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防护安全内门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2221发布日期:2019-01-22 22:53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防护安全内门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防护安全内门配电柜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配电当中配电箱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全面和复杂,在实际使用当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极其普遍的。现在的配电箱大部分都是单门的配电箱。本着安全第一,生命第一出发点发明了内置安全防护门的配电箱,可以大大降低大部分在实际操作当中发生的短路故障后溅出的电弧和火花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内置防护安全内门配电柜。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置防护安全内门配电柜,包括用于安装配电设备的圆柱形柜体,圆柱形柜体内部设有用于存放配电设备的空腔,在圆柱形柜体的周侧壁设有用于供操作人员操作的操作开口,操作开口和空腔连通,所述柜体的周侧壁设有用于开合操作开口的外安全防护门、用于开合操作开口的内安全防护门,在柜体周侧壁的底部设有用于引导外安全防护门开合操作开口的外导向槽、用于引导内安全防护门开合操作开口的内导向槽,所述外导向槽和内导向槽均沿柜体周侧壁的周向延伸,内导向槽在柜体周侧壁的内壁设置,外导向槽在柜体周侧壁的外壁设置,所述内安全防护门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内导向槽背离操作开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分离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分离突起,第一门体的一端设有驱动第一门体闭合操作开口的第一弹性驱动件,第一弹性驱动件的一端和第一门体连接、另一端和分离突起连接,第二门体的一端设有驱动第二门体闭合操作开口的第二弹性驱动件,第二弹性驱动件的一端和第二门体连接、另一端和分离突起连接,内安全防护门包括开启操作口的第一位置和闭合操作口的第二位置,内安全防护门位于第一位置,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离,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分离板,分离板在内导向槽内设置,分离板的一端和第一门体抵接、另一端和第二门体抵接,内安全防护门位于第二位置,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抵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安全防护门和外导向槽均为弧形,外安全防护门和外导向槽的弧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安全防护门和内导向槽均为弧形,内安全防护门和内导向槽的弧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内导向槽均为弧形,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内导向槽的弧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分离板和内导向槽均为弧形,分离板和内导向槽的弧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导向槽的高度不大于外导向槽高度的一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分离板的高度不大于内导向槽的一半。

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为:可以通过关闭内防护安全门大大降低大部分在实际操作当中发生的短路故障后溅出的电弧和火花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案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状态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状态俯视方向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状态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状态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5所示,一种内置防护安全内门配电柜,包括用于安装配电设备12的圆柱形柜体1,圆柱形柜体1内部设有用于存放配电设备12的空腔11,在圆柱形柜体1的周侧壁设有用于供操作人员操作的操作开口13,操作开口13和空腔11连通。所述柜体1的周侧壁设有用于开合操作开口13的外安全防护门2、用于开合操作开口13的内安全防护门3,在柜体1周侧壁的底部设有用于引导外安全防护门2开合操作开口13的外导向槽4、用于引导内安全防护门3开合操作开口13的内导向槽5,所述外导向槽4和内导向槽5均沿柜体1周侧壁的周向延伸,内导向槽5在柜体1周侧壁的内壁设置,外导向槽4在柜体1周侧壁的外壁设置,形成两个同心的环圈,所述内安全防护门3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对称设置,内导向槽5背离操作开口13的一端设有用于分离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的分离突起6,第一门体31的一端设有驱动第一门体31闭合操作开口13的第一弹性驱动件33(例如压簧),第一弹性驱动件33的一端和第一门体31连接、另一端和分离突起6连接,第二门体32的一端设有驱动第二门体32闭合操作开口13的第二弹性驱动件34(例如压簧),第二弹性驱动件34的一端和第二门体32连接、另一端和分离突起6连接,内安全防护门3包括开启操作口的第一位置和闭合操作口的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第一状态下,内安全防护门3位于第一位置,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分离,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之间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的分离板7,分离板7在内导向槽5内设置,分离板7的一端和第一门体31抵接、另一端和第二门体32抵接,通过分离板7推开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如图4所示,第二状态下,抽出分离板7,内安全防护门3位于第二位置,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一门体31和第二门体32抵接,从而闭合操作开口13并分开操作人员和配电设备12以阻止发生的短路故障后溅出的电弧和火花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

所述外安全防护门2和外导向槽4均为弧形,外安全防护门2和外导向槽4的弧度相同,以保证外安全防护门2在外导向槽4内顺畅滑动。所述内安全防护门3和内导向槽5均为弧形,内安全防护门3和内导向槽5的弧度相同,已办证内安全防护门3在内导向槽5内顺畅滑动。所述第一门体31、第二门体32和内导向槽5均为弧形,第一门体31、第二门体32和内导向槽5的弧度相同。所述分离板7和内导向槽5均为弧形,分离板7和内导向槽5的弧度相同,以保证分离板7卡在内导向槽5内并分别和第一门体31。第二门体32抵接。所述内导向槽5的高度不大于外导向槽4高度的一半。所述分离板7的高度不大于内导向槽5的一半,便于露出操作开口13供操作人员操作。

在第三状态下,仅关闭外安全防护门2,完成对操作开口13的常规关闭操作。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