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绕线组的引线剥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4760发布日期:2018-11-20 21:1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绕线组的引线剥漆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的转子鼠笼结构以及绕在鼠笼结构上的铜线绕组,因铜线绕组的铜线是一圈圈缠绕的,为了避免铜线之间因导电烧坏,因而需要在铜线上涂覆有绝缘漆,但铜线的两端部必须为导电端以通入电流,因为需要对铜线的两端进行剥漆处理,然而现有剥漆通过是通过喷火枪烧制铜线从而去除铜线上的漆,此人工操作的方式,工作效率低,浪费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绕线组的引线剥漆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绕线组的引线剥漆装置,其包括:

分度盘,所述分度盘上设置有四个工位,所述的四个工位分别包括作为第一工位的上料位、作为第二工位的加热位、作为第三工位的清刷位以及作为第四工位的蘸取位,所述的四个工位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子承载治具,在所述分度盘的旋转带动下,每一所述转子承载治具依次经过所述的四个工位;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位于所述加热位侧,用于烧烤铜引线的两端部以烤化所述铜引线的两端部的漆层;

清刷机构,所述清刷机构位于所述清刷位侧,用于清刷经过加热处理后的铜引线的两端部;

蘸取机构,所述蘸取机构位于所述蘸取位侧,用于抓取经过清刷处理后的引线向锡水中依次蘸取松香和锡液以形成镀锡端部的引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加热机构包括顶起组件、夹持组件和高频加热器,所述顶起组件用于将所述转子承载治具顶起并接近于所述高频加热器,所述高频加热器用于烤化所述铜引线的两端部的漆层,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铜引线的两端部以使得所述铜引线的两端部稳定朝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顶起组件包括顶升气缸、与所述顶升气缸的缸身通过连接板连接的导向套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筒内的导向杆以及所述顶升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的顶块,所述顶块位于所述分度盘的下方,用于穿过所述分度盘而将所述位于所述第二工位上的转子承载治具顶起并接近于所述高频加热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支架、固设于所述支架上的且水平设置的无杆气缸、固设于所述无杆气缸上的滑块、设置于所述滑块内的导杆以及固设于所述滑块上的夹爪气缸,所述夹爪气缸用于夹持所述铜引线的两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清刷机构包括:

并排设置的两组清刷组,所述清刷组包括固定板、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主动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主动轮连接的从动轮以及与所述从动轮连接的滚刷,两个所述滚刷将烤化后的铜引线的两端部夹于两者之间进行滚刷;

开合组,其位于所述清刷组的上方,用以促使所述清刷组开合,所述开合组包括固定架、固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两个下压气缸、与所述下压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的下压块、由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向下悬伸出的连接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中的拉杆导向杆以及套设于所述拉杆导向杆上的弹簧,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拉杆导向杆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当所述下压气缸带动所述下压块向下运动并下压所述固定板以使得两个所述滚刷将所述铜引线的两端部夹于两者之间从而进行滚刷;

升降组,用以带动所述清刷组升降,其包括固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连接所述连接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转子绕线组的引线剥漆装置在工作时,首先在位于第一工位上的转子承载治具内放置转子,转子的铜引线的两端部竖直朝上,分度盘转动带动转子旋转至第二工位上,加热装置加热以烤化所述铜引线的两端部的漆层;分度盘转动带动转子旋转至第三工位,清刷机构清刷经过加热处理后的铜引线的两端部;分度盘转动带动转子旋转至第四工位,蘸取机构用于抓取经过清刷处理后的引线向锡水中依次蘸取松香和锡液以形成镀锡端部的引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转子绕线组的引线剥漆装置实现了自动剥漆的目的,工作效率高,节约了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公开的分度盘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公开的分度盘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公开的顶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公开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公开的清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绕线组的引线剥漆装置,其包括:

分度盘1,分度盘1上设置有四个工位,的四个工位分别包括作为第一工位的上料位A、作为第二工位的加热位B、作为第三工位的清刷位C以及作为第四工位的蘸取位D,的四个工位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子承载治具2,在分度盘1的旋转带动下,每一转子承载治具2依次经过的四个工位;

加热机构,加热机构位于加热位B侧,用于烧烤铜引线的两端部以烤化铜引线的两端部 K的漆层;

清刷机构4,清刷机构4位于清刷位C侧,用于清刷经过加热处理后的铜引线的两端部K;

蘸取机构,蘸取机构位于蘸取位D侧,用于抓取经过清刷处理后的引线向锡水中依次蘸取松香和锡液以形成镀锡端部的引线。

优选的,加热机构包括顶起组件31、夹持组件32和高频加热器(图中未显示),顶起组件31用于将转子承载治具2顶起并接近于高频加热器,高频加热器用于烤化铜引线的两端部的漆层,夹持组件32用于夹持铜引线的两端部以使得铜引线的两端部稳定朝上。

进一步的,顶起组件31包括顶升气缸311、与顶升气缸311的缸身通过连接板312连接的导向套筒313以及设置于导向套筒313内的导向杆314以及顶升气缸311的伸缩杆连接的顶块315,顶块315位于分度盘1的下方,用于穿过分度盘1而将位于第二工位上的转子承载治具2顶起并接近于高频加热器。

夹持组件32包括支架321、固设于支架321上的且水平设置的无杆气缸322、固设于无杆气缸322上的滑块323、设置于滑块323内的导杆324以及固设于滑块323上的夹爪气缸 325,夹爪气缸325用于夹持铜引线的两端部,导杆324也水平地固定于支架321上。

给加热机构在工作时,首先顶升气缸311带动顶块315上升将转子承载治具2顶起,从而使转子承载治具2接近于在高频加热器以便于加热处理,此过程中导向杆314和导向套筒 313配合起到导向作用;接着,无杆气缸322带动夹爪气缸325向转子的方向移动,夹爪气缸325的夹爪伸出夹住铜导线的两端部,从而使得铜引线的两端部稳定朝上,而不发生晃动的现象,在此过程中,滑块323和导杆324配合同样起到导向作用;最后,高频加热器加热烤化铜引线的两端部的漆层。

优选的,清刷机构4包括:

并排设置的两组清刷组41,清刷组41件包括固定板411、固设于固定板411上的电机 412、与电机412连接的主动轮413、通过皮带414与主动轮413连接的从动轮415以及与从动轮415连接的滚刷416,两个滚刷416将烤化后的铜引线的两端部夹于两者之间进行滚刷 416;

开合组42,其位于清刷组41的上方,用以促使清刷组41件开合,开合组42包括固定架421、固设于固定架421上的两个下压气缸422、与下压气缸422的伸缩杆连接的下压块 423、由固定架421的底端向下悬伸出的连接架424、设置于固定架421中的拉杆导向杆425 以及套设于拉杆导向杆425上的弹簧426,固定板411与连接架424通过转轴连接,拉杆导向杆425与固定板411铰接,当下压气缸422带动下压块423向下运动并下压固定板以使得两个滚刷416将铜引线的两端部夹于两者之间从而进行滚刷416;

升降组43用以带动清刷组41升降,其包括固设于固定架421上的升降气缸431,升降气缸431的伸缩杆连接连接架424。

清刷机构4在工作时,升降气缸431带动清刷组41和开合组42下降至设定的位置;接着,下压气缸422带动下压块423下压固定板,使得固定板绕着转轴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滚刷416并列,电机412通过皮带414轮组件带动两个滚刷416转动,从而清刷经过加热处理后的铜引线的两端部。在清刷完毕后,升降气缸431的伸缩杆缩回,在弹簧426恢复力的作用下,拉杆导向杆425将固定板411拉回,从而使得两个滚刷416之间张开一定的角度;升降气缸431带动清刷组41和开合组42上升至原来位置;分度盘1转动带动经过清刷后的转子旋转至第四工位进行蘸取,蘸取机构抓取经过清刷处理后的引线向锡水中依次蘸取松香和锡液以形成镀锡端部的引线,松香可以使得锡液更容易镀在铜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转子绕线组的引线剥漆装置在工作时,首先在位于第一工位上的转子承载治具2内放置转子,转子的铜引线的两端部竖直朝上,分度盘1转动带动转子旋转至第二工位上,加热装置加热以烤化所述铜引线的两端部的漆层;分度盘1转动带动转子旋转至第三工位,清刷机构4清刷经过加热处理后的铜引线的两端部;分度盘1转动带动转子旋转至第四工位,蘸取机构用于抓取经过清刷处理后的引线向锡水中依次蘸取松香和锡液以形成镀锡端部的引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转子绕线组的引线剥漆装置实现了自动剥漆的目的,工作效率高,节约了人力和时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