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6357发布日期:2018-09-21 21:4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手机等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智能化电子设备,移动设备已经对人们的出门旅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满足移动设备的电量需求,无线充电设备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一般都是设置成一体式结构,即线圈发射部与输入部设置在一起,这使得无线充电装置的整体体积较大。当用户将无线充电装置放置在桌面上使用时,就会占用较大空间,且也不美观。此外由于线圈发射部与输入部设置在一起,导致无线充电装置更易发热,且热量不易散出,严重影响了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性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整体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且热量不易散出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用于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发射部以及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提供电源的无线充电输入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与无线充电输入部呈分体式设计,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的内部设置有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内设置有主板;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主板通过导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和/或无线充电输入部上设置指示灯,所述指示灯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分体式设计包括: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以及无线充电输入部为并列设置、叠放设置或者嵌套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叠放设置包括: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的上方,且两者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嵌套设置包括: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上设置中空部位,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嵌套设置在所述中空部位内。

优选地,所述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移动设备的吸附件。

优选地,所述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充电的USB插孔。

优选地,所述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直接设置成USB插头,且所述USB插头与无线充电发射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无线充电发射部与无线充电输入部之间的导线进行收纳的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无线充电发射部与无线充电输入部设置成分体式,用户在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时只需要使用无线充电发射部,有效减少了占用空间,方便使用;并且由于分体式的设计,使得无线充电装置发射部与输入部彼此互不干扰,方便热量散出,保证了充电性能与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输入部设置成USB插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于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一般都是设置成一体式结构,即线圈发射部与输入部设置在一起,这使得线圈发射部与输入部容易受到彼此的干扰,并且由于线圈发射部与输入部设置在一起,导致无线充电装置更易发热,且热量不易散出。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如图1-3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所述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用于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发射部10以及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10提供电源的无线充电输入部20,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10与无线充电输入部20呈分体式设计(无线充电发射部10与无线充电输入部20并非设计在一起),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10的内部设置有发射线圈120,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20内设置有主板220;所述发射线圈120与所述主板220通过导线30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无线充电发射部10与无线充电输入部20设置成分体式,用户在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时只需要使用无线充电发射部10,无需使用无线充电输入部20,即无线充电输入部20可以根据需求隐藏,有效减少了占用空间,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并且由于分体式的设计,使得无线充电装置发射部与输入部彼此互不干扰,方便热量散出,保证了充电性能与充电效率。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分体式设计形式有三种,具体包括:无线充电发射部10以及无线充电输入部20为并列设置、叠放设置或者嵌套设置。具体应用时,当无线充电发射部10以及无线充电输入部20为并列设置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10与无线充电输入部20两者分离不直接接触,仅通过导线30连接。用户仅需将移动设备(例如手机)放置在无线充电发射部10上即可实现充电。当无线充电发射部10以及无线充电输入部20为叠放设置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10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20的上方(如图2所示),且两者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而当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10以及无线充电输入部20为嵌套设置时,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20上设置中空部位210,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10嵌套设置在所述中空部位210内(如图3所示)。通过将无线充电发射部10以及无线充电输入部20分体式设计,用户只需要使用无线充电发射部10,而无线充电输入部20此时可以不放在桌面上,由于无线充电发射部10中只包括发射线圈120,体积较小,有效减少占用空间,且也不影响桌面美观,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使得无线充电发射部10与无线充电输入部20成非一体式设置,保证彼此互不干扰,加快热量的散出,保证无线充电装置的性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10和/或无线充电输入部20上设置有用于指导用户的指示灯110,所述指示灯110通过所述导线30与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20连接。所述指示灯110均匀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10或者无线充电输入部20的外表面上(本实施例是将指示灯110设置在无线充电发射部10上,且设置有4个),无论无线充电发射部10以及无线充电输入部20是并列设置、叠放设置还是嵌套设置,都可以在黑暗环境下指导用户快速且准确地找到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发射部10,从而保证充电效率,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以无线充电发射部10以及无线充电输入部20为并列设置为例,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线充电发射部10包括发射部上盖130以及发射部下盖140,所述发射部上盖130和发射部下盖140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发射线圈120。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线充电输入部20包括输入部上盖230以及输入部下盖240,所述输入部上盖230和输入部下盖240形成容置空间,且在容置空间的内部内设置有主板220,所述发射线圈120与所述主板220连接。此外,为了对移动设备进行固定,保证移动设备不会因外力而偏移无线充电发射部10,本实用新型在无线充电发射部10的外表面上设置用于固定所述移动设备的吸附件(图中未标出),所述吸附件可以为吸盘或者是粘胶,使用的时候,直接将移动设备粘贴或者吸附在无线充电发射部10,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板220上设置有用于充电的USB插孔221,通过将USB线缆插入USB插孔221对主板220进行充电。较佳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20还可以直接设置成USB插头40,且所述USB插头40与无线充电发射部10连接如图5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输入部设置成USB插头的示意图。通过将无线充电输入部20直接设置成USB插头40,直接对发射线圈120进行充电,使得结构更加简单,操作也更加方便。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线充电输入部20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无线充电发射部10与无线充电输入部20之间的导线30进行收纳的收纳装置(图中未标出)。该收纳装置可以做成利用弹片驱动的绕线装置(类似于现有充电器中的充电线收纳装置或者是常见的鼠标内的鼠标线收纳装装置),可自动对导线30进行收纳,节省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用于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发射部以及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提供电源的无线充电输入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与无线充电输入部通过导线连接,且呈分体式设计,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上设置有用于指导用户放置移动设备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无线充电输入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无线充电发射部与无线充电输入部设置成分体式,用户在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时只需要使用无线充电发射部,无需使用无线充电输入部,有效减少了占用空间,方便使用;并且由于分体式的设计,使得无线充电装置发射部与输入部彼此互不干扰,方便热量散出,保证了充电性能与充电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