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过热保护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5261发布日期:2019-10-22 21:20阅读:10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泵过热保护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泵过热保护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低压直流水泵工作时,其介质温度通常在60-70℃,功率器件温度通常会超过100℃,而功率器件的最大使用温度在125℃左右,当工作温度接近最大使用温度时,会有由于过温烧毁器件的风险;现有技术中,水泵上并未设置有效的过热保护模块,导致水泵因过温损坏的故障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过热保护电路结构,用于防止水泵上功率器件因过温而烧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泵过热保护电路结构,包括供电回路、降压单元、水泵控制单元以及过热保护单元;所述过热保护单元包括NTC热敏电阻、分压电阻、三极管以及防短路电阻,三极管的基极、分压电阻的一端均与NTC热敏电阻的一端电连接,NTC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与降压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防短路电阻的一端电连接,分压电阻的另一端、防短路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入端、水泵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以及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供电回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降压单元采用LDO线性稳压器,输出电压为DC 5V 。

进一步的,所述分压电阻的阻值为150-200Ω。

进一步的,所述防短路电阻的阻值为500Ω。

进一步的,所述NTC热敏电阻的型号为NCP18WB33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水泵控制单元的温度过高时,过热保护单元通过三极管的开关作用,使得供电回路接地,从而切断了水泵控制单元的电源,达到停止水泵运转、降温的目的,有效的防止了水泵控制单元内的功率器件过温烧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水泵过热保护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中过热保护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3为实施例中降压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4为实施例中水泵控制单元电路原理图;

标号说明

过热保护单元1,水泵控制单元2,降压单元3,NTC热敏电阻4,分压电阻5,基极6,发射极7,集电极8,防短路电阻9,供电回路正极10,供电回路负极11,降压单元的输入端12,降压单元的输出端13,水泵控制单元的输入端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水泵过热保护电路结构,如图1至4所示,包括供电回路、降压单元3、水泵控制单元2以及过热保护单元1;所述过热保护单元1包括NTC热敏电阻4、分压电阻5、三极管以及防短路电阻9,本实施例的NTC热敏电阻4的型号为NCP18WB333,分压电阻5阻值为170Ω,防短路电阻9的阻值为500Ω,三极管采用NPN型晶体三极管8050,降压单元3才采用LDO线性稳压器,输出电压为DC 5V。三极管的基极6、分压电阻5的一端均与NTC热敏电阻4的一端电连接,NTC热敏电阻4的另一端与降压单元的输出端12电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7与防短路电阻9的一端电连接,分压电阻5的另一端、防短路电阻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入端12、水泵控制单元的输入端14以及三极管的集电极8均与供电回路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安装时,NTC热敏电阻4放置在水泵控制单元2内的功率器件的边上,用于功率器件的工作温度,直流电压从供电回路正极10输入,供电回路负极11输出。直流电压分成三路:第一路电压经过降压单元3降压成5V后输出给NTC热敏电阻4;第二路电压输入三极管的集电极8;第三路电压通过水泵控制单元的输入端14进入,为功率器件的运行供电。

当功率器件温度正常时,例如为25℃时,NTC热敏电阻4的阻值为33KΩ(NTC热敏电阻4的阻值可通过查表获得) ,三极管的集电极8与发射极7不连通,当环境温度达到120℃时,NTC热敏电阻4的阻值为1KΩ,由于NTC热敏电阻4和分压电阻5串联分压,此时三极管基极6电压高于0.7V,三极管的集电极8与发射极7导通,供电回路的输入电压通过防短路电阻9接地。当供电回路的输入电压接地时,电流不会在供给功率器件,从而切断了功率器件的动力来源,达到停止水泵运转的目的,使得水泵能够降温。由于功率器件的使用温度在125℃,本实施例的过热保护单元1有效防止了功率器件由于过热烧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