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水阻并联水道的电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3733发布日期:2019-06-19 00:1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低水阻并联水道的电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低水阻并联水道的电机壳体。



背景技术:

常用水冷电机壳体水道有三种形式:螺旋水道、C形水道和S形水道。其中,螺旋水道机壳较常用,适用性比较广,但水阻、散热性能、制造工艺性适中。其次,C型水道一般适用于电机较短的情况,如果用在电机较长的情况则水流动性不佳,达不到预期的冷却效果。第三种S形水道,较常用但水阻较大,散热性能较差。

因此,市场上急需要一种水冷电机壳体,要求水阻、散热性能具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水阻并联水道的电机壳体,采用沿着壳体圆周方向设置并联水道组,缩短了管道的长度,减少了水阻,提升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低水阻并联水道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侧壁内,沿着壳体圆周方向设有均匀分布的并联水道组,并联水道组包括若干根水道,每一根水道均与壳体的中轴线平行并且贯穿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每一根水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封板相连通,第一、第二封板分别带有倾斜角度的密封面,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优选的,进、出水口分设在第一、第二封板上,第一封板的密封面与并联水道组的一端联通形成第一水道,第二封板的密封面与并联水道组的另一端联通形成第二水道,进、出水口则分别与第一、第二水道连通。

进一步,第一封板的密封面与并联水道组的一端联通形成第一水道,第二封板的密封面与并联水道组的另一端联通形成第二水道,壳体的侧部设有进水凸台,进水凸台内设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与第一或者第二水道相连通,第一封板或者第二封板上设有进、出水口,进、出水口并列设置。

更进一步,当进、出水口设置于第一封板上时,进水口与第一水道连通,出水口通过进水通道与第二水道连通;或者当进、出水口设置于第二封板上时,进水口与第二水道连通,出水口通过进水通道与第一水道连通。

更进一步,并联水道组包括10-50根水道,水道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者方形。第一、第二封板的密封面与壳体的端面之间的倾斜夹角为2-8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壳体的侧壁内,沿着壳体圆周方向设有均匀分布的并联水道组,这些并联水道组与壳体是一体成型的,改变了原先冷水道沿着壳体环状分布的问题,不仅水道距离大大缩短,同时水道的直径也增加了,降低了水道水阻,提高了散热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每一根水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封板相连通,通过带有斜度的封板,不仅保证焊接密封,同时确保圆周方向的均匀通水,能达到冷水均匀分布壳体的目的,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性能;

3、本方案中,进、出水口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一端,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方便灵活,适合不同的应用需要;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壳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如下:

1进水口、2出水口、3壳体、4第一密封板、5第二密封板、6进水通道、7并联水道组、8进水凸台、9倾斜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低水阻并联水道的电机壳体,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壳体3的侧壁内,沿着壳体圆周方向设有均匀分布的并联水道组7,并联水道组包括若干根水道,每一根水道均与壳体的中轴线平行并且贯穿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封板4和第二封板5,每一根水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封板相连通,第一、第二封板分别带有倾斜角度的密封面,壳体上设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2。并联水道组包括10-50根水道,水道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者方形。第一、第二封板的密封面与壳体的端面之间的倾斜夹角9为2-8度。

这些并联水道组与壳体是一体成型的,改变了原先冷水道沿着壳体环状分布的问题,不仅水道距离大大缩短,同时水道的直径也增加了,降低了水道水阻,提高了散热能力;同时通过设置带有斜度的封板,不仅保证焊接密封,同时确保圆周方向的均匀通水,能达到冷水均匀分布壳体的目的,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出水口分设在第一、第二封板上,第一封板的密封面与并联水道组的一端联通形成第一水道,第二封板的密封面与并联水道组的另一端联通形成第二水道,进、出水口则分别与第一、第二水道连通。

冷水从进水口进入后,经过第一水道,然后进入并联水道组中,由于封闭采用倾斜密封面的结构,密封面与壳体端面之间的倾斜夹角为5度,保证了圆周方向的通水均匀,使得冷水能够快速分布所有并联水道组,确保电机壳体的侧壁内均匀通水,提升了电机壳体的散热能力。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并联水道组包括27根沿着电机壳体圆周均匀分布的水道,水道的横截面呈圆形。第一、第二封板的密封面与壳体的端面之间的倾斜夹角为6度。

进、出水口同时设在在第一密封板上,第一封板的密封面与并联水道组的一端联通形成第一水道,第二封板的密封面与并联水道组的另一端联通形成第二水道,壳体的侧部设有进水凸台8,进水凸台内设有进水通道6,进水通道与第一水道相连通,进、出水口并列设置。

更进一步,进水口与第一水道连通,出水口通过进水通道与第二水道连通,通过进水通道,使得冷水可以快速经过并联水道组后再进行回流,同时进、出水口设置在一侧端,方便安装。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