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7768发布日期:2019-09-12 09:07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根据德国的统计数据,在一个大型太阳能发电站项目中,建安成本占光伏项目总投资的21%左右,而太阳能光伏支架的投资仅占总成本的3%左右;因此,相对于太阳能电站高额的投资,支架成本的波动并不是敏感因素,选择高端支架的成本仅提高不足1%,然而如果选用的支架不合适,后期养护成本会大大增加,整体考虑并不合算。

现有使用的光伏支架在软基路面上架设时,采用地锚法与桩基法进行对支架的加固,由于软基路面自身的结构,长时间的使用会使光伏支架产生倾斜,影响光伏板的采光角度,降低发电效率。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结构稳固,稳定性强,平衡能力强的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软基路面自身的结构,长时间的使用会使光伏支架产生倾斜,影响光伏板的采光角度,降低发电效率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包括:框架、支撑梁、立柱、横梁、套管、基座、第一连接柱、光伏板、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有套管,且套管底端通过螺栓与基座相连接;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立柱,且立柱通过螺栓与套管相连接;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且第一连接座通过螺栓与立柱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顶端设置有支撑梁,且支撑梁的顶端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连接座相连接;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且第二连接座通过螺栓与支撑梁相连接;所述支撑梁顶端设置有横梁,且横梁通过焊接方式与支撑梁相连接;所述横梁外壁上设置有框架,且框架通过连接件与横梁相连接;所述框架内设置有光伏板,且光伏板通过镶嵌方式与框架相连接;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横向的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通过焊接方式与基座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相邻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且第一连接柱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与基座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所述基座外观呈中空式结构的倒钵形状,且基座呈矩形状设置有N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所述基座上下端面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基座底侧端面边缘通过焊接设置有N个安装吊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设置有N根,且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通过焊接为框架式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所述立柱的底端套合安装在套管内,且立柱通过螺栓为上下调节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所述支撑梁呈倾斜状设置有N跟,且支撑梁顶端面通过焊接设置有两根呈对称结构的横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通过基座外观呈中空式结构的倒钵形状,且基座呈矩形状设置有N个的设置,有利于装置通过基座的底端加大与路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基座底部的锚桩下坠使装置产生倾斜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设置有N根,且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通过焊接为框架式结构的设置,加大了装置与路面的承托能力,使装置更加稳定,平衡不易产生倾斜。

3、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通过立柱的底端套合安装在套管内,且立柱通过螺栓为上下调节装置的设置,立柱可以现场通过工具截取,并通过螺栓调节立柱的高度,使光伏板根据当地的采光时间进行角度的调节。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的改进,具有结构稳固,稳定性强,平衡能力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装置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框架1、支撑梁2、立柱3、横梁4、套管5、基座6、第一连接柱7、光伏板8、第二连接柱9、第一连接座301、第二连接座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包括:框架1、支撑梁2、立柱3、横梁4、套管5、基座6、第一连接柱7、光伏板8、第二连接柱9、第一连接座301、第二连接座302;基座6的顶端设置有套管5,且套管5底端通过螺栓与基座6相连接;套管6内设置有立柱3,且立柱3通过螺栓与套管6相连接;立柱3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301,且第一连接座301通过螺栓与立柱3相连接;第一连接座301顶端设置有支撑梁2,且支撑梁2的顶端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连接座301相连接;支撑梁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302,且第二连接座302通过螺栓与支撑梁2相连接;支撑梁2顶端设置有横梁4,且横梁4通过焊接方式与支撑梁2相连接;横梁4外壁上设置有框架1,且框架1通过连接件与横梁4相连接;框架1内设置有光伏板8,且光伏板8通过镶嵌方式与框架1相连接;基座6的一侧设置有横向的第二连接柱9,且第二连接柱9通过焊接方式与基座6相连接;第二连接柱9的相邻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7,且第一连接柱7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与基座6相连接。

具体的,基座6外观呈中空式结构的倒钵形状,且基座6呈矩形状设置有N个,加大了基座6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基座6加大了对装置整体的承托力。

具体的,基座6上下端面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基座6底侧端面边缘通过焊接设置有N个安装吊耳,便于与路面安装,使基座6更加牢固。

具体的,第一连接柱7与第二连接柱9设置有N根,且第一连接柱7与第二连接柱9通过焊接为框架式结构,通过第一连接柱7与第二连接柱9及基座6的使用,加大了装置整体的承托力。

具体的,立柱3的底端套合安装在套管5内,且立柱3通过螺栓为上下调节装置,立柱3为现有技术装置中的热侵镀锌光伏支架,可以现场截取,便于调节光伏板8的角度,施工方便。

具体的,支撑梁2呈倾斜状设置有N跟,且支撑梁2顶端面通过焊接设置有两根呈对称结构的横梁4。

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将软基路面预设上螺旋桩,然后将螺旋状的顶端贯穿基座6,并使用螺栓固定,同时,通过膨胀螺栓使基座6与路面固定,再将套管5通过螺栓与基座6固定,立柱3可以现场截取,以方便调节光伏板8的角度,通过基座6外观呈中空式结构的倒钵形状,且基座6呈矩形状设置有N个的设置,有利于装置通过基座6的底端加大与路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基座6底部的锚桩下坠使装置产生倾斜的现象,通过第一连接柱7与第二连接柱9设置有N根,且第一连接柱7与第二连接柱9通过焊接为框架式结构的设置,加大了装置与路面的承托能力,使装置更加稳定,平衡不易产生倾斜。

综上所述:该一种适用于软基路面安装的光伏支架,通过基座外观呈中空式结构的倒钵形状,且基座呈矩形状设置有N个的设置,有利于装置通过基座的底端加大与路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基座底部的锚桩下坠使装置产生倾斜的现象,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设置有N根,且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通过焊接为框架式结构的设置,加大了装置与路面的承托能力,使装置更加稳定,平衡不易产生倾斜,通过立柱的底端套合安装在套管内,且立柱通过螺栓为上下调节装置的设置,立柱可以现场通过工具截取,并通过螺栓调节立柱的高度,使光伏板根据当地的采光时间进行角度的调节,解决了由于软基路面自身的结构,长时间的使用会使光伏支架产生倾斜,影响光伏板的采光角度,降低发电效率的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