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1637发布日期:2018-11-30 19:5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又叫做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简称箱变。箱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广泛地应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

用于风力发电站的箱式变电站通常在箱体底部设置有集油槽以收集,例如油浸式变压器出现故障时泄露的事故油。为了及时查看集油槽中油的液位情况,现有箱变的集油槽采用敞开式结构。集油槽的敞开式结构虽然利于散热且便于查看内部情况,但是下雨时,雨水同样会进入集油槽中。一方面,雨水与油水的混合后增加了油水分离难度,提高了后期维护成本,另一方面,雨水快速填满集油槽后,将集油槽中堆积的事故油一同带出,对箱变的周遭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的改进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箱变敞开式结构的集油槽在下雨时会混入雨水,从而导致后期油水分离工艺复杂、维护成本高,以及雨水将事故油带出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箱式变电站的改进结构,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下方的集油槽,所述箱体底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格栅板;所述箱体和集油槽之间设置有集油段,所述集油段上端通过开口与箱体的内部连通,集油段下端连通集油槽内部;还包括抽油泵,所述抽油泵通过输油管与集油槽内部连通。

现有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箱变通常将其下方的集油槽设置为敞开式结构以便于工作人员观察集油槽内事故油的液位情况。但是,这样设置会产生问题。当下雨时,雨水会直接从集油槽的开口进入至集油槽内与事故油混合。一方面,雨水和事故油各自均含有杂质,混合后对后期油水分离工艺造成困难,再次利用事故油的工艺成本增加,进而提高了维护成本;另一方面,雨水加速集油槽的填满过程,填满后集油槽中的事故油被雨水带出,对箱变的周遭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仅无法回收事故油,还需要处理事故油造成的土壤污染。对于搭建在河谷区域风力发电机,周遭的箱变更是经常遭遇下雨天。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进行改进以适用于河谷区域的风力发电机。

具体地,与现有技术一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式变电站也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下方的集油槽,箱体的底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格栅板。格栅板上方用于工作人员的站立以及放置变电设备例如油浸式变压器。开口的大小视具体需求而定,优选地,箱体底面整个为开口端,且在开口端内设置格栅板。格栅板的优势在于,其不仅具有基本的力学性能以支撑人员站立和各变电设备,同时其上开设的通孔能够允许事故油快速流动至箱体下方。优选地,格栅板的材质可以为钢或铝。箱体下方的集油槽用于贮存事故油。

箱体和集油槽之间设置有集油段,集油段上端通过开口与箱体的内部连通,集油段下端连通集油槽的内部。通过上述结构,产生事故油时,事故油从箱体底面的格栅板落至集油段中收集,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集油段底端最终进入集油槽中贮存。作为箱体、集油段和集油槽的一种优选配置方式,箱体及格栅板位于地面上方,集油段和集油槽位于地面下方,位于地面中的集油槽未被阳光直射,温度较箱体中的温度更低,集油槽中的事故油不易出现燃烧等极端情况。

还包括抽油泵,抽油泵通过输油管连接集油槽,用于将集油槽中贮存的事故油从集油槽中抽离。优选地,输油管在集油槽上的接入口位于集油槽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当箱体中的变电设备出现故障,产生事故油时,事故油通过格栅板落至集油段内,之后,落在集油段内的事故油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移动最终落入集油槽中收集。

上述结构中,事故油通过格栅板快速离开箱体,避免了事故油在箱体中堆积造成安全隐患;同时,集油槽顶部通过集油段与箱体连通,形成了封闭式结构,雨水不会直接进入集油槽中与事故油混合,事故油在集油槽中贮存至超过安全液位后,可以通过抽油泵将事故油从集油槽中抽出,且无需经过油水分离等复杂的分离工艺即可重新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另外,集油槽中的事故油不会被雨水带出,有利于箱变周围的环境保护,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油段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油段为漏斗状结构,漏斗状结构的变径段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变径段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连接,变径段的底部连接有平直段,所述平直段的底端连接集油槽的顶部。集油段的漏斗状结构分为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的变径段和直径从上往下保持不变的平直段。这里所说的直径逐渐减小有多种情况,例如变径段的内壁为圆锥面,或者阶梯状,优选地,变径段的内壁为圆锥面结构。平直段的内径等于变径段底端的内径,平直段与集油槽内部连通。将集油段设置为漏斗状结构,一方面是为了使事故油在集油槽中的落点比较集中,从而更集中地收集事故油,另一方面,当集油槽中出现燃烧等极端情况时,由于集油槽与平直段的连接口较小,集油段长度的缓冲作用,火焰不易直接冲向箱体内,提高了事故发生时箱体内变电设备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集油段的变径段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格栅板。支撑架的底面与变径段的内壁贴合,支撑架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固定在变径段的内壁上。支撑架用于支撑格栅板,且格栅板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集油段的变径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电加热层,所述电加热层中设置有电阻加热丝。对于气温较低的情况,例如冬季,事故油可能在落至变径段内壁上不久后便凝结,不利于事故油收集,此时可以将开启电阻加热丝,使得电加热层温度升高,进而加热电加热层上的事故油,之后温度升高的事故油进入通过平直段进入至集油槽中,加热集油槽中的事故油,便于抽油泵将集油槽中的事故油抽出。电阻加热丝为现有技术,现已成熟地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其控温和加热技术已经成熟,本实用新型仅是利用该现有技术能够加热、控温的特点,对集油段变径段内壁上的电加热层进行加热。

作为集油段的优选结构,所述集油段的长度为2~4米。所述集油段的变径段与平直段的长度比为1.5:1。

进一步地,所述集油槽的内壁上安装有位于输油管接入口上方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及时掌握集油槽中的事故油的液位情况,事故油的液位超过液位传感器时,液位传感器向处理器发送报警信号,处理器向远端操作系统发送信号,工作人员可根据该情况及时利用抽油泵抽取事故油,检查箱体内各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避免事故油在集油槽中大量堆积。优选地,液位传感器距离集油槽底面的高度为30-6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换气孔,所述换气孔连通箱体内部和外部空间。换气孔有利于箱体内部的空气流通和散热。

进一步地,还包括抽风机,所述抽风机通过抽风管与集油槽内部连通。当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可以紧急开启抽风机,抽风机可以加速从换气孔进入至箱体内部的空气,并将箱体中的热量带入至集油段中,最终通过集油槽流出,达到降低箱体内各设备温度的目的,另一方面,抽风机使得格栅板上下形成负压,有利于事故油快速离开并进入至集油段中。优选地,抽风管在集油槽上的接入口位于集油槽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安装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为镂空结构,所述干燥箱与换气孔一一对应,干燥箱与换气孔的接触面覆盖换气孔。干燥箱不仅能够防止小动物例如蛇从换气孔中钻入至箱体内部,还能够通过在干燥箱中装入干燥剂例如分子筛,达到一定程度上去除空气中水分的目的,有利于在箱变应用于空气湿度较大的区域,例如河谷区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得事故油能够通过格栅板快速离开箱体,避免了事故油在箱体中堆积造成安全隐患;同时,集油槽顶部通过集油段与箱体连通,形成了封闭式结构,雨水不会直接进入集油槽中与事故油混合,事故油在集油槽中贮存至超过安全液位后,可以通过抽油泵将事故油从集油槽中抽出,且无需经过油水分离等复杂的分离工艺即可重新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另外,集油槽中的事故油不会被雨水带出,有利于箱变周围的环境保护,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2、本实用新型将集油段设置为漏斗状结构,一方面有利于更集中地收集事故油,另一方面,当集油槽中出现燃烧等极端情况时,由于集油槽与平直段的连接口较小,集油段长度的缓冲作用,火焰不易直接冲向箱体内,提高了事故发生时箱体内变电设备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变径段的内壁上设置电加热层,使得气温较低时,电加热层上的事故油能够被加热并顺利地进入通过平直段进入至集油槽中,加热集油槽中的事故油,便于抽油泵将集油槽中的事故油抽出;

4、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抽风机,在紧急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开启抽风机,抽风机可以加速从换气孔进入至箱体内部的空气,并将箱体中的热量带入至集油段中,最终通过集油槽流出,达到降低箱体内各设备温度的目的,另一方面,抽风机使得格栅板上下形成负压,有利于事故油快速离开并进入至集油段中。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箱体,2-集油段,3-集油槽,4-格栅板,5-支撑架,6-换气孔,7-抽油泵,8-液位传感器,9-抽风机,10-干燥箱,11-电加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的改进结构,包括箱体1和位于箱体1下方的集油槽3,所述箱体1底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格栅板4;所述箱体1和集油槽3之间设置有集油段2,所述集油段2上端通过开口与箱体1的内部连通,集油段2下端连通集油槽3内部;还包括抽油泵7,所述抽油泵7通过输油管与集油槽3内部连通;所述集油段2为漏斗状结构,漏斗状结构的变径段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变径段的顶部与箱体1的底部连接,变径段的底部连接有平直段,所述平直段的底端连接集油槽3的顶部;所述集油段2的变径段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用于支撑格栅板4;所述集油段2的长度为2~4米;所述集油段2的变径段与平直段的长度比为1.5:1;所述集油槽3的内壁上安装有位于输油管接入口上方的液位传感器8;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换气孔6,所述换气孔6连通箱体1内部和外部空间。

当箱体1内部的变电设备出现事故时,事故油能够从格栅板4快速落至集油段2中,最终落至集油槽3内贮存。当集油槽3内的事故油的液位上升至液位传感器8时,液位传感器8向处理器发送报警信号,处理器向远端操作系统发送信号,工作人员可根据该情况及时利用抽油泵7抽取事故油,并检查箱体1内各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避免事故油在集油槽中大量堆积。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事故油能够通过格栅板4快速离开箱体1,避免了事故油在箱体1中堆积造成安全隐患;同时,集油槽3顶部通过集油段2与箱体1连通,形成了封闭式结构,雨水不会直接进入集油槽3中与事故油混合,事故油在集油槽3中贮存至超过安全液位后,可以通过抽油泵7将事故油从集油槽3中抽出,且无需经过油水分离等复杂的分离工艺即可重新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另外,集油槽3中的事故油不会被雨水带出,有利于箱变周围的环境保护,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集油段2的变径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电加热层11,所述电加热层11中设置有电阻加热丝;还包括抽风机9,所述抽风机9通过抽风管与集油槽3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干燥箱10,所述干燥箱10为镂空结构,所述干燥箱10与换气孔6一一对应,干燥箱10与换气孔6的接触面覆盖换气孔6。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