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4893发布日期:2019-02-01 19:2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系统智能变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系统规划已逐步形成规范,但目前二次系统特别是二次系统屏柜内尾缆或跳纤还无通用性。在工程进度大大缩短的情况下,智能变电站光纤的二次设计施工是耽误工程进度的原因之一。

现有智能变电站设计施工中逐步使用预制光缆代替传统的光缆与跳线熔接的接线方案。但是该方案由于受到设计人员个人习惯和设备厂家接口差异等影响,关于预制光缆的走向、芯数等各个工程存在较大差异,各设光口类型不统一,存在LC、ST等多种光纤硬件接口,不同光口类型间无法实现接线通用,缺乏标准化的接线解决方案。

如何将线缆进行合理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屏柜内空间布置光纤接口是方案的关键点和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及其系统,以利用配线模块统一接口类型,通过不同的配线模块的连接,有效简化接线过程,使得线缆路径简洁清晰,实现对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内空间的高效利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包括屏柜本体,所述屏柜本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光纤配线箱,每个所述光纤配线箱均设置有配线模块;

所述配线模块一端设置有多个相同类型的光纤接口,另一端设置有预制光缆接口;不同的所述配线模块的光纤接口之间通过光纤跳线连接,所述预制光缆接口用于通过预制光缆连接至各个变电站设备的连接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所述光纤配线箱均设置有多个配线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配线模块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光纤配线箱内。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光纤配线箱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屏柜本体内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光纤接口采用LC接口,所述预制光缆接口采用MTP 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屏柜本体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屏柜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LED灯带,所述柜门与柜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行程开关;

当柜门打开时,所述行程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控制所述LED灯带点亮。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屏柜本体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相对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处安装有防尘网。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屏柜本体还设置有温度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所述屏柜本体外部设置有温度指示灯和湿度指示灯;

当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温度指示灯点亮;当所述湿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湿度指示灯点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系统,包括变电站设备、预制光缆及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集中式变电站屏柜;所述变电站设备通过所述预制光缆与所述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内的配线模块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制光缆包括线缆接头和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接头与所述线缆本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包括屏柜本体,屏柜本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光纤配线箱,每个光纤配线箱均设置有配线模块;配线模块一端设置有多个相同类型的光纤接口,另一端设置有预制光缆接口;不同的配线模块的光纤接口之间通过光纤跳线连接,所述预制光缆接口用于通过预制光缆连接至各个变电站设备的连接接口。在使用时,将各个变电站设备均通过预制光缆连接至该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的配线模块,然后再根据连线需求,通过光纤跳线连接不同的配线模块中的光纤接口,以实现各个变电设备的连接。该方式利用配线模块统一接口类型,通过不同的配线模块的连接,有效简化接线过程,使得线缆路径简洁清晰,实现对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内空间的高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的光缆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内跳线连接图。

图标:

100-集中式变电站屏柜;10-屏柜本体;11-光纤配线箱;12-配线模块; 13-光纤接口;14-预制光缆接口;200-预制光缆;300-变电站设备;310-预留光缆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如何将线缆进行合理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屏柜内空间布置光纤接口是方案的关键点和难点。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及其系统,可以将各个变电站设备均通过预制光缆连接至该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的配线模块,然后再根据连线需求,通过光纤跳线连接不同的配线模块中的光纤接口,以实现各个变电设备的连接。该方式利用配线模块统一接口类型,通过不同的配线模块的连接,有效简化接线过程,使得线缆路径简洁清晰,实现对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内空间的高效利用。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集中式变电站屏柜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式变电站屏柜100,包括屏柜本体10,该屏柜本体10内部设置有多个光纤配线箱11(图1中仅示出其中一个光纤配线箱),每个光纤配线箱均设置有配线模块12。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每个光纤配线箱均设置有多个配线模块(图1中仅示出其中一个配线模块)。

其中参见图1,该配线模块一端设置有多个相同类型的光纤接口13,另一端设置有预制光缆接口14。不同的配线模块的光纤接口之间通过光纤跳线连接,例如参见图4,利用光线跳线连接第一光线配线箱中配线模块A 的1号光纤接口,与第二光线配线箱中配线模块B的3号光纤接口;或者利用光线跳线连接第一光线配线箱中配线模块A的2号光纤接口,与第二光线配线箱中配线模块B的4号光纤接口。上述预制光缆接口用于通过屏柜本体外部的预制光缆200连接至各个变电站设备300的连接接口。

通过设置预制光缆接口连接屏柜本体外部的预制光缆,避免熔接连接操作,防止出现熔接造成的无法现场调整预制光缆的问题。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熔接一体式预制光缆,方便快捷,且可以兼容不同厂家设备。

本实施例中使用与该预制光缆接口配套使用的预制光缆,该预制光缆包括线缆接头和线缆本体,线缆接头分别与预制光缆接口和变电站设备的连接接口对应连接。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该线缆接头与线缆本体可拆卸连接,因此可以按需更换线缆接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当光缆一端的接口损害时,需要更换整根光缆,经济实用型差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给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各个变电站设备均通过预制光缆连接至该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的配线模块,然后再根据连线需求,通过光纤跳线连接不同的配线模块中的光纤接口,以实现各个变电设备的连接。该方式利用配线模块统一接口类型,通过不同的配线模块的连接,有效简化接线过程,使得线缆路径简洁清晰,实现对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内空间的高效利用。

考虑到现有光纤接线箱每96口尺寸为7U高度,单个屏柜内最多布置 6台,无法实现110kV变电站所有光缆的接线。而设置两个或更多的屏柜会导致光缆数量大幅增加,线缆路径无法简洁清晰可控。

基于此,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该配线模块的光纤接口可以但不限于采用LC接口,预制光缆接口可以但不限于采用MTP接口。其中LC接口所采用的插针和套筒的尺寸是SC接口和FC接口的尺寸的一半,仅为1.25毫米;MTP接口为免熔接的高密度接口,一个MTP接口可以但不限于转接到 4个、8个、12个LC接口,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优选12个,即每个配线模块设置有一个MTP接口,12个光纤接口。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预制光缆的两端均设置线缆接头,该线缆接头采用高密度MTP接口,参见图1,该预制光缆可以为12芯光缆,一端连接配线模块的预制光缆接口,另一端连接至变电站设备的相应接口。

另外,光线配线箱采用RMC型光纤配线箱,每96个光线接口仅占用 1U(1U为4.445厘米)的高度,大幅度提高光纤配线箱中光纤接口的密度,因此仅需要一个屏柜就可以实现全站预制光缆的汇集和接线工作,进一步简化接线过程,有效降低光缆数量。

进一步地,为了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模的变电站,实现对配线模块、光线配线箱的高效利用,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配线模块可拆卸的安装在光纤配线箱内。光纤配线箱可拆卸的安装在屏柜本体内部。因此,可以按照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光纤配线箱及配线模块进行使用。同时如果其中一个配线模块损坏,更换新的配线模块即可,方便使用。

另外,在配线完成后,可以填写相应的预制光缆清册,以便于后续维护。

为了便于在灯光较暗的情况下进行线路查看,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屏柜本体包括柜体和柜门,屏柜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带,柜门与柜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行程开关;当柜门打开时,该行程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控制LED灯带点亮。

进一步地,考虑到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防尘效果,传统屏柜设计为半封闭结构,空气循环速度缓慢,屏柜内外热传递速度慢,导致屏柜内温度过高。基于此,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屏柜本体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相对设置的通气孔,该相对的通气孔使得空气形成对流,增强散热效果。另外,为了达到防尘效果,在该通气孔处安装有防尘网。

考虑到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为了及时发现湿度和温度问题,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屏柜本体还设置有温度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该屏柜本体外部设置有温度指示灯和湿度指示灯。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温度指示灯点亮;当湿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湿度指示灯点亮。因此,巡查人员可以根据该指示灯及时发现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的温湿度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

另外,上述温度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也可以在温度值和湿度值大于相应的预设阈值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远程监控终端,从而使得远程监控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应用在110kV智能变电站,实现预制光缆的接线方案标准化。

2)设置独立的集中式变电站屏柜,所有接线均指向该集中式变电站屏柜,施工线缆敷设更加便捷清晰。

3)通过在预制光缆两端设置可拔插的高密度接口,解决当预制光缆的光纤接口损坏时必需更换整根光缆的问题,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为运行维护提供便利条件。

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周期的缩短,施工接线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实现光缆接线的即插即用和提高接线方案的标准化程度,可显著提高变电站建设的施工效率。本方案正是对以往工程已暴露问题的一种优化解决措施,相信在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模式的发展形式下,本方案的重要性也将日益提升,前景可期。本实用新型的经济效益如下:

1)优化光缆数量和路径,节省造价;

2)采用高密度光纤接口,实现光缆接线的即插即用,提高工效;

3)提出智能变电站光纤标准化接线的实施方案,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

实施例二: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系统,包括变电站设备300、预制光缆200及如实施例一中的集中式变电站屏柜100;该变电站设备通过预制光缆与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内的配线模块连接。

其中,预制光缆包括相互连接的线缆接头和线缆本体。具体地,线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线缆接头,两个线缆接头分别与配线模块的预制光缆接口和变电站设备的相应接口连接。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该线缆接头与线缆本体可拆卸连连接,因此可以按需更换线缆接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当光缆一端的接口损害时,需要更换整根光缆,经济实用型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该变电站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主变本体智能柜、开关柜、隔离柜或者配电柜。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在变电站设备中也设置有预留光缆接口310(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该预留光缆接口与变电站设备内部需要数据传输的各个接口(图1中,TX表示发送口,RX表示接收口)预连接,因此在该变电站设备连接至集中式变电站屏柜时,仅需要预制光缆连接变电站设备的预留光缆接口即可,避免后期线路更换时,重复连线,大幅度减少了工作量。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线缆接头均采用高密度MTP接口。该预制光缆可以但不限于为12芯光缆。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变电站设备的预留光缆接口和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的预制光缆接口均为MTP接口,与预制光缆配套使用。该预制光缆一端连接配线模块的预制光缆接口,另一端连接至变电站设备的预留光缆接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式变电站屏柜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集中式变电站屏柜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集中变电站屏柜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