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式穿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8907发布日期:2019-07-10 10:05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梭式穿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穿缆贯通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梭式穿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在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环保设施、工业设施等方面大量存在箱涵、涵洞、沉淀池、污水池、工厂排水沟、过滤池、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市政污水井、雨水井、污水阴沟、工业管道、市政管网等工程设施,经多年运行或因其他物理、化学原因造成涵、管、沟的淤积或损毁,严重影响上述设施的正常运行。在对上述设施进行检测、清淤、疏通及修复工作之前,首先应从涵、管、沟等设施内部进行两端穿缆贯通连接,为后续工序提供作业条件。

目前,涵、管、沟等设施内部穿缆贯通连接所采用的方法有浮球穿绳、竹片或铁丝、硬质缆线直穿、智能机器人穿绳等,但适用对象比较局限,对工作环境都有一定要求,克服障碍物的穿过能力都较差,管道适应性差,仍不能满足人性化的工作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梭式穿缆系统,实用新型的目的使其能在淤泥中、水下、穿越障碍物能力强,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适应性强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梭式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面上的高压喷射装置、缆绳绞车以及位于管道内的穿缆器,所述穿缆器至少包括梭体,梭体是梭形空腔结构,梭体一端侧壁的内腔固定有压力舱,靠近压力舱的梭体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喷水口,梭体底部固定有行走机构;所述高压喷射装置包括高压水管,高压喷射装置通过高压水管与梭体内腔的压力舱连通,所述缆绳绞车上缠绕有牵引绳,牵引绳的自由端连接至梭体的侧壁。

所述高压喷射装置还包括储水箱以及高压水管箱,高压水管箱内活动布置有高压水管,高压水管的进水口和储水箱的出水端固定连通,高压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高压水管箱外部且穿过梭体的进水口延伸至压力舱内并与其固定连通。

所述牵引绳是钢丝绳。

所述梭体的后端内腔固定有压力舱,压力舱内还固定有控制装置,高压水管的出水口贯穿梭体进水口并穿过控制装置与压力舱固定连通,梭体的后端侧壁还开设有若干个喷水口,若干个喷水口和压力舱连通。

所述梭体的后端侧壁均匀设置有六个喷水口。

所述梭体的后部以高压水管出水口为中心,周向均匀布置有六个喷水口。

所述行走机构是四个导向轮,导向轮呈外八字布置,四个导向轮和控制装置的导向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的高压水管是橡胶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适用于在涵、管淤泥中或淤泥表面及水下快速穿过,并能克服常见障碍物。

2、利用该梭式穿缆装置穿管,穿管速度快,高压射流能够部分扰动淤泥,减少后期清淤难度,穿管不需要操作人员下井,避免了管道内有害气体对人员的伤害。

3、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说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穿缆器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穿缆器的后视图。

图中:1、穿缆器;2、高压水管; 3、喷水口;4、控制装置;5、导向轮;6、压力舱;7、缆绳绞车;8、牵引绳;9、储水箱;10、高压水管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梭式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面上的高压喷射装置、缆绳绞车7以及位于管道内的穿缆器1,所述穿缆器1至少包括梭体,梭体是梭形空腔结构,梭体一端侧壁的内腔固定有压力舱6,靠近压力舱6的梭体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喷水口3,梭体底部固定有行走机构;所述高压喷射装置包括高压水管2,高压喷射装置通过高压水管2与梭体内腔的压力舱6连通,所述缆绳绞车7上缠绕有牵引绳8,牵引绳8的自由端连接至梭体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箱涵、涵洞、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工业管道、市政管网等地下工程设施及封闭构造物检测、清淤、疏通及修复的前期辅助穿缆的一种装置。使用前,首先用橡胶充气囊按顺序封堵上下游管道口,使用时,将缆绳绞车7上缠绕的牵引绳8的自由端固定在穿缆器1的后部,在管段上游沿检查井将穿缆器1放至底部,并用工具勾将穿缆器1放入管道入口,开启高压喷射装置,水从喷水口3喷出,穿缆器1的梭体在喷射水的反向推力的作用下,带动牵引绳8快速向前移动,移动至管段下游检查井交汇处,然后用工具勾将牵引绳8拉起,高压喷头回收,完成牵引绳8穿管工序,其中穿缆器1的梭体采用流线型设计,可在淤泥、水中穿行,减小摩阻力。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它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进,所述高压喷射装置还包括储水箱9以及高压水管箱10,高压水管箱10内活动布置有高压水管2,高压水管2的进水口和储水箱9的出水端固定连通,高压水管2的出水口延伸至高压水管箱10外部且穿过梭体的进水口延伸至压力舱6内并与其固定连通。

所述牵引绳8是钢丝绳。耐磨损,适用于各种环境,特别是恶劣环境,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质量稳定。

梭体的压力舱6连接高压水管2,高压水管2上通至地面储水箱9,为穿缆器1提供稳定的高压水反向推力。

实施例3

如图2、图3所示,它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进,所述梭体的后端内腔固定有压力舱6,压力舱6内还固定有控制装置4,高压水管2的出水口贯穿梭体进水口并穿过控制装置4与压力舱6固定连通,压力舱6连接高压水管2,传递水压,均匀分配水流,梭体的后端侧壁还开设有若干个喷水口3,若干个喷水口3和压力舱6连通。控制装置4包括电源、信号接收与发射装置、导向导向单元等,控制装置4由电池向信号接收与发射装置提供电源,通过信息传递与反馈,地面人员实现对穿缆器1行走路线、方位、速度的控制与监测。控制装置4是现有成熟技术,具体结构不详细说明,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点。

所述梭体的后端侧壁均匀设置有六个喷水口3。喷水口3用于高压水喷射,为穿缆器1提供前进的反向推力。

所述梭体的后部以高压水管2出水口为中心,周向均匀布置有六个喷水口3。以高压水管2的出水口为中心,均匀对称设置的喷水口3可以为穿缆器1提供稳定的反向推力,避免穿缆器1在管道中弯曲前行。

实施例4

如图2、图3所示,它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进,所述行走机构是四个导向轮5,导向轮5呈外八字布置,四个导向轮5和控制装置4的导向单元电性连接。穿缆器1设两排共四个导向轮5,导向轮5在梭体底部,呈下八字布置,以适应管道轮廓,轮体1/3置于梭体内部, 在控制装置1的引导下,可改变行走路线。

所述的高压水管2是橡胶软管。超强耐天候,可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耐高压,耐高温,防静电,橡胶软管不导电,良好耐磨性,耐曲绕,持久耐用。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 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