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及其柜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5212发布日期:2019-01-16 00:2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开关柜及其柜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及其柜体。



背景技术:

低压开关柜是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是电力传输和转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不仅用于保护电力传输过程中各用电设备,同时可避免其他人员误碰,产生安全事故。而大多数低压开关柜常安装在户外,对于昼夜温差较大地区,低压开关柜内可能发生凝露现象。开关柜内是否发生凝露取决于柜体内温度、相对湿度等几个变化量。开关柜发生凝露现象时,可能造成柜体电气元件短路、电子元件锈蚀使线路接触不良、柜体内仪表失灵等问题,严重影响开关柜内电气元件的工作性能,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开关柜内产生凝露现象造成电气元件性能下降,影响开关柜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开关柜柜体。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的技术方案是:

开关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底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均与加热器信号连接以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和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号控制加热器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底板上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进行柜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检测,当检测到的温度值、湿度值接近或达到柜体内发生凝露现象的值时,控制加热器开启,使柜体内部温度升高,避免柜体内发生凝露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开关柜内产生凝露现象造成电气元件性能下降,影响开关柜正常使用的问题。另外,底板处的温度为柜体内温度较低的部分,且底板处的湿度为柜体内湿度较高的部分,即底板为柜体内最容易发生凝露现象的部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底板上可很好的保证柜体内不发生凝露现象;加热器设置在底板上可很好的利用热空气自然向上流动的原理对柜体加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均设置在底板上安装方便。

为避免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加热器与柜体内部电气元件产生干涉,本方案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中至少一个设置在底板的靠近柜体前侧处。由于柜体内电气元件的导线大多设置在柜体后侧,因此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加热器靠近柜体前侧设置可有效避免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加热器与柜体内部电气元件的导线产生干涉。

为增加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本方案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沿柜体左右方向设置,且加热器设置在底板上左右方向的一边,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的底板的左右方向的另一边。可避免加热器在加热时,加热器附近温度较高影响温度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对柜体内实际温度、湿度的检测。

为方便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在底板上的固定,本方案中所述底板上设有模数孔和与模数孔连接的支架,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均安装在支架上。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模数孔和连接在模数孔上的支架,然后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安装在支架上,安装和固定方便。

为方便支架的加工、设计,本方案中所述支架为L形。L形的支架加工和设计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柜体的技术方案是:

开关柜柜体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用于安装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传感器安装位和用于安装加热器的加热器安装位。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位、湿度传感器安装位和加热器安装位中至少一个设置在底板的靠近开关柜柜体前侧处。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位、湿度传感器安装位和加热器安装位沿开关柜柜体左右方向设置,且加热器安装位设置在底板上左右方向的一边,温度传感器安装位和湿度传感器安装位设置的底板的左右方向的另一边。

所述底板上设有模数孔和与模数孔连接的支架,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位、湿度传感器安装位和加热器安装位均设置在支架上。

所述支架为L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的具体实施例1中底板上安装有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加热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图1中温、湿度传感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图8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的具体实施例2中底板上安装有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加热器支架,3-温、湿度传感器支架,4-加热器,5-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信号线,8-模数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的具体实施例1,开关柜包括柜体,柜体包括底板1、侧板和柜门。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和加热器4,且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均与加热器4通过信号线7信号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5的温度信号和湿度传感器6的湿度信号控制加热器4开启或关闭。

在开关柜运行过程中,若通过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检测到的温度值、湿度值接近或达到柜体内发生凝露值时,通过信号线7将该信号传递至加热器4控制加热器4开启,使柜体内部温度升高,避免柜体内发生凝露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开关柜内产生凝露现象造成电气元件性能下降,影响开关柜正常使用的问题。另外,底板1处的温度为柜体内温度较低的部分,底板1处的湿度也为柜体内湿度较高的部分,即底板1处为柜体内最容易发生凝露现象的部分。因此,温度传感器5和湿度传感器6设置在底板1上可保证底板1上不发生凝露现象,从保证整个柜体内其他部分也不会发生凝露现象。加热器4设置在底板1上,可很好的利用热空气自然向上流动的原理对柜体内加热。在进行开关柜内电气元件的安装时,可先将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和加热器4安装在底板1上,然后将底板1与柜体的侧板固定,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加热器4的安装方便。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方便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加热器4安装在底板1,在底板1上设置模数孔8和与模数孔8连接的支架,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加热器4均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底板1之间、支架与加热器4之间通过自攻丝或螺栓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架设有两个,分别为安装加热器4的加热器支架2、安装温度传感器5和湿度传感器6的温、湿度传感器支架3。将温度传感器5和湿度传感器6安装在同一支架上,减少连接件数量,安装操作简单。在其他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可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直接固定在底板上;也可将支架与底板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另外,考虑到柜体内电气元件上的导线大多设置在柜体后侧,为避免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或加热器4与柜体内部电气元件产生干涉,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和加热器4均设置在底板1上靠近柜体前侧处。在其他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加热器可设置在底板1上靠近柜体后侧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加热器也可设置在底板上靠近柜体左侧或右侧处。

如图5至图10所示,为方便加热器支架2和温、湿度传感器支架3的设计加工,本实施例中,加热器支架2和温、湿度传感器支架3均为L形。L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支臂中,其中一个与底板1固定连接,另一个与加热器4或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可设为Z字形,Z字形的两相互平行的支臂分别与底板、加热器固定连接或者与底板、温度传感器5和湿度传感器6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沿柜体左右方向布置,且加热器4设置在底板1上左右方向的一边,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设置在底板1左右方向的另一边。这样加热器4距离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较远,可避免加热器4在加热时附近温度较高,影响温度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对柜体内实际温度、湿度的检测。在其他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也可在底板上相邻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也可沿底板的前后方向设置。

现有的底板空间利用率极低,使用局限性较大,因此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设置在底板上可充分利用底板的空间。既可满足柜体原有机构设计,又可以防止昼夜温差产生的露珠从而破坏开关柜内部线路,提高安全性能。另外,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器信号连接联动,实现自动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的具体实施例2,与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的具体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器4设置在底板1的靠近柜体前侧处,温度传感器5和湿度传感器6设置在底板1的靠近柜体后侧处。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柜体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开关柜柜体与上述开关柜的具体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述的柜体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