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0134发布日期:2018-10-13 00:3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电子产品需要充电的时候,桌面上到处都是电源线和充电数据线,这样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这样造成工作环境的不美观,安全系数也低。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电能传输技术,使人们在电气化生活中摆脱了电线的束缚。无线电能传输就是应用物理原理实现了非辐射性无线能量的传输,即两个相同频率的谐振物体将会产生很强的相互耦合,而与远离谐振环境的物体有较弱的交互,从而两物体间发生谐振,实现了电能的传输。无线充电器是指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原理类似于变压器。

现有技术的手机无线充电座往往是放在桌子上使用的,其结构一般包括充电座本体,手机放在充电座本体上,通过充电座本体来对手机进行充电,但是当前的无线充电底座大部分都需要手机平放在上面,这样充电时不能使用手机,必须要将手机拿起才能处理事务,处理完事务后再将手机放回,如此频繁拿起放回不仅充电体验不好,而且会对手机的充电芯片造成损坏,影响手机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将手机倾斜放置充电、且可根据不同手机调整手机的高度使其与无线充电底座中的发射线圈充分耦合的手机无线充电底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无线充电底座,包括倾斜设置的本体部分,本体部分内设置有PCB板以及与PCB板电连接的发射线圈,且PCB板上还电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伸出至所述本体部分外,且电源线的端部设置有插头;所述本体部分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托,所述支撑托可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上下调节;还包括底座,所述本体部分相对于所述底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部分上开有导向槽,所述支撑托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的条状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背面设置有齿条部;所述本体部分上转动设置有配合所述齿条部使用的齿轮,所述齿轮上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至所述本体部分外部,且该端部上安装有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部分上还设置有保持套筒,所述保持套筒与所述齿轮同轴设置,且所述保持套筒内部设置有止转齿,所述齿轮、转轴以及旋钮三者可在所述保持套筒的轴向平移使得齿轮可部分进出所述保持套筒,且所述齿轮始终不会完全脱离所述齿条部。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为USB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托的远离所述本体部分的端部设置有上翘的挡边。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端设有防滑胶垫。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无线充电底座使用方便,手机在其上进行无线充电时倾斜放置在其本体部分上,可以方便充电时查看信息并进行必要操作,使用体验好,同时将支撑托设为可调的形式,解决了不同手机的大小不一导致的手机的接收线圈与充电底座的发射线圈的对位耦合问题,可保证手机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手机无线充电底座的外形图;

附图2为手机无线充电底座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的手机无线充电底座,包括倾斜设置的本体部分1,本体部分1内设置有PCB板以及与PCB板电连接的发射线圈9(附图1中虚线所示),且PCB板上还电连接有电源线8,所述电源线8伸出至所述本体部分1外,且电源线的端部设置有插头81;所述本体部分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托2,所述支撑托2可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1上下调节;还包括底座3,所述本体部分1相对于所述底座3固定。所述插头81为USB接口。

如附图2所示,所述本体部分1上开有导向槽11,所述支撑托2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11滑动配合的条状的导向部21,所述导向部21的背面设置有齿条部22;所述本体部分1上转动设置有配合所述齿条部22使用的齿轮4,所述齿轮4上固定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一端伸出至所述本体部分1外部,且该端部上安装有旋钮6。

所述本体部分1上还设置有保持套筒7,所述保持套筒7与所述齿轮4同轴设置,且所述保持套筒7内部设置有止转齿71,所述齿轮4、转轴5以及旋钮6三者可在所述保持套筒7的轴向平移使得齿轮4可部分进出所述保持套筒7,且所述齿轮4始终不会完全脱离所述齿条部22。当需要调节支撑托2的上下位置时,先向外拔旋钮6,使得齿轮4完全脱离所述保持套筒7,然后转动旋钮6,使得支撑托2旋转到合适位置,最后往里按所述旋钮6,使得齿轮4部分进入所述保持套筒7。

为了保证手机不会从充电座上掉落,所述支撑托2的远离所述本体部分1的端部设置有上翘的挡边23。

为了防止操作手机时充电座在桌面上打滑,所述底座3下端设有防滑胶垫(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无线充电底座使用方便,手机在其上进行无线充电时倾斜放置在其本体部分上,可以方便充电时查看信息并进行必要操作,使用体验好,同时将支撑托设为可调的形式,解决了不同手机的大小不一导致的手机的接收线圈与充电底座的发射线圈9的对位耦合问题,可保证手机的充电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