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散热的手机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2126发布日期:2019-06-21 23:3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散热的手机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散热的手机充电器。



背景技术:

手机充电时,充电器经常发热,这和充电器输出的电流强度和环境温度有关。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充电器要求越来越高,功能机时代500mA的充电器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充电速度的需求了,所以我们看到目前常见的充电器电流都在1A以上,不少充电器电流都已经达到2A了,因此,手机充电器发热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的体验,而且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易散热的手机充电器,能加快手机充电器的散热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散热的手机充电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端设置有数据线接口,在壳体下端设置有金属插头,在壳体侧壁穿设有热管,热管一端插入壳体内部,热管另一端设置有若干片散热翅片。

进一步的,在热管外周设置有导热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胶层为导热硅脂。

进一步的,所述热管为U型热管。

进一步的,U型热管呈水平放置。

进一步的,U型热管包括管壳,在管壳内壁设置有吸液芯。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位于壳体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热管,并在热管上设置散热翅片,通过热管能将将壳体内的热量引导至壳体外部,并通过散热翅片增加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0-壳体;20-数据线接口;30-金属插头;40-热管;41-管壳;42-吸液芯;50-散热翅片;60-导热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易散热的手机充电器,包括壳体10,在壳体10上端设置有数据线接口20,在壳体10下端设置有金属插头30,在壳体10侧壁穿设有热管40,热管40一端插入壳体10内部,热管40另一端设置有若干片散热翅片50。数据线接口20与数据线相连,数据线另一端与手机连接,再将金属插头30插入插座内,即可对收集进行充电,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热管40,并在热管40上设置散热翅片50,位于壳体10内部的热管段为蒸发段,位于壳体10外部的热管段为冷凝段,位于壳体10外部和内部之间的热管段为绝热段,蒸发段的热管40内部流体受热蒸发变为蒸气,进行吸热,被蒸发变为蒸气的流体会向冷凝段的热管40移动,当流体运动到冷凝段后,进行冷凝,被冷凝回液态,将热量释放,通过管壳41将热量传递到外部的散热翅片50上,流体冷凝后,又通过吸液芯42回流至蒸发段的热管40,形成循环。

本实施例中,在热管40外周设置有导热胶层60。通过导热胶层60,能加快热量的传导。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胶层60为导热硅脂。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管40为U型热管40。

本实施例中,U型热管呈水平放置。水平放置有利于热管内的流体进行流动。

本实施例中,U型热管包括管壳41,在管壳41内壁设置有吸液芯42。吸液芯42的毛细作用会使热管冷凝段的流体回流至蒸发段。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片50位于壳体10外部。

具体实施方式:当使用该充电器对收集进行充电时,壳体10内会产生热量,壳体10内的热量会将热管40的蒸发段内的流体蒸发,流体蒸发吸热,变为蒸气,被蒸发为蒸气的流体会向冷凝段的热管40移动,当流体运动到冷凝段后,进行冷凝,将热量释放,通过管壳41将热量传递到外部的散热翅片50上,流体冷凝后,又通过吸液芯42的毛细作用回流至蒸发段的热管40,形成循环,不断的将壳体10内的热量传递到壳体10外部,对壳体10进行降温,同时在热量传导的过程中,在热管40上的导热胶层60,能加快热量的传导。

上述操作流程及软硬件配置,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