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智能化全遥控硬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0555发布日期:2018-11-09 21:41阅读:1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智能化全遥控硬压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智能化全遥控硬压板。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特别在智能变电站中,实现了一次设备的顺控功能以及二次设备装置软压板的远方遥控功能。但是由于二次设备硬压板的存在导致变电站运维检修人员仍然需要去现场投退,无法实现二次设备的全遥控,延长了运维检修人员操作的时间,降低了操作的效率,也会出现漏退压板的情况,不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智能化全遥控硬压板,以解决无法实现二次设备的全遥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智能化全遥控硬压板,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压板本体和设置于压板本体底面且用于控制压板分合的继电器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本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压板分合位置观察窗和接线柱,所述压板本体内部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对动静触头组,两对动静触头组的静触头与接线柱连接,两对动静触头组的动触头分别通过弹簧片与穿设过压板本体底面中心的传动杆连接,以使得动触头沿压板本体的长轴方向轴向运动;所述传动杆在继电器盒子内的一端连接有一根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外侧绕设有控制压板分线圈和控制压板合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柱穿设于压板本体的正面。

进一步的,所述静触头为喇叭状。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和永磁体均为圆柱状。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片与传动杆连接处设置有拐点。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压板分合指示标志。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三个辅助触点,用于传送压板的分合闸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盒子包括一个分闸继电器和一个合闸继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分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均设置有两副常开接点和两副常闭接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智能化全遥控硬压板可实现变电站内硬压板的智能化和全遥控功能,实现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全顺控操作,减少了二次设备操作的时间,提高了变电站运维检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图;

图中:1-压板本体,2-继电器盒子,3-压板分合位置观察窗,4-接线柱,5-静触头,6-动触头,7-弹簧片,8-传动杆,9-永磁体,10-控制压板分线圈,11-控制压板合线圈,12-压板分合指示标志,13-辅助触点,14-分闸继电器,15-合闸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智能化全遥控硬压板,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压板本体和设置于压板本体底面且用于控制压板分合的继电器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本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压板分合位置观察窗和接线柱,所述压板本体内部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对动静触头组,两对动静触头组的静触头与接线柱连接,两对动静触头组的动触头分别通过弹簧片与穿设过压板本体底面中心的传动杆连接,以使得动触头沿压板本体的长轴方向轴向运动;所述传动杆在继电器盒子内的一端连接有一根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外侧绕设有控制压板分线圈和控制压板合线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柱穿设于压板本体的正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静触头为喇叭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和永磁体均为圆柱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片与传动杆连接处设置有拐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压板分合指示标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三个辅助触点,用于传送压板的分合闸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盒子包括一个分闸继电器和一个合闸继电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分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均设置有两副常开接点和两副常闭接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