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背夹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8145发布日期:2018-08-04 17:4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体式背夹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背夹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手机更是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其耗电也越来越快,在其电量耗尽或接近耗尽时,通常是直接通过电源插头或移动电源为其充电。

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电源中有一种不需要数据线连接充电的背夹电源,其一般包括用于与手机固定连接的壳体以及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充电电池,充电电池的一充电端子延伸在壳体之外,在将手机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同时,使得充电端子与手机电性连接以进行充电;

现有技术中的背夹电源,由于其壳体的规格大小需要与对应的手机一致,才能将手机与壳体固定连接,同时才能保证到充电端子与手机电性连接以进行充电,当用户更换手机时,该背夹电源便不再适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故需要提供一种分体式背夹电源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背夹电源,其通过分体设置电源本体和终端壳体,同时电路板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壳体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背夹电源,由于其壳体的规格大小需要与对应的手机一致,才能进行充电,当用户更换手机时,该背夹电源便不再适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体式背夹电源,其包括电源本体和终端壳体,在所述电源本体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电能的输出端子,所述终端壳体包括用于装夹对应的终端本体的连接壳体以及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连接壳体内侧的电路板;

其中,在所述连接壳体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输出端子相对应的插孔;

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一面上的第一外部接头以及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另一面上的内部接头,所述内部接头通过柔性电路板延伸设置在所述连接壳体的内侧壁上用于与装夹在所述连接壳体内的终端本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外部接头的位置与所述插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外部接头用于与穿过所述插孔的所述输出端子电性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源本体对与所述内部接头电性连接的终端本体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路板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二外部接头,所述第二外部接头位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连接壳体侧壁的一端,所述第二外部接头用于与外置的电子装置电性连接以与终端本体进行数据或电能的传输,在所述连接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部接头相对应的避位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体式背夹电源还包括一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的固定件,在所述连接壳体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一用于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的容纳槽,所述插孔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压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压板一端的侧板,所述电路板压固在所述压板和所述容纳槽的底面之间,所述内部接头压固在所述侧板和所述容纳槽的侧面之间,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接头相对应的避位通槽,所述避位通槽用于所述内部接头延出以与装夹在所述连接壳体内的终端本体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压板上设置与所述电路板相对应的第一定位槽,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柱,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接头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部接头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柱。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避开所述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的避空槽。

另外,在所述连接壳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凸部,在所述电源本体设置有所述输出端子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部相对应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部的位置与所述容纳槽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所述容纳槽具有较厚的挖槽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电源本体设置有所述输出端子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磁吸件,在所述连接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对应的第二磁吸件以使得所述电源本体能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壳体的外侧面上,进而使得所述输出端子能保持与所述第一外部接头电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吸件内嵌设置在所述电源本体内,在所述连接壳体内侧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相对应的连接槽,在所述连接壳体内侧的底面上粘贴有一覆盖所述第二磁吸件贴纸。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源本体的输出端子为弹性金属触头,在所述电源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通过数据线输出电能的USB输出接口以及用于为电源本体充电的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通过分体设置电源本体和终端壳体,同时电路板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壳体内,当更换终端本体时,只需更换连接壳体,电路板和电源本体则能继续使用,适用性强、节约资源;

其中,电路板通过固定件能稳定的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壳体内侧的容纳槽内,电源本体和连接壳体之间通过多个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互相吸取、通过定位凸部和定位凹槽的定位配合,从而形成稳定配合连接,进而保证输出端子与第一外部接头稳定的电性接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电路板和固定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连接壳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电源本体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固定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背夹电源,由于其壳体的规格大小需要与对应的手机一致,才能将手机与壳体固定连接,同时才能保证到充电端子与手机电性连接以进行充电,当用户更换手机时,该背夹电源便不再适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电路板和固定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分体式背夹电源,其包括电源本体11和终端壳体,在电源本体11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电能的输出端子112,终端壳体包括用于装夹对应的终端本体的连接壳体12以及可拆卸的连接在连接壳体12内侧的电路板13;

在连接壳体12上贯穿设置有与输出端子112相对应的插孔123;

电路板13包括电性连接在电路板13一面上的第一外部接头132以及通过柔性电路板134电性连接在电路板13另一面上的内部接头133,内部接头133位于连接壳体12的内侧壁上用于与装夹在连接壳体12内的终端本体电性连接,第一外部接头132的位置与插孔123相对应,第一外部接头132用于与穿过插孔123的输出端子112电性连接,以使得电源本体11对与内部接头133电性连接的终端本体充电。

请参照图3和图5,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连接壳体的仰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固定件的俯视图。

该分体式背夹电源还包括一用于固定电路板13的固定件,在连接壳体12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一用于与固定件可拆卸连接的容纳槽122,插孔123位于容纳槽122的底面上,其中容纳槽122延伸至图3视角中连接壳体12底部的侧板上,L型的固定件斜向挤压至容纳槽122中。

具体的,固定件包括压板141以及连接在压板141一端的侧板142,电路板13压固在压板141和容纳槽122的底面之间,内部接头133压固在侧板142和容纳槽122的侧面之间,在侧板142上设置有与内部接头133相对应的避位通槽144,避位通槽144用于内部接头133延出以与装夹在连接壳体12内的终端本体电性连接。

另外,在压板141上设置与电路板13相对应的第一定位槽143,在第一定位槽143内设置有与电路板13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柱146,在侧板142上设置有与内部接头133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147,在第二定位槽147内设置有用于与内部接头133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柱148。

进一步的,在第一定位槽143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避开电路板13上的电子元件的避空槽145。

请参照图4,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电源本体的仰视图。

在连接壳体1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凸部121,在电源本体11设置有输出端子112的一面上设置有与定位凸部121相对应的定位凹槽111,定位凸部121的位置与容纳槽122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容纳槽122具有较厚的挖槽厚度。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电源本体11设置有输出端子112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磁吸件113,在连接壳体12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吸件113相对应的第二磁吸件以使得电源本体11能固定连接在连接壳体12的外侧面上,进而使得输出端子112能保持与第一外部接头132稳定的电性接触。

其中,第一磁吸件113内嵌设置在电源本体11内,在连接壳体12内侧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二磁吸件相对应的连接槽124,在连接壳体12内侧的底面上粘贴有一覆盖第二磁吸件贴纸,通过贴纸的覆盖,使得第二磁吸件固定在连接壳体12内侧的连接槽124内。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电源本体11的输出端子112为弹性金属触头,在电源本体11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通过数据线输出电能的USB输出接口以及用于为电源本体11充电的充电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13还包括与电路板13电性连接的第二外部接头131,第二外部接头131位于电路板13靠近连接壳体12侧壁的一端,第二外部接头131用于与外置的电子装置电性连接以与终端本体进行数据或电能的传输,用于充电或传输音视频数据,在连接壳体1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外部接头131相对应的避位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取电性连接有内部接头133的电路板13,将内部接头133对准避位通槽144插入,同时内部接头133插入到第二定位槽147内并与第二固定柱148固定连接,然后将电路板13安置到第一定位槽143内并与第一固定柱146固定连接;

再然后将电路板13和固定件的连接结构安装至容纳槽122内,使得第二外部接头131与连接壳体12的侧壁上的避位通孔对齐,使得第一外部接头132与插孔123对齐即可;

之后取电源本体11,将输出端子112大致靠近插孔123,由于第一磁吸件113和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力吸取,电源本体11会自动贴附到连接壳体12的外侧面上,并且由于定位凸部121和定位凹槽111之间的定位配合,电源本体11和连接壳体12之间能配合连接得很精准,使得输出端子112能保持与第一外部接头132稳定的电性接触。

不用充电时,稍微施加外力便能将电源本体11和连接壳体12分开;

另外,使用插针从连接壳体12外侧的插孔123插入,施加合适的外力便可将电路板13和固定件的连接结构从容纳槽122内顶出,从而拆卸掉电路板13和固定件以进行维修、更换以及备用等操作。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的组装及拆卸的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的分体式背夹电源通过分体设置电源本体和终端壳体,同时电路板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壳体内,当更换终端本体时,只需更换连接壳体,电路板和电源本体则能继续使用,适用性强、节约资源;

其中,电路板通过固定件能稳定的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壳体内侧的容纳槽内,电源本体和连接壳体之间通过多个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互相吸取、通过定位凸部和定位凹槽的定位配合,从而形成稳定配合连接,进而保证输出端子与第一外部接头稳定的电性接触。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