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9646发布日期:2018-10-13 00:26阅读:24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中心区的居民用户和企业事业单位对于供电可靠性的需求越来越高,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直接面对用户的环节,对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最显著,配电网成为制约供电可靠性提升的关键环节。其中户外环网箱是配电网主要的组成部分,环网箱的好坏对于供电的稳定性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夏天用电高峰的时候,天气过热再加上箱内温度过高,容易产生电路故障,在发生电路故障时,工作人员需要逐个排查,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在短路情况下未连接接地地线的话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在环网箱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开孔,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增加通风效果,降低因为温度过高产生电路故障的几率,即使出了电路故障,左侧内板上面的显示器会及时提示,提高工作效率。

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包括遮雨棚、顶盖、底板、前面板、后面板、左侧外板、左侧内板、右侧外板、右侧内板。所述左侧外板和右侧外板连接在顶盖的下方。所述左侧内板和右侧内板连接在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方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两排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有多个环网柜。多个环网柜通过电缆并联连接。所述电缆连接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固定安装在左侧内板外面。所述左侧内板和右侧内板顶部均设有一个凹槽。所述环网柜底部有一个接地装置且接地装置穿过底座和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内板和右侧内板中间有角度30度到60度的弯折。所述显示器是一个防水有多个指示灯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由十四芯插头、控制信号线、电流输入线、标记、线鼻子组成。所述电缆外部有密封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装置底部有螺纹连接铜套。所述螺纹连接铜套上方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连接有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连接地线。所述接地装置穿过底座和底板部分由螺母固定。所述接地装置顶部设置有绝缘螺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风效果好,减少电路故障率,方便检修,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保障工作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遮雨棚,2、顶盖,3、底板,4、左侧外板,5、右侧外板,6、右侧内板,7、左侧内板,8、凹槽,9、接地装置,10、底座,11、环网柜,12、接地端子,13、电缆,14、显示器,15、十四芯插头,16、控制信号线,17、电流输入线,18、标记,19、线鼻子,20、螺纹连接铜套,21、导线,22、绝缘螺帽,2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包括遮雨棚1、顶盖2、底板3、前面板、后面板、左侧外板4、左侧内板7、右侧外板5、右侧内板6。所述左侧外板4和右侧外板5连接在顶盖2的下方。所述左侧内板7和右侧内板6连接在底板3的上方。所述底板3上方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两排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方固定安装有多个环网柜11。多个环网柜11通过电缆13并联连接。所述电缆13连接显示器14。所述显示器14固定安装在左侧内板7外面。所述左侧内板7和右侧内板6顶部均设有一个凹槽8。所述环网柜11底部有一个接地装置9且接地装置9穿过底座10和底板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所述左侧内板7和右侧内板6中间有角度30度到60度的弯折。所述显示器14是一个防水有多个指示灯的装置。所述电缆13由十四芯插头15、控制信号线16、电流输入线17、标记18、线鼻子19组成。所述电缆13外部有密封套管。所述接地装置9底部有螺纹连接铜套20。所述螺纹连接铜套20上方连接有导线21。所述导线21连接有接地端子12。所述接地端子12连接地线。所述接地装置9穿过底座10和底板3部分由螺母23固定。所述接地装置9顶部设置有绝缘螺帽22。

在夏天天气很炎热的时候,如果电路发生短路时,左侧内板上的显示器就会提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显示器快速排查故障,不需要每一个都去检查一遍,提高工作效率。左右两个留出来的空间也可以增加通风效果。凹槽的效果是即使在刮风下雨的天气,雨水也不会进入到环网箱内。设置坡度的左右两侧板可以促进雨水快速流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