一体,对连结轴5a进行加强。在该延长轴5b的侧面的特定部位形成有供后述的卡止突起6c卡止的突起5c。

而且,如图6所示,旋转轴5经由连结构件7而与门板4连结、且与门板4形成为一体。如图3、图4的剖视图所示,该连结构件7形成为从门板4的背面朝向上方具有u字状的外形,旋转轴5形成为容易进入前面板3的背部。

如图8所示,轴固定部6形成于前面板3的背面,并具有容纳旋转轴5的箱状的容纳部6a。在该容纳部6a的侧面设置有供连结轴5a插入并轴固定的轴孔6b,在与旋转轴5的侧面对置的内壁形成有卡止突起6c,供设置于旋转轴5的突起5c卡止。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位于轴固定部6的正下方的前面板3的前表面形成有用于供旋转轴5插入的插入口33,从该插入口33的里部朝向轴固定部6而形成有对插入的旋转轴5进行引导的引导路8。如图7所示,引导路8形成为圆弧状,并形成为将插入的旋转轴5向上方的轴固定部6引导。

尤其是,在形成为u字状的连结构件7的作用下,插入于插入口33的旋转轴5被引导路8引导而能够顺畅地移动至轴固定部6。

这样,只要将旋转轴5配置于轴固定部6的容纳部6a并将配置的旋转轴5的连结轴5a插入于轴孔6b便可形成铰链轴,从而将门板4开闭自如地连结于前面板3。

图9~图11是表示门板4的安装操作的流程的说明图,参照该图对步骤进行具体说明。图9是将门板4的旋转轴5插入于前面板3的插入口33的说明图,图9中的(a)是前面板3和门板4的整体图,图9中的(b)是f部放大图。图10是在轴孔6b的正前方配置有旋转轴5的前面板3的后视图,图10中的(a)是整体图,图10中的(b)是g部放大图。图11是已完成门板4的安装时的前面板3的后视图,图11中的(a)是整体图,图11中的(b)是h部放大图。

关于门板4的安装,首先使门板4大致水平地如图9所示那样将旋转轴5插入于插入口33。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图9中将门板4的角度设为较浅。

在插入之后使门板4转动约90度而到达将开口部31封闭的位置,使旋转轴5在插入口33的内部向上方移动。通过该操作,使u字状的连结构件7以与圆弧状的引导路8卡合的方式进行移动,使旋转轴5向前面板3的背部移动。该移动后的状态为图10所示的状态,通过该移动,将在旋转轴5的端部形成的连结轴5a配置于轴孔6b的附近。

在该图10所示的状态下,轴孔6b大致配置于旋转轴5的轴线上,轴孔6b位于连结轴5a的右前方,若使得门板4向右滑动,则连结轴5a插入于轴孔6b而将门板4铰接,成为图11所示的状态。此外,在图11中,由于是从背面观察前面板3,因此使门板4向左滑动。

这样,左右侧的旋转轴5同时与轴固定部6连结,从而完成门板4的安装(铰接)。

而且,如图3所示,若在铰接后对门板4进行打开操作而使其转动至大致成为水平的角度,则以旋转轴5的突起5c在中途越过轴固定部6的卡止突起6c的方式进行移动,突起5c以从上方卡止于卡止突起6c的方式发挥作用。

其结果是,当门板4由于自重而想要向下方转动时,向下方的转动受到阻止。即,处于大致水平状态的门板4的关闭动作受到阻止而维持该角度。当从该状态将门板4关闭时,通过操作者等的下压操作而使门板4向下方转动,便能够解除卡止而将门板4关闭。

这样,用于将门板4铰接于构成壳体1的前面板3的构件分别与门板4和前面板3形成为一体,因此,无需另外的形成铰链的构件,能够廉价地构成。在此基础上,由于处于打开状态的门板4能保持该打开状态,因此无需另外组装保持机构。

另外,即使将轴固定部6一体形成于前面板3也是形成于前面板3的背部,因此,从前方隐藏而在外观方面很理想。

进一步地,即使将轴固定部6形成于前面板3的背部,也可利用引导路8对旋转轴5进行引导,因此能够容易地对门板4进行安装。

在此基础上,插入于插入口33的旋转轴5被圆弧状的引导路8引导而向正上方的轴固定部6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对旋转轴5进行轴固定,从而能够容易地对门板4进行安装。

图1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配电盘壳体的第二方式的立体图,图12中的(a)表示门板关闭的状态,图12中的(b)表示门板打开的状态。另外,图13表示门板打开的状态的配电盘壳体的主视图。

壳体11具有箱状的壳体主体2以及前面板3,其中,该壳体主体2与上述方式同样地具有背面以及周围侧面且前表面开放,该前面板3配置于壳体主体2的前表面、且将壳体主体2的开放的前表面封闭,在前面板3设置有上端被铰接、且能够进行开闭操作的门板4。

与上述方式相比,对打开状态的门板4进行保持的构造、配电盘设备的容纳数量不同。以下,对与上述壳体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进行说明。

断路器等配电盘设备组装于壳体主体2,在构成侧面的一部分的顶面等设置有敲落孔21,该敲落孔21能够形成供与容纳于内部的断路器等连接的电线进出的孔。

在前面板3的上下两处部位形成有以一个台阶的高度凹陷的凹状区域32,在其内部形成有用于使容纳于壳体主体2的断路器的操作手柄(未图示)露出的开口部31。该凹状区域32形成从开口部31露出的操作手柄的容纳空间,门板4设置为将包括形成为上下两段的开口部31在内的凹状区域32整体封闭。

图14、图15表示图13的j-j线截面。其中,图14表示门板4打开的图13的状态,图14中的(a)是主要部,图14中的(b)是l部放大图。另一方面,图15表示门板4关闭的状态,图15中的(a)是主要部,图15中的(b)是n部放大图。

另外,图16~图20是前面板3与门板4的连结构造、即铰链构造的说明图,图16是将前面板3和门板4分离后的整体说明图,图17是图16的o部放大图,图18表示从背部观察p部的立体图,图19表示容纳有旋转轴5的p部的后视图,图20表示对容纳的旋转轴5进行枢轴安装而将门板4安装于壳体主体2的p部的后视图。

如图16所示,在门板4的上边的左右两处部位设置有构成铰接部的一方的旋转轴5,在门板4的上边的中央附近以带状设置有卡止舌片4a。而且,在前面板3形成有供旋转轴5插入的一对插入口33,在中央形成有供卡止舌片4a插入的卡止孔34。另外,如图18所示,在前面板3的背部形成有构成铰链部的另一方的轴固定部6。

以下,对铰链部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7所示,旋转轴5在端部具有与前面板3的轴固定部6连结的连结轴5a,并具有延长轴5b,该延长轴5b与连结轴5a在同一轴上连续而形成为一体,对连结轴5a进行加强。

如图17所示,该旋转轴5经由连结构件7而与门板4连结、且与门板4形成为一体。如图14、图15的剖视图所示,连结构件7形成为从门板4的背面朝向上方而具有u字状的外形,旋转轴5形成为容易进入前面板3的背部。

另一方的轴固定部6形成于前面板3的背面,如图19所示,具有容纳旋转轴5的箱状的容纳部6a,在容纳部6a的侧面设置有供连结轴5a插入而对其进行轴固定的轴孔6b。而且,如图18所示,供旋转轴5插入的插入口33设置于轴固定部6的正下方,从该插入口33的里部朝向轴固定部6而形成有对插入的旋转轴5进行引导的引导路8。

如图18所示,引导路8形成为圆弧状,并形成为将插入的旋转轴5向上方的轴固定部6引导。通过将连结构件7形成为u字状,插入于插入口33的旋转轴5被引导路8引导而能够顺畅地移动至轴固定部6。

这样,配置于容纳部6a的旋转轴5的连结轴5a配置于轴孔6b的附近,成为图19所示的状态。

图21~图23是对打开状态的门板4的角度进行保持的卡止构造的说明图,参照该图对卡止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图21是图13的k-k线剖视图,图21中的(a)表示主要部,图21中的(b)表示q部放大图。图22是门板4关闭的状态的k-k线剖视图,图22中的(a)表示主要部,图22中的(b)表示r部放大图。图23是表示将门板4关闭的中途的状态的k-k线剖视图,图23中的(a)是主要部,图23中的(b)是s部放大图。

对于在门板4的上边形成的卡止舌片4a而言,如图21~图23的截面所示,其基部形成为朝向门板4的后方,卡止舌片4a从中途折弯而形成为前端朝向斜上方。此外,图21~图23所示的m表示门板4的旋转中心(旋转轴5的位置)。

另一方面,形成于前面板3的卡止孔34形成为狭缝状,在卡止孔34的下边形成有供卡止舌片4a的前端卡止的卡止槽9。卡止槽9形成于卡止孔34的整个左右方向上,在该卡止槽9的里侧设置形成有倾斜面9a,以使得在对门板4进行关闭操作、即向下方进行转动操作时,卡止舌片4a向壳体11的内部方向滑动地移动。而且,在卡止孔34的内部设置有供卡止舌片4a容纳的容纳空间。

以下述方式实施如上形成的门板4向前面板3的安装以及开闭操作。在安装门板4时,首先以门板4大致水平的方式使旋转轴5与插入口33对齐,同时使卡止舌片4a与卡止孔34对齐,通过以向斜上方压入的方式进行插入操作,如图14所示那样将旋转轴5配置于轴固定部6,同时如图23所示那样将卡止舌片4a插入于卡止孔34。

在插入之后,若转动门板4使其下降而进行关闭操作,则旋转轴5如图19所示那样被配置于轴固定部6的轴孔6b的附近,若在该状态下使门板4向右滑动,则连结轴5a如图20所示那样进入轴孔6b,进行枢轴安装而形成铰接部。即,完成门板4的安装。此外,由于图19、图20是前面板3的后视图,因此门板4向左滑动。

使连结的门板4向上方转动而进行打开操作,若从水平的状态进一步向上方进行转动操作,则卡止舌片4a的前端向前方移动,最终如图21所示那样使卡止舌片4a卡止于卡止槽9。该卡止状态不会因门板4的自重而解除,而是保持该打开角度。而且,若向下方对门板4进行按压操作,则解除该卡止状态,门板4转动而进行关闭动作。

这样,用于将门板4铰接于壳体11的构件与门板4以及壳体11分别形成为一体,因此无需其他形成铰链的构件,能够廉价地构成。而且,由于处于打开状态的门板4保持为该打开状态,因此无需另外组装保持机构。

另外,若对保持打开状态的门板4进行关闭操作,则卡止舌片4a与卡止槽9的卡止被解除而进行关闭动作,无需另外进行卡止解除操作,由于通过滑动来解除卡止,因此还不会使卡止舌片4a破损。

进一步地,即使轴固定部6与前面板3形成为一体也是形成于前面板3的背部,因此,从前方隐藏而在外观方面较为理想。

在此基础上,即使轴固定部6形成于前面板3的背部,旋转轴5也被引导路8引导,因此能够容易地对门板4进行安装,由于插入于插入口33的旋转轴5被圆弧状的引导路8引导而向正上方的轴固定部6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对旋转轴5进行轴固定,从而能够容易地对门板4进行安装。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将卡止舌片4a在门板4的上部中央形成为带状,但也可以在左右的旋转轴5的附近分割形成为多个。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均由前表面均开放的箱状的壳体主体2以及将该开放的前表面封闭的前面板3来构成壳体1、11,并且将供设备组装的部位形成为箱状,但是也可以是,将供设备组装的部位形成为板状并配置于前侧,并且将供门板4安装的构件形成为箱状。

另外,在设备的容纳数量较少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旋转轴5上形成对门板4的打开状态进行保持的突起5c,在设备的容纳数量较多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门板4设置卡止舌片4a来保持门板4的打开状态,但是,与壳体的大小无关,可以使用任意的保持方式。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上述实施方式主要对收纳用于形成分支电路的断路器的配电盘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收纳信息设备的信息配电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