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2463发布日期:2019-02-10 22:5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电子设备的充电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也希望汽车具备有无线充电能力。

目前,为了使一些用户能够在车内使用车内的点烟器电源来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类似于点烟器电源转接USB接口的转接头或转接线,将其插入车内的电源接口中,即可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然而,此类充电器需要插接电源线才能对设备进行充电,而电源线的凌乱布置以及电子产品无法固定放置均对机动车的安全驾驶带来一定的威胁;另外,现有的车载无线充电器虽然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廉,但实用性以及使用效果较差,而且容易导致紧促的车内空间被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无线充电效果好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固定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包括面壳、底壳、PCBA板和发射线圈,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壳的一面,所述底壳的背向所述固定装置的一面设置有凹槽,所述PCBA板和所述发射线圈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PCBA板和所述发射线圈电连接,所述面壳盖合于所述凹槽上,所述面壳背向所述固定装置的一面设置有夹持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弯钩部、上胶硅体和下硅胶体,所述弯钩部固定于所述面壳的一侧,所述上胶硅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弯钩部的内侧,所述下硅胶体设置于所述面壳靠近所述弯钩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硅胶体具有位于所述弯钩部内的突起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包括USB数据线,所述USB数据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USB数据线与所述PCBA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为出风口夹或所述固定装置为支架或底部设置有3M胶的支架。

上述车载无线充电器,将手机夹持夹持件上,通过无线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可对不同大小的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夹持效果好,不易掉落,同时通过固定装置可将手机方便可靠的固定在汽车上,结构简单,多样化功能,方便实用,具有很强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固定装置10和无线充电装置20。

无线充电装置20包括面壳210、底壳220、PCBA板230和发射线圈240。固定装置10设置于底壳220的一面。底壳220的背向固定装置10的一面设置有凹槽221,PCBA板230和发射线圈240分别设置于凹槽221内,PCBA板230和发射线圈240电连接。面壳210盖合于凹槽221上,面壳210背向固定装置10的一面设置有夹持件30。其中,发射线圈为铜线圈。离去,面壳210和底壳220螺纹连接。

上述车载无线充电器,将手机夹持夹持件30上,通过无线充电装置20进行充电,可对不同大小的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夹持效果好,不易掉落,同时通过固定装置10可将手机方便可靠的固定在汽车上,结构简单,多样化功能,方便实用,具有很强的市场推广价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件30包括弯钩部310、上胶硅体320和下硅胶体330,弯钩部310固定于面壳210的一侧,上胶硅体320固定设置于弯钩部310的内侧,下硅胶体330设置于面壳210靠近弯钩部310的一侧。弯钩部310上的上胶硅体320,及与该上胶硅体320位置相对应的下硅胶体330之间形成夹持区域,通过硅胶的增大摩擦力,使手机夹持在弯钩部310内,不易掉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硅胶体330具有位于弯钩部310内的突起部331,突起部331可以对手机增强夹持时的压力,增强夹持性能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20还包括USB数据线250,USB数据线250的一端设置于凹槽221内,USB数据线250与PCBA板230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0为出风口夹110,或底部设置有3M胶121的支架120。出风口夹110或支架120均通过固定螺母130转动设置于底壳220上。底壳220上可以相对于出风口夹110或支架120进行360度转动,便于取放手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