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1683发布日期:2019-07-03 03:0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应用iSCB之前,国内外SPD后备过流保护使用的是熔断器或断路器,这两种器件为了保证雷电冲击电流到来时不开断,取值往往较大。当SPD 出现劣化或者电源出现异常导致流入工频电流,熔断器或断路器不能迅速切断电路会导致SPD起火燃烧(由于SPD的导通电阻随着工频电压不同而变化,故工频电流是个不确定值)。

当两种保护装置速断值选择偏小时,雷电冲击电流又会造成速断致使防雷保护失效。SPD引发的火灾事故和防雷保护失效事故现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火灾事故是由SPD工频电流引发(持续的电源能量使SPD迅速燃烧),防雷保护失效事故大多是SPD脱离了保护线路造成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通过扣合连接,所述外壳体两侧的顶部分别开设有输入接线端口和输出接线端口,所述外壳体内部安装有电磁组件、动触头传动机构、开关拨块和灭弧栅,所述电磁组件、所述动触头传动机构和所述灭弧栅均设置在所述输入接线端口和所述输出接线端口之间,所述开关拨块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中间顶部位置,所述开关拨块通过折弯连杆和所述动触头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动触头传动机构包括脱扣机构、软铜线和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脱扣机构连接,且所述动触头通过所述软铜线与所述输入接线端口连接,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电磁铁、电流传感器、滤波器、推杆和静触头,所述电流传感器通过所述滤波器与所述电磁铁的线圈电性连接,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电磁铁的轴心位置,且所述推杆与所述脱扣机构位置相对,所述静触头设置在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端部,所述脱扣机构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灭弧栅安装在所述静触头的下方,所述灭弧栅由相互绝缘的冷轧板和钢板纸组成,所述冷轧板设置为镀镍的冷轧板。

优选地,所述动触头传动机构和所述灭弧栅之间设置有引弧片,所述引弧片设置为镀铜钢板。

优选地,所述开关拨块的闭合与断开分别使得所述静触头与所述动触头接触和分开,所述开关拨块包括合闸把手和连接体,所述合闸把手延伸至所述外壳体的外部,所述连接体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上,所述连接体开设有减震孔和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折弯连杆设置为两端弯折的U型杆,所述折弯连杆的一端容置于所述连接孔内。

优选地,所述脱扣机构通过针轴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可转动。

优选地,所述输入接线端口和所述输出接线端口均包括有压线螺丝、接线夹和塑料扣件,所述输入接线端口接入与主电路并联的线缆,所述输出接线端口接入SPD连接的线缆。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设置为若干组,所述外壳体并排布置且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对流经的工频电流和雷电流实现选择性分断,有效保护SPD 因异常暂态过电压时SPD发生熔穿短路,造成严重火灾事故。

(2)通过对流经的工频电流和雷电流实现选择性分断,有效保护SPD 因发生劣化致使SPD启动电压降到低于电源电压,工频漏电流增大,造成严重火灾事故。

(3)当SPD有雷电流通过时,这个外置脱离器不会出现误脱扣,使电气设备防雷始终处于有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的电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的动触头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的开关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的折弯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的灭弧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的引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101-电磁组件;1011-电磁铁;1012-电流传感器;1013- 滤波器;1014-推杆;1015-静触头;102-动触头传动机构;1021-脱扣机构; 1022-软铜线;1023-动触头;103-开关拨块;1031-合闸把手;1032-连接体; 1033-减震孔;1034-连接孔;104-灭弧栅;1041-冷轧板;1042-钢板纸;2- 上盖;3-下盖;4-输入接线端口;5-输出接线端口;6-折弯连杆;7-引弧片; 8-针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PD后备保护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包括上盖2和下盖3,所述上盖2和所述下盖3通过扣合连接,所述外壳体1两侧的顶部分别开设有输入接线端口4和输出接线端口5,所述外壳体1内部安装有电磁组件101、动触头传动机构102、开关拨块103和灭弧栅104,所述电磁组件101、所述动触头传动机构102和所述灭弧栅104均设置在所述输入接线端口4和所述输出接线端口5之间,所述开关拨块103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的中间顶部位置,所述开关拨块103通过折弯连杆6和所述动触头传动机构102连接,所述动触头传动机构102包括脱扣机构1021、软铜线1022和动触头1023,所述动触头1023与所述脱扣机构1021连接,且所述动触头1023通过所述软铜线1022与所述输入接线端口4连接,所述电磁组件101包括电磁铁1011、电流传感器1012、滤波器1013、推杆1014和静触头1015,所述电流传感器1012通过所述滤波器1013与所述电磁铁1011的线圈电性连接,所述推杆1014设置于所述电磁铁1011的轴心位置,且所述推杆1014与所述脱扣机构1021位置相对,所述静触头1015设置在所述电流传感器1012的端部,所述脱扣机构1021 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电磁组件101中的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出不同电流信号送给滤波器1013,滤波器1013将工频电流滤出后送给电磁铁1011,电磁铁1011动铁芯迅速动作撞击机械脱扣机构1021断开电路;如果电路中出现了电磁脉冲或雷电电流,滤波器1013阻挡信号通过,电磁铁不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灭弧栅104安装在所述静触头1015的下方,所述灭弧栅104由相互绝缘的冷轧板1041和钢板纸1042组成,所述冷轧板1041设置为镀镍的冷轧板1041,通过设置灭弧栅104,能够实现当触头分断产生电弧时,电弧的电流会产生磁场,由于冷轧板1041电磁阻力远小于空气,使得电弧上方的磁通变得非常稀疏而下方却很密集,这种磁场环境会将电弧拉长、拉细并引入灭弧栅中,灭弧栅104上的栅格会切断电弧,使电流迅速断开。同时冷轧板1041散发热量,使电弧快速的冷却下来,从而达到消灭电弧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传动机构102和所述灭弧栅104之间设置有引弧片7,所述引弧片7设置为镀铜钢板,通过设置引弧片7能够将电弧引向灭弧栅104。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拨块103的闭合与断开分别使得所述静触头1015 与所述动触头1023接触和分开,所述开关拨块103包括合闸把手1031和连接体1032,所述合闸把手1031延伸至所述外壳体1的外部,所述连接体1032 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上,所述连接体1032开设有减震孔1033和连接孔1034。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连杆6设置为两端弯折的U型杆,所述折弯连杆6 的一端容置于所述连接孔1034内,通过设置折弯连杆6能够使得开关拨块 103与动触头传动机构102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脱扣机构1021通过针轴8在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可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接线端口4和所述输出接线端口5均包括有压线螺丝、接线夹和塑料扣件,所述输入接线端口4接入与主电路并联的线缆,所述输出接线端口5接入SPD连接的线缆。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1设置为若干组,所述外壳体1并排布置且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通过利用电流传感器1012和滤波器1013控制电磁铁1011,当工频电流异常时,电流传感器1012检测出电流信号送给滤波器1013,滤波器1013将工频电流滤出后送给电磁铁1011,电磁铁1011动铁芯迅速动作通过推杆1014撞击机械脱扣机构1021断开电路,电路只在开始阶段通过了很小的工频电流后即被断开,达到了保护电气设备的作用,电路中如果出现了电磁脉冲或雷电电流,滤波器1013阻挡电流通过,电磁铁1011不动作,电流直接通向SPD。动触头传动机构102的触头接触面降低的同时,通流能力也在降低,从而电弧电流磁场产生的电动力也减小,对触头脱扣机构耐受能力、使用寿命都将有很大提高。所述输入接线端口4和所述输出接线端口5均包括有压线螺丝、接线夹和塑料扣件,所述输入接线端口4接入与主电路并联的线缆,所述所述输出接线5端口接入与SPD连接的线缆。

灭弧栅104由镀镍的冷轧板1041和钢板纸1042组成,彼此之间相互绝缘。安装在触头下方,当触头分断产生电弧时,电弧的电流会产生磁场,由于冷轧板1041电磁阻力远小于空气,使得电弧上方的磁通变得非常稀疏而下方却很密集,这种磁场环境会将电弧拉长、拉细并引入灭弧栅104中,灭弧栅104上的栅格会切断电弧,使电流迅速断开。同时冷轧板1041散发热量,使电弧快速的冷却下来,从而达到消灭电弧的目的。如果不能及时切断电弧,就有可能造成电流不能断开的危险,发生事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