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42827发布日期:2020-04-10 22:2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twitter和新闻feeds、天气信息等内容。这种新手表可被称作智能手表,某些已经上市销售,某些还处于样品测试阶段。这类产品主要是为消费者在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使用而设计的,比如正在骑自行车或手上提满了东西的时候。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当智能手表的电量用完之后,需要用到专门的充电设备对其进行充电。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设备在使用时,不仅使用灵活性低,不能对不同型号的智能手表进行充电,使用效果不好,而且充电的操作过程复杂,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灵活性高、操作简单的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包括开口向上的亚克力壳体,所述亚克力壳体前面和后面的中间均设有u型表带卡口,所述亚克力壳体前面和后面的内部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有电路板,所述亚克力壳体中在位于两个电路板之间的位置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端部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竖向插接有弹簧压力柱,所述亚克力壳体的底面上在位于安装座的下方设有配合弹簧压力柱使用的固定片,所述弹簧压力柱的上端部竖向插接有转动杆一,所述转动杆一的上端部设有u型卡座,所述u型卡座上转动设有中空结构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和u型卡座之间设有弹簧一,所述连接板的左侧横向插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竖向插接有导电顶针,所述导电顶针的左侧在靠近底部的位置横向设有限位块,所述导电顶针上在位于滑动板内部的位置横向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向杆,所述滑动板的前面和后面均竖向设有矩形通孔一,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通过矩形通孔一延伸至滑动板的外部,所述导向杆的底部和矩形通孔一之间通过弹簧二连接,所述滑动板上套接有配合导电顶针使用的绝缘壳体,所述亚克力壳体内部的左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亚克力壳体内部的两个对称分布的竖板,两个竖板之间横向插接有斜齿条,所述竖板上横向插接有与斜齿条相啮合的斜齿轮,所述斜齿条的右侧设有弧形固定板一,所述亚克力壳体的底面上设有配合弧形固定板一使用的弧形固定板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利用调节装置可以固定不同型号和尺寸的智能手表,从而对其进行充电,提高了使用灵活性;利用弹簧压力柱和转动杆一的配合,可以调节两个导电顶针之间的距离,利用u型卡座、连接板和弹簧一的配合,可以上下转动连接板,从而调节导电顶针的高度,利用连接板和滑动板的配合,可以延长连接板的长度,从而导电顶针的位置,这样可对不同型号和尺寸的智能手表进行充电,提高了使用灵活性;充电时只需要将智能手表固定,然后将导电顶针插入智能手表中即可充电,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便于使用。

作为改进,所述斜齿条的上端部左侧设有配合竖板使用的导向块,这样可以保证斜齿条直线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u型卡座上转动设有中空结构的连接板是指u型卡座和连接板之间通过转动杆二连接,所述转动杆二的两端均位于连接板外部且设有限位板,这样便于上下调节连接板,从而对不同厚度的手表进行充电,提高了使用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有与其垂直的导向柱,所述连接板的底面设有矩形通孔二,所述导向柱插接在矩形通孔二上,这样可以保证滑动板直线移动,提高了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部在靠近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均设有电源指示灯,这样便于查看充电的完成情况。

作为改进,所述滑动板上设有配合导电顶针使用的通孔,这样便于导电顶针上下移动,从而完成导电和断电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的组装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亚克力壳体,2、电路板,3、斜齿轮,4、竖板,5、斜齿条,6、弧形固定板一,7、滑动板,8、连接板,9、转动杆二,10、u型卡座,11、弹簧压力柱,12、固定片,13、安装孔,14、安装座,15、电源指示灯,16、弧形固定板二,17、通孔,18、导电顶针,19、限位块,20、绝缘壳体,21、导向块,22、u型表带卡口,23、矩形通孔一,24、导向杆,25、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包括开口向上的亚克力壳体1,所述亚克力壳体1前面和后面的中间均设有u型表带卡口22,所述亚克力壳体1前面和后面的内部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有电路板2,所述亚克力壳体1中在位于两个电路板2之间的位置设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上端部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中竖向插接有弹簧压力柱11,所述亚克力壳体1的底面上在位于安装座14的下方设有配合弹簧压力柱11使用的固定片12,所述弹簧压力柱11的上端部竖向插接有转动杆一,所述转动杆一的上端部设有u型卡座10,所述u型卡座10上转动设有中空结构的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底部和u型卡座10之间设有弹簧一,所述连接板8的左侧横向插接有滑动板7,所述滑动板7的另一端竖向插接有导电顶针18,所述导电顶针18的左侧在靠近底部的位置横向设有限位块19,所述导电顶针18上在位于滑动板7内部的位置横向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向杆24,所述滑动板7的前面和后面均竖向设有矩形通孔一23,所述导向杆24的另一端通过矩形通孔一23延伸至滑动板7的外部,所述导向杆24的底部和矩形通孔一23之间通过弹簧二连接,所述滑动板7上套接有配合导电顶针18使用的绝缘壳体20,所述亚克力壳体1内部的左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调节装置25,所述调节装置25包括设置在亚克力壳体1内部的两个对称分布的竖板4,两个竖板4之间横向插接有斜齿条5,所述竖板4上横向插接有与斜齿条5相啮合的斜齿轮3,所述斜齿条5的右侧设有弧形固定板一6,所述亚克力壳体1的底面上设有配合弧形固定板一6使用的弧形固定板二16。

所述斜齿条5的上端部左侧设有配合竖板4使用的导向块21。

所述u型卡座10上转动设有中空结构的连接板8是指u型卡座10和连接板8之间通过转动杆二9连接,所述转动杆二9的两端均位于连接板8外部且设有限位板。

所述滑动板7的底部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有与其垂直的导向柱,所述连接板8的底面设有矩形通孔二,所述导向柱插接在矩形通孔二上。

所述安装座14的上端部在靠近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均设有电源指示灯15。

所述滑动板7上设有配合导电顶针18使用的通孔17。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结合附图1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的爆炸图、附图2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a的放大图、附图3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的组装图和附图4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在使用时,首先利用u型表带卡口22将需要充电的智能手表的表带进行固定,然后手动正向或者反向转动斜齿轮3,这样可使与斜齿轮3相啮合的斜齿条5左右移动,从而调节弧形固定板一6和弧形固定板二16之间的距离,便于将不同型号和尺寸的智能手表固定在弧形固定板一6和弧形固定板二16之间,提高了充电时的稳定性。然后需要将导电顶针18插入智能手表中进行充电,根据需要充电的智能手表的型号和尺寸,对导电顶针18的位置进行调节。首先左右抽拉滑动板7,这样可以调节导电顶针18的位置,因为连接板8的左侧横向插接有滑动板7,滑动板7的底部在靠近右侧的位置有与其垂直的导向柱,连接板8的底面有矩形通孔二,导向柱插接在矩形通孔二上,这样可以保证滑动板7直线移动,提高了稳定性。在左右抽拉滑动板7的同时,前后转动连接板8和滑动板7,因为弹簧压力柱11的上端部竖向插接有转动杆一,转动杆一的上端部有u型卡座10,u型卡座10上转动有中空结构的连接板8,连接板8的底部和u型卡座10之间设有弹簧一,这样可以调节两个导电顶针18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助于导电顶针18对准智能手表上的充电口。如果需要充电的智能手表高度较高,可以向上转动连接板8和滑动板7,从而将导电顶针18插入智能手表的充电口上。此时弹簧一发生弹性形变,弹簧一收缩时可以带动连接板8和滑动板7向下转动,从而使导电顶针18紧紧插在智能手表的充电口中,提高了充电时的稳定性。导电顶针18插在智能手表的充电口中后,在限位块19的配合下,会限制导电顶针18的位移,从而使导电顶针18的上端部与充电模块接通并进行导电,充电模块和电路板2之间通过导线连接,这样即可对智能手表进行充电,实现了即插即充的功能,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便于使用。电源指示灯15便于查看充电完成情况。亚克力壳体1外部在靠近u型卡座10的一侧铰接有配合其使用的透明盖子(附图中没有画出),这样不仅可以对充电的智能手表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可以防止亚克力壳体1的内部附着大量灰尘,有助于保持内部的清洁度,延长了使用寿命。所以说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手表充电用工装不仅灵活性高,而且操作简单。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