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直通中间接头铜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328发布日期:2018-12-05 19:05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电缆直通中间接头铜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的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缆直通中间接头铜保护壳。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电力电缆的连接,需要使用直通中间接头实现。在连接过程中,需要先将待连接电缆的保护层除去,用直通中间接头将电缆导体部分和保护层部分分别进行连接,之后将铜保护壳安装在直通中间接头外部,以保护直通中间接头和电缆。目前,直通中间接头铜保护壳多为组合式,其分为两部分,在安装直通中间接头前分别套在两端待接电缆外,在直通中间接头安装完成后再将两部分铜保护壳通过法兰连接起来。此类铜壳存在以下问题:制作工艺要求较高;安装时,法兰的对接过程较为繁琐;使用时,若法兰连接处螺丝连接不紧固或发生松动,直通中间接头的保护作用和密封性能将大打折扣,而且运行过程中出现多点接地,导致中间接头有故障发生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直通中间接头铜保护壳,此直通中间接头铜保护壳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压电缆直通中间接头铜保护壳,包括铜保护壳和设置于铜保护壳外侧的接地连接件,还包括用于防水绝缘的防水绝缘层,所述防水绝缘层包覆在铜保护壳和接地连接件的外壁上,所述铜保护壳包括一个第一圆筒铜管和两个第二圆筒铜管,所述第一圆筒铜管的直径大于第二圆筒铜管的直径,所述第一圆筒铜管的两端圆滑过渡连接两个第二圆筒铜管,所述第一圆筒铜管的两端开设有两个用于向铜保护壳内注入高压阻燃密封胶的灌胶口,所述第二圆筒铜管的一端设有与电缆金属护套连接的封铅端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封铅端口的圆周上设有数个“V”型槽,所述封铅端口与电缆金属护套采用封铅的方式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灌胶口上设有可拆卸的胶口盖,所述胶口盖可在高压阻燃密封胶通过灌胶口注入铜保护壳内后封住灌胶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水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7mm,所述防水绝缘层与铜保护壳、接地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接地连接件包括实心铜棒和空心铜管,所述实心铜棒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圆筒铜管的侧壁上,另一端折弯90°并连接空心铜管,所述空心铜管的中轴线与第二圆筒铜管中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高压电缆直通中间接头铜保护壳采用一体式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作工艺要求较低,铜保护壳外壁的防水绝缘层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其防水绝缘性能,灌胶口的开设方便了向铜保护壳内部注入高压阻燃密封胶,操作简单,封铅端口的设计使铜保护壳与电缆金属护套之间的连接更牢固可靠,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电缆直通中间接头铜保护壳,包括铜保护壳1、设置于铜保护壳1外侧的接地连接件2、用于防水绝缘的防水绝缘层3,所述防水绝缘层3包覆在铜保护壳1和接地连接件2的外壁上,其厚度不小于7mm,且与铜保护壳、接地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这种构造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防水密封性能好。

进一步参见图2,所述铜保护壳1包括一个第一圆筒铜管11和两个第二圆筒铜管12,所述第一圆筒铜管11的直径大于第二圆筒铜管12的直径,所述第一圆筒铜管11的两端圆滑过渡连接两个第二圆筒铜管12,所述第一圆筒铜管11的两端开设有两个用于向铜保护壳1内注入高压阻燃密封胶的灌胶口13,所述灌胶口13上设有可拆卸的胶口盖15,将高压阻燃密封胶通过其中一个灌胶口13注入铜保护壳1内,当另一个灌胶口13处有高压阻燃密封胶溢出,则表示密封胶已经注满铜保护壳1内部,此时用胶口盖15封住灌胶口13,并用热缩管收缩套在大圆筒铜管11上以覆盖两个灌胶口13进行密封,灌胶过程简单易操作,且能保证高压阻燃密封胶完全充满铜保护壳1内部,确保铜保护壳1内部的电缆导体防水绝缘,而热缩管的运用进一步提高了高压电缆直通中间接头铜保护壳的密封性能。

具体的,所述第二圆筒铜管12的一端设有与电缆金属护套连接的封铅端口14,所述封铅端口14的圆周上设有数个“V”型槽,所述封铅端口14与电缆金属护套采用封铅的方式连接,封铅端口14的结构使连接更牢固可靠,提高安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连接件2包括实心铜棒21和空心铜管22,所述实心铜棒2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圆筒铜管12的侧壁上,另一端折弯90°并连接空心铜管22,所述空心铜管22中轴线与第二圆筒铜管12中轴线平行,所述接地连接件2设有一个,既保证了铜保护壳1能够接地,提高用电安全,又避免了运行过程中出现多点接地而导致中间接头发生故障。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