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分立元件的boost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9246发布日期:2019-10-09 06:36阅读:1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分立元件的boost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分立元件的boost电路。



背景技术:

boost升压电路set-up converter,是一种常见的开关直流升压电路,它可以使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高。本质上讲,boost电路是通过能量转换来达到升压的目的的。

boost升压电路基本拓扑结构参见图1,包括依次串联于电源Vin的正极与输出端正极之间的电感和二极管,还包括一个作为开关的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输入端链接于电感和二极管之间,三极管的输出端连接于电源Vin的负极与电路输出端的负极。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导通时间与截至时间的比例,即可控制输出电压。

但目前,boost电路大多依靠电源集成芯片或PWM调制芯片搭建,成本较高,不适用于一些低成本、低需求的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更低、门槛更低的boost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分立元件的boost电路,包括电路输入端并联的电容C1,串联在电路输入端正极的电感L1,连接在电感L1和电路输入端负极的MOS管Q2,二极管D1的阳极同时连接在电感L1输出端,同时在电感L1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2;所述MOS管Q2的门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同时与电阻R3连接,电阻R3另一端接于电路输入端负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于电路输入端正极,电阻R1和电容C2串联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基极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输出端相接,在电路输出端设置有采样反馈电路,所述采样反馈电路包括三极管Q3、基准源Q4、电阻R4、电阻R5、电阻R6,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与电路输出端正极相连,三极管Q3基极与基准源Q4阴极相连,同时与电阻R5相连,电阻R4和电阻R6串联再与电路输出端并联,基准源Q4参考极接于电阻R4和电阻R6之间,基准源Q4阳极接于电路输出端负极。

所述基准源Q4为TL43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依赖电源芯片或集成PWM调制芯片,仅靠分立式元件即可实现完整的boost电路,达到直流升压的目的,降低了boost电路的门槛。

附图说明

图1是BOOST升压电路基本拓扑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BOOST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一种用分立元件的boost电路,包括电路输入端并联的电容C1,串联在电路输入端正极的电感L1,连接在电感L1和电路输入端负极的MOS管Q2,二极管D1的阳极同时连接在电感L1输出端,同时在电感L1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2;所述MOS管Q2的门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同时与电阻R3连接,电阻R3另一端接于电路输入端负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于电路输入端正极,电阻R1和电容C2串联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基极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输出端相接,在电路输出端设置有采样反馈电路,所述采样反馈电路包括三极管Q3、基准源Q4、电阻R4、电阻R5、电阻R6,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与电路输出端正极相连,三极管Q3基极与基准源Q4阴极相连,同时与电阻R5相连,电阻R4和电阻R6串联再与电路输出端并联,基准源Q4参考极接于电阻R4和电阻R6之间,基准源Q4阳极接于电路输出端负极。

电容C1和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2构成震荡器,自激震荡产生正弦波控制开关闭合和断开,当MOS管Q2门极电压高于MOS管开启电压时,相当于开关闭合,电感L1开始储能,当MOS管Q2门极电压低于MOS管开启电压时,相当于开关断开,电感L1释放能量。三极管Q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基准源Q4构成采样反馈环节,当输出电压低于目标电压时,三极管Q3导通,振荡器正常工作,输出电压Vout高于输入电压Vin,当输出电压高于目标电压时,三极管截至,振荡器关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输出电压Vout等于输入电压Vin。基准源Q4为TL431,基准源Q4产生2.5V基准电压,可通过调节电阻R4,电阻R6阻值比例调节输出电压,达到升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