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管穿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4271发布日期:2019-03-30 08:15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波纹管穿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穿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纹管穿线机。



背景技术:

将线缆穿入波纹管内可以提高线缆耐磨性,并在高温区提高线缆的耐高温性、阻燃性和耐热性。

公开于2017年10月13日的中国专利文献CN107248438A记载了一种波纹管穿线装置,用于将线缆轴向穿入波纹管内,其包括机台、线缆输入导引机构、线缆牵引机构和线缆输出导引机构,所述线缆输入导引机构、线缆牵引机构和线缆输出导引机构三者均设置在机台上、且三者沿线缆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线缆输入导引机构包括两对导引辊,两对导引辊沿线缆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两对导引辊整体呈“井”字形设置,每对导引辊之间均具有供所述线缆穿过的第一间隙;所述线缆牵引机构包括配合牵引所述线缆移动的牵引组件一和牵引组件二,所述牵引组件一和牵引组件二之间具有供线缆穿过的第二间隙;所述线缆输出导引机构包括出线底座,所述出线底座上开设有出线孔;在驱动器的驱动下,所述线缆被牵引的依次直线穿经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出线孔后轴向穿入波纹管内。该技术方案仅适用于特定径宽的线缆,在将不同径宽的线缆穿入波纹管时,就需要手动调整线缆牵引组件之间的距离,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波纹管穿线机,以解决现有的波纹管穿线机不能适应于多种径宽的线缆穿线作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波纹管穿线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辊、弹性按压组件、线缆输入导引装置和线缆输出导引装置;所述弹性按压组件设置在所述线缆输入导引装置和所述线缆输出导引装置之间,弹性按压组件包括压紧轮,压紧轮与所述机架弹性连接且压紧轮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辊的轴线平行,以使压紧轮与驱动辊的辊面之间的距离能够在线缆输入导引装置或线缆输出导引装置的口径之间变化。

优选的,所述弹性按压组件还包括铰接在所述机架上的轮架和用于连接轮架与机架的弹性件,所述压紧轮枢接在轮架上,且压紧轮、弹性件的位置对应设置,以使压紧轮与所述驱动辊之间的距离扩大时,弹性件能够对轮架产生反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再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柱簧;在所述柱簧内设有导引柱,导引柱与所述轮架或机架固定连接;或者,在所述柱簧外设有导引管,导引管与所述轮架或机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引柱为螺杆,在所述导引柱上安装有螺母,当导引柱与所述轮架固定连接时,所述柱簧一端与所述螺母抵接,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这里的连接可以是抵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当导引柱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时,所述柱簧一端与所述螺母抵接,一端与所述轮架连接(这里的连接可以是抵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

优选的,一组所述弹性按压组件、一个线缆输入导引装置和一个线缆输出导引装置构成一组穿线单元,在驱动辊的轴向方向上、在机架上安装有至少两组穿线单元。

优选的,所述驱动辊为皮辊。

优选的,所述压紧轮上设有滚线槽。

优选的,所述线缆输入导引装置和/或线缆输出导引装置为套管,在其进线的一端、在套管上设有用于扩口的喇叭口。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辊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弹性按压组件,不需要手动调节波纹管穿线机的零部件间相对位置,只要线缆的径宽小于线缆输入导引装置和线缆输出导引装置,波纹管穿线机均可以完成穿线任务。

附图说明

图1为从本实用新型一种波纹管穿线机的左前方观察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从本实用新型一种波纹管穿线机的右后方观察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1的右视透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为图1的前视图。

图中,1-机架,11-平台,12-枢接轴,13-限位板,14-安装板,2-驱动辊,3-线缆输入导引装置,4-弹性按压组件,41-压紧轮,42-轮架,43-弹性件,441-螺杆,4411-螺母,442-柱体,5-线缆输出导引装置,6-驱动电机,61-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波纹管穿线机,参见图1-5,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驱动辊2、弹性按压组件4、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和波纹管夹持器(未画)。波纹管夹持器应设置在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后方,且当波纹管夹持器上安装有波纹管时,从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排出的线缆应能够进入波纹管内。

参见图1-5,机架1根据需要设置有平台11、枢接轴12、限位板13和安装板14。

参见图3,弹性按压组件4设置在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和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之间,弹性按压组件4包括压紧轮41,本实施例中,压紧轮41的形状优选为其轮周面上设有用于在按压线缆时能够容纳线缆的滚线槽,这样能够避免线缆受挤压变形,滚线槽可以是V形、倒梯形、弧形,滚线槽内也可以设置滚花、斜纹、纱面,以使线缆与压紧轮41之间形成滚动摩擦,避免出现滑动摩擦的情形。

压紧轮41与机架1弹性连接且压紧轮41的轴线与驱动辊2的轴线平行,以使压紧轮41与驱动辊2的辊面之间的距离能够在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或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的口径之间变化。这里,压紧轮41与驱动辊2的辊面之间的距离变化时,也可以超出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或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的口径,意思即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严格限制压紧轮41与驱动辊2的辊面之间的距离仅能够在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或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的口径之间变化。一般情况下,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和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的口径是相同的,这样不存在由于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或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的口径较小导致的材料浪费。

本实施例中,弹性按压组件4还包括铰接在机架1上的轮架42和用于连接轮架42与机架1的弹性件43,压紧轮41枢接在轮架42上,且压紧轮41、弹性件43设置在轮架42上的位置应满足:压紧轮41与驱动辊2之间的距离扩大时,弹性件43能够对轮架42产生反作用力。图1中,轮架42选用C形条构件,在C形条构件的中部、顶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压紧轮41的开口,在图3中,安装时,轮架42的一端枢接在枢接轴12上,压紧轮41的轮轴枢接在C形条构件的两侧臂上,弹性件43一端与安装板14连接,另一端与轮架42的上表面连接,这样就实现了轮架42与机架1的铰接连接的同时,压紧轮41、弹性件43形成杠杆结构。

作为优选,弹性件43为弹簧。当弹性件43优选为弹簧中的柱簧时,在柱簧内可以根据需要设有导引柱441或或导引柱442,在图3中,导引柱441与安装板14固定连接,导引柱442与轮架42固定连接,应当明白,设置导引柱441和/或导引柱442时,导引柱441和导引柱442的长度和小于弹性件43为未受力状态时的长度。作为改进,导引柱441为螺杆,在螺杆上旋装有螺母4412,螺母4412的外径大于柱簧的内径,柱簧一端与螺母4412抵接,一端套设在导引柱442上并与轮架42抵接,这样,可以仅通过调节螺母4412在螺杆441上的相对位置,就可以调节导引柱441和导引柱442的长度和,由于轮架与安装板14之间的最大长度是固定的,这样就可以调节柱簧的长度,改变柱簧的反作用力。在其它实施例中,导引柱441和导引柱442还可以变换为导引管,导引管可以套装在弹性件的外面。

优选的,一组所述弹性按压组件4、一个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和一个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构成一组穿线单元,在驱动辊的轴向方向上、在机架上安装有至少两组穿线单元。作为优选,机架1上的限位板13上开设有用于限位轮架42的卡槽,轮架42上应设有伸入卡槽内的凸起。对应于图1,轮架42的侧板刚好伸入卡槽内,这时,卡槽作用有:第一是限制轮架在枢接轴轴线方向的活动范围,第二是限制轮架在枢接轴周向上的摆动范围,其第二个作用可以视需要利用。在根据需要设置驱动辊2的轴线长度时,可以通过更换采用与穿线单元相适配的限位板13、安装板14,这样就可以增加穿线单元的数量。

作为优选,驱动辊2选择为皮辊,皮辊表面具有弹性,可以使线缆与驱动辊3由线接触转换面接触,增大驱动辊2对线缆的驱动力。

作为优选,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和/或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为套管,在套管的进线端、在套管上设有用于扩口的喇叭口。安装时,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和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共轴设置,且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的套管口对应于驱动辊2和压紧轮41之间的间隙设置。喇叭口的作用有:第一便于穿线,第二形成过渡面,避免套管的端部对线缆的刮伤。

作为优选,机架1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与驱动辊2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链轮,驱动辊2的轮轴上安装有链轮,驱动电机6与驱动辊2通过链条61传动连接。

使用前,根据所需穿设的线缆径宽范围调节螺母4412,使柱簧的压力适宜。使用时,将波纹管安装在波纹管夹持器上,将线缆从线缆输入导引装置3穿入,并通过手抬轮架42的方式将线缆穿过压紧轮41与驱动辊2之间,压紧轮41将线缆按压在驱动辊2上,开启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带动驱动辊2转动,驱动辊2转动的同时带动线缆前进,线缆依次穿过线缆输出导引装置5并穿入波纹管内,将线缆从波纹管的另一端伸出时,也就完成了波纹管穿线作业。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