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7971发布日期:2019-07-19 21:5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充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万能充电器的退市衍生出移动电源,随着市场的普及和需求,无线充电移动电源渐渐的广泛用于市场,无线充电具有更安全、方便、耐用的技术特点,可以随时充电,兼容性也更完美,已经在人类的工作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线充电,又称非接触式感应充电,利用近场感应,供电设备传至用电设备,用电设备收到能量对电池进行供电,二者之间不需用电线连接。目前,用于通讯设备没有自带内置充电芯片时,需要使用无线充电接收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通过该无线充电装置能够使手机等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包贴纸、FPC软线以及置于所述外包贴纸内的耦合线圈和电路板,所述耦合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FPC软线与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FPC软线的自由端部设有与所述FPC软线一体的接口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外包贴纸为防水贴纸。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包贴纸内的隔磁片,所述耦合线圈置于所述隔磁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连接器与所述FPC软线垂直设置,所述接口连接器背向所述隔磁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设有整流滤波电路、VRECT、LDO电路和MCU,所述整流滤波电路、所述VRECT和所述LDO电路依次电性连接,所述MCU与所述VRECT电性连接;所述耦合线圈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FPC软线与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还设有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能够使不具有无线充电接收功能的手机等设备利用无线方式进行充电,且本无线充电装置具有一体设计的软线和接口连接器,能够延长使用寿命,采用隔磁片避免设备与耦合线圈之间的干扰,采用防水贴纸作为外包装,能够防湿防潮;本无线充电装置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满足人们利用无线充电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电路板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实施方式1的示意图,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包贴纸1、FPC软线2、电路板3、隔磁片4和耦合线圈5。

外包贴纸1由两片贴纸贴合组成,电路板3、隔磁片4和耦合线圈5置于该外包贴纸1内,FPC软线2的一端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FPC软线2的自由端位于外包贴纸1外。隔磁片4贴设于外包贴纸内侧,耦合线圈5置于该隔磁片4上。该外包贴纸1为防水贴纸,防止电路板3、隔磁片4和耦合线圈5受潮损坏。

FPC软线2的自由端部设有一接口连接器21,该接口连接器21与FPC软线2采用一体的方式设置,防止接口连接器21与FPC软线2出现连接不牢、短路、断路等问题。在实施时,优选地,接口连接器21与FPC软线2垂直设置,接口连接器21背向隔磁片4,使得连接手机等设备时,隔磁片4贴于手机背部,减少FPC软线2弯折角度。

电路板3设有整流滤波电路31、VRECT 32、LDO电路33和MCU 34,整流滤波电路31、VRECT 32和LDO电路33依次电性连接,MCU 34与VRECT 32电性连接,LDO电路33还设有保护电路。耦合线圈5与整流滤波电路3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FPC软线2与LDO电路3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在充电时,将接口连接器21插入手机等设备的充电接口,贴有隔磁片4侧的外包贴纸与手机背部接触,隔磁片4隔离耦合线圈4与手机,耦合线圈5贴近无线充电器的线圈,即能实现无线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