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3068发布日期:2019-05-24 21:06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solar energy),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后,输出直流电存入蓄电池中。为了提高太阳能利用率,需要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被太阳光垂直照射面积最大。现有技术中有许多太阳能电池板角度调节架,但多数结构复杂,需要电气系统辅助,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太阳能板。

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板本体、调节杆和支架;太阳能板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托板;支架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矩形框架;托板下端铰接在矩形框架一条边上;矩形框架与铰接有托板的一条边相邻的两条边上相对应的设有一排凹槽;调节杆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凹槽内的横杆和下端垂直连接在横杆上的竖杆;竖杆上端铰接在托板上。通过将横杆安装在不同凹槽内,可以调节太阳能板本体的倾斜角度,使之被太阳光垂直照射面积更大。

优选的,竖杆包括两端的外螺纹杆和中间的内螺纹筒;两端的外螺纹杆的旋向相反;内螺纹筒两端的内螺纹旋向相反,分别于两端的外螺纹杆相配合。旋转内螺纹筒,两端的外螺纹杆同时向中间或向两端运动,从而调节竖杆长度,进而调节太阳能板倾斜角度,实现连续微调。

优选的,内螺纹筒外周面上设有按环形阵列排布的旋转把手,便于内螺纹筒的旋转。

优选的,横杆两端与凹槽配合部分外周面上设有一圈滚针,便于横杆置入/取出凹槽,也便于竖杆长度变化而小幅度旋转。

优选的,矩形框架一角处连接有转轴;转轴下端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矩形框架的盲孔;矩形框架上与盲孔对应位置连接有一块以转轴为圆心的弧形板;弧形板上设有一排通孔;盲孔与其中一个通孔通过插杆可拆卸连接。转轴使得矩形框架可以在水平面旋转,旋转完成后用插杆连接通孔与盲孔,固定矩形框架位置。

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申请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可以调节太阳能板倾斜角度,在优选方案中可以轻松实现太阳能板倾斜角度的连续微调,还能使得太阳能板在水平面内旋转,使得太阳能板最大程度接受阳光直射,提高发电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申请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中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板本体;2、托板;3、矩形框架;4、凹槽;5、横杆;6、外螺纹杆;7、内螺纹筒;8、旋转把手;9、转轴;10、弧形板;11、通孔;12、插杆;13、底座;14、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板本体1、调节杆和支架;太阳能板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托板2;支架包括底座13和连接在底座13上的矩形框架3;托板2下端铰接在矩形框架3一条边上;矩形框架3与铰接有托板2的一条边相邻的两条边上相对应的设有一排凹槽4;调节杆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凹槽4内的横杆5和下端垂直连接在横杆5上的竖杆;竖杆上端铰接在托板2上。通过将横杆安装在不同凹槽内,可以调节太阳能板本体的倾斜角度,使之被太阳光垂直照射面积更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竖杆包括两端的外螺纹杆6和中间的内螺纹筒7;两端的外螺纹杆6的旋向相反;内螺纹筒7两端的内螺纹旋向相反,分别于两端的外螺纹杆6相配合。旋转内螺纹筒,两端的外螺纹杆同时向中间或向两端运动,从而调节竖杆长度,进而调节太阳能板倾斜角度,实现连续微调。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内螺纹筒7外周面上设有按环形阵列排布的旋转把手8,便于内螺纹筒的旋转。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横杆5两端与凹槽4配合部分外周面上设有一圈滚针,便于横杆置入/取出凹槽4,也便于竖杆长度变化而小幅度旋转。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矩形框架3一角处连接有转轴9;转轴9下端连接在底座13上;底座13上设有用于固定矩形框架3的盲孔14;矩形框架3上与盲孔14对应位置连接有一块以转轴9为圆心的弧形板10;弧形板10上设有一排通孔11;盲孔14与其中一个通孔11通过插杆12可拆卸连接。转轴使得矩形框架可以在水平面旋转,旋转完成后用插杆连接通孔与盲孔,固定矩形框架位置。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