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功率直流总线分布的固态调节器和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78471发布日期:2020-02-08 06:4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功率直流总线分布的固态调节器和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固态电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正向功率和反向功率两种操作模式下结合了断路能力和电流调节能力的固态电路。许多已知的电力和分布系统包括断路器,所述断路器被配置成响应于电路故障情况(例如,短路情况)而完全中断在系统的两点之间流动的电流。此外,机电断路器通常需要数毫秒来响应短路故障情况。因此,例如,新兴的固态断路器经常利用诸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半导体器件来完全中断流过电路的电流。基于晶体管的传统固态断路器通常具有低浪涌电流能力并且无法承受内部故障。此外,响应于瞬间中断电流流动的电流电平的瞬态变化可以引起电压浪涌,该电压浪涌可以使半导体开关劣化和/或损坏,从而导致应力引起的开关故障。通常在传统的固态断路器中实施暂态电压抑制部件以保护晶体管免受电压浪涌的影响。然而,这些暂态电压抑制部件增加了整个断路器的成本和复杂性。暂态电压抑制部件也容易受到应力引起的劣化的影响,从而随着时间推移导致对半导体器件的保护不可靠。技术实现要素:根据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电路包括双向单元,该双向单元包括:用于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的功率流的一组正向开关和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提供反向功率流的一组反向开关;控制电感器,其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电流流动;以及电压钳位开关,其被配置成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将控制电感器设置在电路中,并且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将控制电感器从电路中移除。根据另一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一种调节电流并将断路器设置到电路的方法包括:在第一输入电压轨与第二输入电压轨之间形成电路,该电路包括:双向单元,其包括用于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的功率流的一组正向开关和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提供反向功率流的一组反向开关;控制电感器,其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电流流动;以及电压钳位开关,其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活跃以将控制电感器包括在电路中并且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不活跃以将控制电感器从电路中移除;以及在至少反向操作模式下操作电路。根据又一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一种电气系统,包括用于功率调节和断路的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双向单元,其包括用于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的功率流的一组正向开关和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提供反向功率流的一组反向开关;控制电感器,其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电流流动;以及电压钳位开关,其被配置成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将控制电感器设置在电路中提并且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将控制电感器从电路中移除。通过本发明的技术实现了另外的特征。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和各方面在本文中被详细描述并且被视为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请参照说明书和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内容,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参照以下简要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固态调节器和断路器装置;图1a示出了图1的用于选择性地中断电流流动的开关器件的细节;图2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固态调节器和断路器装置;图3示出了图1和图2的示例性装置中至少一个的电压对电流特性的图;图4示出了当在正向功率模式下运行时的示例性装置的各种参数的图;以及图5示出了当在反向功率模式下运行时的示例性装置的各种参数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提供断路能力和功率调节能力的电路。该电路包括双向单元,该双向单元具有用于在正向操作模式(正向功率模式)期间的功率流的一组正向开关和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反向功率模式)期间提供反向功率流的一组反向开关。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在电路中包括控制电感器,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电流流动。电压钳位开关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被激活以将控制电感器设置在电路中,并且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被去激活以将控制电感器从电路中移除。处理器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激活该组正向开关并且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激活该组反向开关。可以在至少反向操作模式期间控制该控制电感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电感器经由主控制器来控制。双向单元包括电容器,该电容器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与该组正向开关形成桥式整流器电路并且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与该组反向开关形成桥式整流器电路。现在转至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固态调节器和断路器装置100。调节器和断路器装置100在正向功率流操作模式和反向功率流操作模式下都在电压输入轨(104a,104b)与电压输出轨(110a,110b)之间提供断路器和电压调节能力。装置100包括在正向功率模式和反向功率模式下都工作的若干电路元件。另外地,装置100包括仅在正向功率模式期间工作的一些电路元件和仅在反向功率模式期间工作的一些电路元件。这些电路元件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装置100包括第一双向谐振单元102a和第二双向谐振单元102b。第一双向谐振单元102a包括输入端子106a和输出端子106b。输入端子106a连接至第一输入电压轨104a(标记为vin+)。在输出端子106b处,连接有第一谐振电感器108a。第一谐振电感器108a具有连接至第一双向谐振单元102a的输出端子106b的第一端子和连接至第一电压输出轨110a(标记为vout+)的第二端子。第二双向谐振单元102包括输入端子106c和输出端子106d。输入端子106c连接至第二输入电压轨104b(标记为vin-)。在输出端子106d处,连接有第二谐振电感器108b。第二谐振电感器108b具有连接至第二双向谐振单元102b的输出端子106d的第一端子和连接至第二输出电压轨110b(标记为vout-)的第二端子。跨第一电压输出轨110a(vout+)与第二电压输出轨110b(vout-)之间可以连接有负载(未示出)。第一谐振电感器108a和第二谐振电感器108b根据电感耦合值(k)相对于彼此磁耦合。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可以改变第一谐振电感器108a与第二谐振电感器108b之间的耦合因数k的值,以实现期望的机电和热特性。输出滤波器114(平滑电容器“cout”)可以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出轨110a与第二电压输出轨110b之间,以减少流过第一电压输出轨110a和第二电压输出轨110b的输出电流中的非期望的残差周期性变化(即以平滑电流瞬变)。输入滤波器115(平滑电容器“cin”)桥接第一输入电压轨104a(vin+)和第二输入电压轨104b(vin-),以对流过第一电压输入轨104a和第二电压输入轨104b的电流瞬变进行平滑。第一双向谐振单元102a包括多个电流方向受控的半导体开关器件,在本文中也称为开关。多个开关被分为当装置100在正向功率模式下操作时活跃的第一组开关(开关s1,s1’,s3和s3’)和当装置100在反向功率模式下操作时活跃的第二组开关(开关s5,s5’,s7和s7’)。第一谐振电容器116a被布置成形成桥式整流器电路,该桥式整流器电路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包括第一组开关(s1,s1’,s3和s3’)并且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包括第二组开关(s5,s5’,s7和s7’)。如图1a所示,开关器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被配置成选择性地中断电流流动的晶闸管。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开关器件能够进行反向电压阻断。示例性晶闸管112包括阳极112a、阴极112c和栅极端子112b。例如,栅极端子112b被配置成接收由微控制器、控制器或处理器生成的栅极信号。当将所选择的栅极信号施加至相应晶闸管的栅极端子112b时,晶闸管使得不受抑制的电流能够从阳极112a流向阴极112c。在不存在栅极信号或存在具有相反偏置的栅极信号的情况下,晶闸管阻止电流流动,从而形成开路,而可以认为该电路不存在该开关。返回至图1的第一双向谐振单元102a,开关s1的阳极连接至输入端子106a,并且开关s1的阴极在节点118处连接至开关s3’的阳极。开关s3’的阴极连接至输出端子106b。类似地,开关s3的阳极连接至输入端子106a,并且开关s3的阴极在节点120处连接至开关s1’的阳极。开关s1’的阴极连接至输出端子106b。电容器116a连接节点118和节点120。在正向操作模式下,电容器116a形成包括开关s1、s1’、s3和s3’的桥式整流器电路。双向谐振单元102a还包括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使用的开关s5、s5’、s7和s7’。开关s5’的阳极连接至输出端子106b,并且开关s5’的阴极在节点118处连接至开关s5的阳极。开关s5的阴极连接至输入端子106a。类似地,开关s7’的阳极连接至输出端子106b,并且开关s7’的阴极在节点120处连接至开关s7的阳极。开关s7的阴极连接至输入端子106a。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电容器116a连接节点118和节点120并形成包括开关s5、s5’、s7和s7’的桥式整流器电路。第二双向谐振单元102b包括类似于第一双向谐振单元102的电路结构。第二双向谐振单元102b包括当装置100在正向功率模式下时活跃的第一组开关(s2,s2’,s4和s4’)和当装置100在反向功率模式下时活跃的第二组开关(s6,s6’,s8和s8’)。第二谐振电容器116b被布置成形成桥式整流器电路,该桥式整流器电路在正向模式期间包括第一组开关(s2,s2’,s4和s4’)并且在反向模式下包括第二组开关(s6,s6’,s8和s8’)。开关s2的阳极连接至输出端子106d,并且开关s2的阴极在节点122处连接至开关s4’的阳极。开关s4’的阴极连接至输入端子106c。类似地,开关s4’的阳极连接至输出端子106d,并且开关s4的阴极在节点124处连接至开关s2’的阳极。开关s2’的阴极侧连接至输入端子106c。电容器116b连接节点122和节点124。在正向操作模式下,电容器116b形成包括开关s2、s2’、s4和s4’的桥式整流电路。第二双向谐振单元102b还包括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使用的开关s6、s6’、s8和s8’。开关s6’的阳极连接至输入端子106c,并且开关s6’的阴极在节点122处连接至开关s6的阳极。开关s6的阴极连接至输出端子106d。类似地,开关s8’的阳极连接至输入端子106c,并且开关s8’的阴极在节点124处连接至开关s8的阳极。开关s8的阴极连接至输出端子106d。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电容器116b连接节点122和节点124以形成包括开关s6、s6’、s8和s8’的桥式整流器电路。装置100还包括从第二双向谐振单元102b的输出端子106d延伸至第一电压轨104a(vin+)的第一电压钳位支路130。第一电压钳位支路130包括线接串联的第一钳位开关132和第一控制电感器(lc1)134。第一钳位开关132可以包括二极管或其他单向装置。由于第一钳位开关132的极性,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第一控制电感器134保持在饱和状态下。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第一控制电感器134由主控制电感器(lco)142控制。装置100还包括从第二电压轨104b(vin-)延伸至第一双向谐振单元102a的输出端子106b的第二电压钳位支路136。第二电压钳位支路136包括线接串联的第二钳位开关138和第二控制电感器(lc2)140。第二钳位开关138可以包括二极管或其他单向装置。由于第二钳位开关138的极性,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第二控制电感器140保持在饱和状态下。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第二控制电感器140由主控制电感器(lco)142控制。开关s1、s1’、s2、s2’、s3、s3’、s4、s4’、s5、s5’、s6、s6’、s7、s7’、s8和s8’由微控制器150控制。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微控制器150将信号发送至开关s1、s1’、s2、s2’、s3、s3’、s4和s4’以将这些开关包括在装置100的电路中,而开关s5、s5’、s6、s6’、s7、s7’、s8和s8’被移除或留在装置100的电路之外。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将控制电感器134和140从装置100中移除。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微控制器150将信号发送至开关s5、s5’、s6、s6’、s7、s7’、s8和s8’以将这些开关包括在装置100的电路中,而开关s1、s1’、s2、s2’、s3、s3’、s4和s4’被移除或留在装置100的电路之外。控制电感器134和140在反向操作模式下被置于装置100中。第一控制电感器134和第二控制电感器140电感耦合至主控制电感器(lco)142。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微控制器150经由主控制电感器(lc0)142控制这些控制电感器134和140以影响装置100的操作。在各种实施方式中,附加的控制电感器可以包括在装置100中的各个位置处。在替选实施方式中,装置100可以包括不止一个的主控制电感器。在替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钳位开关132和第二钳位开关138可以是可控钳位开关(如晶闸管)。在使用可控钳位开关132和138的实施方式中,微控制器150可以延迟接通钳位开关132和138以实时地增加瞬态电流和功率极限,从而适应脉冲负载或动态条件(例如,从而在启动期间加速对输出滤波器114进行充电)。现在转至图2,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固态调节器和断路器装置200。调节器和断路器装置200在电压输入轨(204a,204b)与电压输出轨(210a,210b)之间提供断路器和电压调节能力。装置200包括在正向功率模式和反向功率模式两者下都工作的若干电路元件。另外地,装置200包括仅在正向功率模式期间工作的一些电路元件和仅在反向功率模式期间工作的一些电路元件,如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的。装置200包括第一双向谐振单元202a和第二双向谐振单元202b。第一双向谐振单元202a包括输入端子206a和输出端子206b。输入端子206a连接至第一输入电压轨204a(标记为vin+)。输出端子206b连接至第一谐振电感器208a。第一谐振电感器208a具有连接至第一双向谐振单元202a的输出端子206b的第一端子和连接至第一电压输出轨210a(标记为vout+)的第二端子。第二双向谐振单元202b包括输入端子206c和输出端子206d。输入端子206c连接至输入电压轨204b(标记为vin-)。输出端子206d连接至第二谐振电感器208b。第二谐振电感器208b具有连接至第二双向单元202b的输出端子106d的第一端子和连接至第二输出电压轨210b(标记为vout-)的第二端子。跨第一电压输出轨210a(vout+)与第二电压输出轨210b(vout-)之间可以连接有负载(未示出)。输出滤波器214(平滑电容器“cout”)可以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出轨210a与第二电压输出轨210b之间,以减少流过第一电压输出轨110a和第二电压输出轨110b的输出电流中的非期望的残差周期性变化(即以平滑电流瞬变)。输入滤波器215(平滑电容器“cin”)桥接第一输入电压轨104a(vin+)和第二输入电压轨104b(vin-),以对流过第一电压输入轨104a和第二电压输入轨104b的电流瞬变进行平滑。第一双向谐振单元202a包括多个开关(s1,s1’,s3,s3’,s5,s5’,s7和s7’)。多个开关被分为当装置100在正向功率模式下操作时活跃的第一组开关(开关s1,s1’,s3和s3’)和当装置200在反向功率模式下操作时活跃的第二组开关(开关s5,s5’,s7和s7’)。第一谐振电容器216a被布置成桥式整流器电路,该桥式整流器电路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包括第一组开关(s1,s1’,s3和s3’)并且在反向操作模式下包括第二组开关(s5,s5’,s7和s7’)。开关s1的阳极连接至输入端子206a,并且开关s1的阴极侧在节点218处连接至开关s3’的阳极。开关s3’的阴极侧连接至输出端子206b。类似地,开关s3的阳极连接至输入端子206a,并且开关s3的阴极在节点220处连接至开关s1’的阳极。开关s1’的阴极连接至输出端子206b。电容器216a连接节点218和节点220。在正向操作模式下,电容器216a形成包括开关s1、s1’、s3和s3’的桥式整流器电路。双向谐振单元202a还包括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使用的开关s5、s5’、s7和s7’。开关s5’的阳极连接至输出端子206b,并且开关s5’的阴极在节点218处连接至开关s5的阳极。开关s5的阴极连接至输入端子206a。类似地,开关s7’的阳极连接至输出端子206b,并且开关s7’的阴极在节点120处连接至开关s7的阳极。开关s7的阴极连接至输入端子206a。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电容器216a连接节点218和节点220并形成包括开关s5、s5’、s7和s7’的桥式整流器电路。第二双向谐振单元202b包括类似于第一双向谐振单元202a的电路结构。第二双向谐振单元202b包括当装置200在正向功率模式下时活跃的第一组开关(s2,s2’,s4和s4’)和当装置200在反向功率模式下时活跃的第二组开关(s6,s6’,s8和s8’)。第二谐振电容器216b被布置为在正向模式期间在第一组开关(s2,s2’,s4和s4’)之间而在反向模式期间在第二组开关(s6,s6’,s8和s8’)之间的桥式整流器电路。开关s2的阳极连接至输出端子206d,并且开关s2的阴极在节点222处连接至开关s4’的阳极。开关s4’的阴极连接至输入端子206c。类似地,开关s4的阳极连接至输出端子206d,并且开关s4的阴极在节点224处连接至开关s2’的阳极。开关s2’的阴极连接至输入端子206c。电容器216b连接节点222和节点224。在正向操作模式下,电容器216b形成包括开关s2、s2’、s4和s4’的桥式整流电路。第二双向谐振单元202b还包括用于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使用的开关s6、s6’、s8和s8’。开关s6’的阳极连接至输入端子206c,并且开关s6’的阴极在节点222处连接至开关s6的阳极。开关s6的阴极连接至输出端子206d。类似地,开关s8’的阳极连接至输入端子206c,并且开关s8’的阴极在节点224处连接至开关s8的阳极。开关s8的阴极连接至输出端子206d。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电容器216b连接节点222和节点224以形成包括开关s6、s6’、s8和s8’的桥式整流器电路。装置200包括从第二双向谐振单元202b的输出端子206d延伸至第一输入电压轨(vin+)的电路支路230。电路支路230包括钳位开关232,该钳位开关232使得电流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能够流动并且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为开路。装置100还包括从第二输入电压轨(vin-)延伸至第一双向谐振单元202a的输出端子206b的电路支路234。电路支路234包括钳位开关236,该钳位开关236使得电流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能够流动并且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为开路。装置200还包括从第二双向谐振单元202b的输出端子206d延伸至第一输入电压轨(vin+)的电路支路240。电路支路240包括线接串联的第三钳位开关sc3(242)和第二控制电感器(lc2)244。第二控制电感器(lc2)244的端子连接至输出端子206d并且第三钳位开关242的端子连接至第一输入电压轨204a(vin+)。装置200还包括从第二输入电压轨204b(vin-)延伸至第一双向谐振单元202a的输出端子206b的电路支路246。电路支路244包括线接串联的第四钳位开关sc4(248)和第一控制电感器(lc1)250。第一控制电感器(lc1)250的端子连接至输出端子206b并且第三钳位开关242的端子连接至第二输入电压轨204b(vin-)。开关s1、s1’、s2、s2’、s3、s3’、s4、s4’、s5、s5’、s6、s6’、s7、s7’、s8和s8’由微控制器250控制。在正向操作模式期间,微控制器250将信号发送至开关s1、s1’、s2、s2’、s3、s3’、s4和s4’以将这些开关包括在装置200的电路中,而开关s5、s5’、s6、s6’、s7、s7’、s8和s8’被移除或留在装置200的电路之外。另外,微控制器250将信号发送至钳位开关sc1和sc2以分别在装置的电路中包括支路230和234。微控制器250进一步关断钳位开关sc3和sc4,从而从电路中排除第一控制电感器(lc1)250和第二控制电感器(lc2)244。在反向操作模式期间,微控制器250将信号发送至开关s5、s5’、s6、s6’、s7、s7’、s8和s8’以将这些开关包括在装置100的电路中,而开关s1、s1’、s2、s2’、s3、s3’、s4和s4’被移除或留在装置100的电路之外。另外,微控制器250将信号发送至钳位开关sc1和sc2以分别从装置的电路中移除支路230和234。微控制器250还向钳位开关sc3和sc4提供信号以在电路中包括第一控制电感器(lc1)250和第二控制电感器(lc2)244。通过延迟钳位开关232、236、242和248的接通,微控制器250可以实时地增加瞬态电流和功率极限,从而适应脉冲负载或动态条件(例如,从而在启动期间加速对输出滤波器214进行充电)。图3示出了图1和2的示例性装置100和200中至少一个的电压对电流特性的图300。图3中示出了两个象限:第一象限表示正电压和正输出电流,以及第二象限表示正电压和负输出电流。然而,可以从该图300确定包括表示负电压和负输出电流的第三象限以及表示负电压和正输出电流的第四象限的完整的图。图3的曲线301表示示例电路100中提供的最大峰值功率,其中未采用钳位二极管(即钳位二极管dc1和dc2)。对于任何允许的电压,电流在正方向或负方向两者上都是无限的。(在端子104a、104b和204a、204b处的输入电压源的阻抗低到可忽略不计,并且因此不考虑在内。)曲线303表示由钳位支路130和136提供的峰值电流和功率极限。如果可控钳位开关100(例如,晶闸管)替代二极管132和138,则装置100获得自适应能力。通过控制可控钳位开关的接通时间,装置100动态地调节由曲线303表示的最大电流和功率极限以适应脉冲负载。曲线305示出了使用通过控制开关和钳位支路提供的控制机制的、在装置100的输出处的平均调节电流。图4示出了当在正向功率模式下运行时示例性装置100的各种参数的图400。时间沿横坐标绘制。纵坐标不包括特定的单位标记,而是将各种参数按比例缩放并沿横坐标进行平移,以在图中显示它们的时间关系。示出参数转换的表如下面表1所示。表1参数转换ilr1ilr1/200+20ilr2ilr2/200+20vloadvload/20vcrvcr/200+80iloadxrsec/200+50其中rsec是装置100的在耦合至负载的点处的电流感测电阻。在装置100的各种元件两端测量了图400中所示的参数,装置100从0毫秒至约5毫秒的时间间隔内在20%标称负载的脉冲负载的情况下以及从约5毫秒至8毫秒的时间间隔内400%过载的情况下操作。例如,ilr1和ilr2(402,404)分别是流过第一谐振电感器108a和第二谐振电感器108b的电流。vload406是连接在vout+与vout-之间的负载两端的电压。类似地,iload408是流过负载的电流。vcr410是谐振电容器(例如,第一谐振电容器cr1(116a))两端的电压。随着负载电压vload从零(在时间t=0处)上升至所选择的电压(在时间=约3毫秒处),通过谐振电感器ilr1和ilr2(402,404)的电流经历了振幅和周期的波动。类似地,谐振电容器(vcr)两端的电压经历了振幅和周期的波动。在负载电压上升期间,负载电流iload408保持相对恒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略有增加。一旦负载电压vload406达到设定电压(在时间=约3毫秒处),钳位开关的动作就以设定的周期在谐振电容器两端提供方波电压412。在电压vload406处于设定电压的情况下,电流ilr1和ilr2(402,404)提供具有与谐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vcr412的周期有关的设定周期的尖峰。在时间5=约5毫秒(由414指示)处,装置中出现功率浪涌事件。随着负载电流iload408增加,负载电压vload406减小,从而调节了装置100中的功率。图5示出了当在反向功率模式下运行时示例性装置100的各种参数的图500,示例性装置100从0毫秒至约4.8毫秒的时间间隔内在20%标称负载的脉冲负载的情况下以及从约4.8毫秒至8毫秒的时间间隔内开始短路的情况下操作。时间沿横坐标绘制。纵坐标不包括特定的单位标记,而是使用表1的转换,对各种参数进行缩放和沿横坐标平移以在图中显示它们的时间关系。图500中所示的参数包括流过第一谐振电感器ilr1502的电流、流过第二谐振电感器ilr2504的电流、负载电压vload506、负载电流iload508以及谐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vcr510。在反向模式下,随着负载电压vload506从零(在时间t=0处)上升至所选择的电压(在时间t=约2毫秒处),通过谐振电感器ilr1和ilr2的电流(502,504)经历了振幅和周期的波动。类似地,谐振电容器vcr510两端的电压经历了振幅和周期的波动。在负载电压上升期间,负载电流iload508保持相对恒定,随者时间的推移略有增加。在时间t=约2毫秒处,负载电压超过所选择的电压阈值。当负载电压高于电压阈值(即,从t=约2毫秒到t=约3.2毫秒)时,通过谐振电感器ilr1和ilr2的电流(502,504)下降至零,并且谐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vcr510保持恒定电压。一旦负载电压降回至电压阈值(在时间t=约3.2毫秒处),谐振电容器两端的电流ilr1和ilr2(502,504)和电压vcr510恢复周期性行为。功率浪涌事件发生在时间t=约4.8毫秒(由箭头520指示)处。在功率浪涌时,负载电流iload508增加而负载电压vload510减少以抵消负载电流的增加,从而调节了负载中的功率。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所有装置或步增功能元件的对应结构、材料、动作和等同内容旨在包括用于与如具体要求保护的其他要求保护的元件组合来执行功能的任何结构、材料或动作。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本发明的描述,但是这并不旨在是无遗漏的或者受限于以所公开的形式的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的情况下,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选择和描述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合于所考虑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现在和将来都可以做出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改进和提高。这些权利要求应被解释为保持对首次描述的本发明的恰当保护。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