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以及光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4311发布日期:2019-09-06 19:2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光伏支架以及光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支架以及光伏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也被称为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组件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同时,光伏组件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光伏组件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的顶上的向阳处的屋面上,而屋面分为上人屋面和非上人屋面。目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由于配重比较重,一般安装在屋面承载力较强的上人屋面上,而相对于屋面承载力较弱的非上人屋面,由于无法满足普通配重块及其光伏系统载荷这一问题,给安装光伏组件安装带来了不便,因此如何将光伏组件安装在非上人屋面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该光伏支架包括:

底梁、前基座、后基座、L型压块组合以及阶梯型压块组合;

所述底梁设置有导轨;

所述前基座包括:跨接在所述导轨上的前底座和位于所述前底座上方的用于承托光伏组件的前支撑座,所述前支撑座上的前支撑面与光伏组件的下表面抵接,所述前支撑面上设置有槽以及用于定位光伏组件的位置的前挡块;

所述后基座包括:跨接在所述导轨上的后底座、用于承托光伏组件的后支撑座、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后底座和后支撑座的立梁,所述后支撑座上的后支撑面与光伏组件的下表面抵接,所述后支撑面上设置有槽以及用于定位光伏组件的位置的后挡块;

所述L型压块组合包括:L型压块和L型压块固定件;所述L型压块的第一边的底面与所述导轨抵接,所述L型压块的第二边的内侧面与所述前/后底座的上表面抵接,所述L型压块固定件将所述L型压块和所述前/后底座固定在所述底梁上;

所述阶梯型压块组合包括:阶梯型压块和阶梯型压块固定件;所述阶梯型压块的位于最上侧的第一边的内侧面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抵接,所述阶梯型压块的位于最下侧的第二边的底面与所述前/后支撑面抵接,所述阶梯型压块固定件穿过前/后支撑面上的槽将所述阶梯型压块和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前/后基座的前/后支撑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该光伏支架中,所述L型压块的与所述前/后底座的上表面抵接的内侧面,设置有凹凸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该光伏支架中,所述前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L型压块的凹凸结构与所述前底座的凹凸结构咬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该光伏支架中,所述后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L型压块的凹凸结构与所述后底座的凹凸结构咬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该光伏支架中,所述阶梯型压块的第一边的内侧面设置有凹凸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该光伏支架中,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至少两道齿状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该光伏支架中,所述前基座设置在所述底梁的一端,所述后基座设置在所述底梁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挡风板和挡风板固定件;所述立梁的外立面设置有槽,所述挡风板固定件穿过所述外立面上的槽将所述挡风板固定在所述后基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底梁压块;所述底梁压块的下端设置有槽,在所述底梁压块压在所述底梁上时,所述底梁上的导轨容置于所述底梁压块的槽中,且所述底梁压块的一个端面与L型压块的第一边的外立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装置,该光伏装置包括:

N个前述光伏支架,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至少一个光伏组件,一个光伏组件通过四个光伏支架架设;

对于一个光伏组件而言,该光伏组件设置于两个前基座的前支撑面和两个后基座的后支撑面上,该光伏组件通过四个阶梯型压块组合固定在四个光伏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支架以及光伏装置通过在底梁上设置导轨,使前基座和后基座的位置可以方便灵活的调整定位。通过使用L型压块组合和阶梯型压块组合,可以快捷的完成光伏支架的安装。通过在后基座处安装挡风板,有利于减轻底梁压块的配重,从而使光伏支架成为轻型光伏支架。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光伏支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以及适用场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梁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基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承托了光伏组件的前基座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基座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承托了光伏组件的后基座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L型压块组合的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L型压块组合的另一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型压块组合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有挡风板的后基座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梁压块位置的一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梁压块位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梁压块的槽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光伏支架架设一个光伏组件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光伏支架架设多个光伏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请结合地参考图1至图14,如图所示,该光伏支架包括:底梁1、前基座2、后基座3、L型压块组合4以及阶梯型压块组合5。可选的,该光伏支架还包括:挡风板6、挡风板固定件7以及底梁压块8。

底梁1可通过底梁压块8固定设置于安装面(例如,上人屋顶、非上人屋顶或者地面等)上。底梁1的作用包括:安置前基座2以及后基座3。底梁1上设置有导轨11。导轨11的作用包括:在安装前基座2以及后基座3的过程中,使前基座2和后基座3在底梁1上的位置可以方便的调整定位。底梁1的一个完整结构的例子如图1所示,图1中的底梁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如图2所示。导轨11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图2所示的结构。

可选的,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一个底梁1上可以只安装一个前基座2或者一个后基座3。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一个底梁1上可以安装一个前基座2以及一个后基座3。即前基座2设置在底梁1的一端,而后基座3设置在底梁1的另一端。

前基座2可通过L型压块组合4固定设置于底梁1上。可选的,底梁压块8也可以起到固定前基座2的作用。前基座2的作用包括:支撑光伏组件9的前端。前基座2包括:前底座21和前支撑座22。前底座21是前基座2的下半部分,前支撑座22是前基座2的上半部分。前基座2的高度包括但不限于:40mm-150mm。前基座2的一个例子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和图4中的前底座21跨接在导轨11上,前底座21通过L型压块组合4与底梁1固定连接。可选的,前底座21的上表面211上可以设置有凹凸结构212,从而在利用L型压块组合4将前底座21固定在底梁1上时,该凹凸结构212有利于提高前底座21的稳定性。可选的,凹凸结构21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道齿状槽。

图3和图4中的前支撑座22通过阶梯型压块组合5(图3中未示出)与光伏组件9(图3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前支撑座22用于承托光伏组件9的前端。前支撑座22上的前支撑面221与光伏组件9的下表面91抵接,前支撑面221通常呈倾斜状,例如,前支撑面221的倾斜角度可以在0至20度范围内。前支撑面22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光伏组件9的位置的前挡块222。前挡块222的宽度可以与前支撑座22的宽度相同。前支撑座22还设置有槽223,槽223用于使阶梯型压块组合5中的阶梯型压块固定件52穿过槽223,从而将阶梯型压块51和光伏组件9固定在前支撑面221上。槽223的宽度和深度可以根据阶梯型压块固定件52的实际尺寸设置,例如,槽223的宽度和深度可以为六角螺帽的宽度和厚度。

后基座3可通过L型压块组合4固定设置于底梁1上。可选的,底梁压块8也可以起到固定后基座3的作用。后基座3的作用包括:支撑光伏组件9的后端。后基座3包括:后底座31、后支撑座32、以及立梁33。后底座31是后基座3的下端部分,后支撑座32是后基座3的上端部分。立梁33连接后底座31和后支撑座32,即立梁33是后基座3的中间部分。后基座3的高度包括但不限于:100mm-400mm。后基座3的一个例子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和图6中的后底座31跨接在导轨11上,后底座31通过L型压块组合4与底梁1固定连接。可选的,后底座31的上表面311上可以设置有凹凸结构312(如图5所示),从而在利用L型压块组合4将后底座31固定在底梁1上时,该凹凸结构312有利于提高后底座31的稳定性。可选的,凹凸结构312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道齿状槽。

图5和图6中的后支撑座32通过阶梯型压块组合5与光伏组件9固定连接。后支撑座32用于承托光伏组件9的后端。后支撑座32上的后支撑面321与光伏组件9的下表面91抵接,后支撑面321通常呈倾斜状,且与前支撑面221的倾斜角度相同。同样的,后支撑面221的倾斜角度也可以在0至20度范围内。即光伏组件9的倾斜角度可以为0-20度。后支撑面32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光伏组件9的位置的后挡块322。后挡块322的宽度可以与后支撑座32的宽度相同。后支撑座32还设置有槽323,槽323用于使阶梯型压块组合5中的阶梯型压块固定件52穿过槽323,从而将阶梯型压块51和光伏组件9固定在后支撑面321上。槽323的宽度和深度可以根据阶梯型压块固定件52的实际尺寸设置,例如,槽323的宽度和深度可以为六角螺帽的宽度和厚度。

L型压块组合4用于将前底座21以及后底座22固定在底梁1上。如图7所示,L型压块组合4包括:L型压块41和L型压块固定件42。其中的L型压块41包括两个边,即第一边411和第二边412,且第一边411和第二边412呈90度,形成“L”形状。第一边411的底面4111与导轨11的上端面111抵接。第二边412的内侧面4121与前底座21的上表面211抵接(如图3和图4所示),或者,第二边412的内侧面4121与后底座31的上表面311抵接(如图7和图8所示)。L型压块固定件42用于将L型压块41和前底座21固定在底梁1上(如图3和图4所示),或者,L型压块固定件42用于将L型压块41和后底座31固定在底梁1上(如图7和图8所示)。通常情况下,第一边411的长度短于第二边412的长度。

可选的,L型压块41的第二边412的内侧面4121上设置有凹凸结构4122(如图3-图8所示)。可选的,凹凸结构4122可以为至少两道齿状槽。在前底座21的上表面211上设置有凹凸结构212的情况下,凹凸结构4122与凹凸结构212相互咬合(如图3和图4所示的齿状槽的相互咬合),从而有利于提高前底座21的稳定性。在后底座31的上表面311上设置有凹凸结构312的情况下,凹凸结构4122与凹凸结构312相互咬合(如图7和图8所示的齿状槽的相互咬合),从而有利于提高后底座31的稳定性。

可选的,L型压块固定件42包括但不限于:螺钉421(也可以称为螺栓等)和异形螺母423(如图3、图7和图8所示)。异形螺母423通常卡在导轨11中,在螺钉421穿过第二边412上的开孔,与异形螺母423螺接时,异形螺母423由于被卡在导轨11中,而不会随螺钉421的旋转而随之旋转,从而螺钉421与异形螺母423可以紧密螺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异形螺母423也可以称为卡块。

阶梯型压块组合5用于将光伏组件9固定在前支撑座22和后支撑座32上。阶梯型压块组合5包括:阶梯型压块51和阶梯型压块固定件52(如图9所示)。阶梯型压块51至少包括三条边,相邻的边相互垂直,从而形成阶梯/台阶状。图9中的阶梯型压块组合5包括四条边。第一边512是阶梯型压块51的最上面的一条边。第一边512的内侧面5121与光伏组件9的上表面92抵接。第二边513是阶梯型压块51的最下面的一条边。第二边513的底面或者底端与前支撑面221或者后支撑面321抵接。

可选的,阶梯型压块51的第一边512的内侧面5121上设置有凹凸结构5122。该凹凸结构5122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9的稳定性。可选的,凹凸结构5122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道齿状槽。

阶梯型压块固定件52穿过前支撑面221上的槽223将阶梯型压块51和光伏组件9固定在前基座2的前支撑面221上。或者,阶梯型压块固定件52穿过后支撑面321上的槽323将阶梯型压块51和光伏组件9固定在后基座3的后支撑面321上。

挡风板6通过挡风板固定件7固定在后基座3上。可选的,后基座3的立梁33的外立面3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槽332。如图10中,外立面331上设置有两个槽332。挡风板固定件7穿过外立面331上的槽332将挡风板6固定在后基座3上。槽332的宽度和深度通常是根据挡风板固定件7的实际尺寸设置的。例如,在挡风板固定件7为螺钉(或螺栓)和螺母的情况下,槽332的宽度和深度可以为螺钉的六角螺帽的宽度和厚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基座3上设置挡风板6,可以减小风对光伏支架的稳定性的影响,外加上,本实用新型的前基座2和后基座3的高度较低,从而有利于减轻底梁压块8的配重,进而有利于使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可以适用于承载力较弱的安装面(如非上人屋顶等)等应用场景中。

底梁压块8的下端设置有槽81。在底梁压块8压在底梁1上时,底梁1上的导轨11容置于底梁压块8的槽81中。底梁压块8的一个端面与L型压块的第一边411的外立面抵接(如图11所示),从而使底梁被固定在安装面上。底梁压块8的槽81(如图13所示)的宽度可以为底梁1的宽度。底梁压块8的槽81的宽度可以为底梁1的高度。另外,底梁压块8可以为水泥块等重块。

可选的,在前基座2设置在底梁1的一端,而后基座3设置在底梁1的另一端的应用场景中(如图12所示),底梁压块8可以卡在前基座2和后基座3之间。也就是说,底梁压块8的相对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前基座2上安装的L型压块的第一边411的外立面、以及后基座3上安装的L型压块的第一边411的外立面抵接。这样,不但可以将底梁1固定在安装面上,还有利于提高前基座2和后基座3的稳定性。

可选的,利用光伏支架架设一个光伏组件9的例子如图14所示。利用光伏支架架设多个光伏组件9的例子如图1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装置通常包括:多个光伏支架以及至少一个光伏组件9(如图14和图15所示)。光伏支架的数量通常为大于零的偶数。可选的,一个光伏组件9可以通过四个光伏支架架设,在架设多个光伏组件9时,一个前基座2和一个后基座3可以设置在一个底梁1的两端,且前基座2和一个后基座3之间设置有底梁压块8。对于任一个光伏组件9而言,该光伏组件9通过两个前基座的前支撑面和两个后基座的后支撑面支撑架设,该光伏组件9通过四个阶梯型压块组合5固定在四个光伏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安装光伏支架以及光伏组件,从而形成光伏装置的一个例子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先在安装面上设计各底梁1的放置位置。

步骤2、使用L型压块组合4将各前基座2分别固定在相应的底梁1上。

步骤3、使用L型压块组合4将各后基座3分别固定在相应的底梁1上。

步骤4、在前基座2和后基座3分别与底梁1稳固连接(如各螺钉/螺栓分别锁紧)之后,按照上述设计的放置位置排放安装有前基座2和后基座3的底梁1,并将底梁压块8压前基座2和后基座3之间的底梁1上。

步骤5、利用挡风板固定件7(如T形螺栓组件M8mm×25mm)将挡风板6固定在后基座3上。

步骤6、将光伏组件9(即太阳能电池板)放置于前基座2的前支撑面和后基座3的后支撑面上,检查光伏组件9在前支撑面和后支撑面的平整度,在平整度满足要求时,用阶梯型压块组合5将光伏组件固定在前支撑面和后支撑面。

应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仅是为了区分,而不应理解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定。还应理解,在本公开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还应理解,对于本公开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还应理解,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