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防潮散热的配电箱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7125发布日期:2019-07-19 21:5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防潮散热的配电箱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潮散热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配电箱经常设置在户外,内部电气元件长时间连续运行会导致热量的累计,长时间热量的累计会对配电箱内的电气元件产生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内部电气元件短路的现象。若发生短路则会导致部分面积居民用电或企业工厂暂停,造成经济损失;还有因梅雨、雾等潮湿天气造成开关柜内部湿气过重,除湿不及时容易造成线路老化,损坏元器件,降低低压开关柜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在现有配电箱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辅助防潮散热的配电箱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现有配电箱长时间运行后的热量会对配电箱内的电气元件产生影响及潮湿天气造成开关柜内部湿气过重对配电箱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辅助防潮散热的配电箱用设备,该装置中通过设置电动风机和冷凝板部件,电动风机进行散热,冷凝板凝结水汽将其排出配电箱,能够提高使用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配电箱长时间运行后的热量会对配电箱内的电气元件产生影响及潮湿天气造成开关柜内部湿气过重对配电箱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防潮散热的配电箱用设备,包括配电箱、散热结构和除潮结构,散热结构固定于配电箱箱体内壁,除潮结构贯穿于配电箱底部;

散热结构包括防尘挡板、百叶盒、电动风机、调节控制器和热感应器,防尘挡板贯穿镶嵌于配电箱内壁外侧,百叶盒贯穿固定配电箱两侧,电动风机固定连接于防尘挡板内侧,调节控制器固定于配电箱内部,热感应器设置于调节控制器表面;

除潮结构包括冷凝板、聚集盘、导管和集水抽屉,导管贯穿于配电箱底部中心处,聚集盘固定于导管顶端,冷凝板环绕固定于聚集盘边缘处,集水抽屉滑动连接配电箱底部;

配电箱包括箱顶和配电箱盖,箱顶焊接于配电箱顶部,配电箱盖铰接于配电箱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控制器连接外接电源,电动风机、冷凝板和热感应器均电性连接于调节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集盘呈“漏斗”状,且聚集盘中心处与导管贯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风机一上一下设置于配电箱内部左右两端,且对面对应百叶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百叶盒表面设置有百叶窗,且百叶窗一般呈闭合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百叶盒的百叶窗可张开角度为0-6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板环绕固定于聚集盘,且冷凝板呈“V”字槽体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冷凝板使得当潮湿气体接触到冷凝板时遇冷液化,形成水珠并沿着聚集盘下流,最后排出柜外,有效且快速地降低了柜内的湿度,避免了因除湿不及时容易而造成线路老化,保护了元器件。

(2)该种辅助防潮散热的配电箱用设备的优点在于设置有百叶盒,百叶盒的百叶窗在正常情况下垂直于百叶盒边缘处,可以阻挡外界灰尘等,在进行散热时被风吹起,将热量散出。

(3)该种辅助防潮散热的配电箱用设备设置有聚集盘,通过设置聚集盘使得凝结的水珠得到收集并及时排出箱体外部,避免长时间的留在箱体内又一次的成为水汽。

综上,该种辅助防潮散热的配电箱用设备使用效果好,可以增加实用,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配电箱,2-箱顶,3-防尘挡板,4-配电箱盖,5-百叶盒,6-电动风机,7-冷凝板,8-聚集盘,9-导管,10-集水抽屉,11-热感应器,12-调节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配电箱1、箱顶2、配电箱盖4、电动风机6、冷凝板7、热感应器11、调节控制器12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电动风机型号为G-108-24。

冷凝板型号为Tec1-127。

热感应器型号为wmx1000F90。

调节控制器型号为KT-A810F。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辅助防潮散热的配电箱用设备,包括配电箱1、散热结构和除潮结构,散热结构固定于配电箱1箱体内壁,除潮结构贯穿于配电箱1底部;

散热结构包括防尘挡板3、百叶盒5、电动风机6、调节控制器12和热感应器11,防尘挡板3贯穿镶嵌于配电箱1内壁外侧,百叶盒5贯穿固定配电箱1两侧,百叶盒5表面设置有百叶窗,且百叶窗一般呈闭合状态,百叶盒5的百叶窗可张开角度为0-60°,百叶盒5的百叶窗在正常情况下垂直于百叶盒5边缘处,可以阻挡外界灰尘等,在进行散热时被风吹起,将热量散出,电动风机6固定连接于防尘挡板3内侧,电动风机6一上一下设置于配电箱1内部左右两端,且对面对应百叶盒5,调节控制器12固定于配电箱1内部,调节控制器12连接外接电源,电动风机6、冷凝板7和热感应器11均电性连接于调节控制器12,热感应器11设置于调节控制器12表面;

除潮结构包括冷凝板7、聚集盘8、导管9和集水抽屉10,导管9贯穿于配电箱1底部中心处,聚集盘8固定于导管9顶端,聚集盘8呈“漏斗”状,且聚集盘8中心处与导管9贯穿连接,聚集盘8使得凝结的水珠得到收集并及时排出箱体外部,避免长时间的留在箱体内又一次的成为水汽,冷凝板7环绕固定于聚集盘8边缘处,集水抽屉10滑动连接配电箱1底部,冷凝板7环绕固定于聚集盘8,且冷凝板7呈“V”字槽体状,冷凝板7使得当潮湿气体接触到冷凝板7时遇冷液化,形成水珠并沿着聚集盘8下流,最后排出柜外,有效且快速地降低了柜内的湿度,避免了因除湿不及时容易而造成线路老化,保护了元器件;

配电箱1包括箱顶2和配电箱盖4,箱顶2焊接于配电箱1顶部,配电箱盖4铰接于配电箱1一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防潮散热的配电箱用设备时,首先,在热感引器11感应到配电箱1内温度过高后,通过调节控制器12带动电动风机6的转动,风力使得大部分热量从一侧百叶盒5的百叶扇出口散出,达到散热效果,一部分带有热量的水汽则在配电箱1内被风力吹到箱体底部,与冷凝板7表面低温接触后,凝结成的水滴,水滴之间互相凝结后会顺着冷凝板7的倾斜角度流入聚集盘9,再由聚集盘9中部的导管9流进集水抽屉10内,完成防潮散热过程。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