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光伏双玻夹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3366发布日期:2019-12-03 18:3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面光伏双玻夹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光伏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面光伏双玻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自2011年问世以来,漂浮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因不占用耕地林地、提高了水域利用率、降低水蒸发等优势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特别是2016年至今,国内的漂浮式水面光伏技术在光伏“领跑者”计划的支持下迅猛发展,产品快速更新换代的同时促进漂浮式水面光伏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漂浮式水面光伏布置在水面上,可最大化地利用水面的反射光线增加发电量,另一方,从环境保护方面考虑,需尽可能地减小漂浮系统及光伏组件对阳光的遮挡。因此无边框的双玻组件应用在漂浮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有极大的优势。然而,双玻组件由于没有边框,组件上无安装孔,只能通过特制的夹具将其安装在浮体上。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连接光伏组件的夹具直接和浮体相连,这种相互独立设置的夹具对有边框的组件特别合适,因组件边框结构刚性足够大,可吸收因不同夹具间相对移动产生的应力。而对无边框的双玻组件或双面双玻组件来说,这种设置会带来致命缺陷:在风浪流等载荷作用下,同一组件上的不同夹具因相对位移产生内应力,此时无边框等刚性材料吸收该应力,该应力会直接作用在组件玻璃上,造成双玻组件破裂。如中国专利201820588065.6提出一种光伏组件安装夹具,该夹具仅适用于有边框组件。中国专利201310005622.9提出一种光伏组件安装夹具,同样存在安装双玻组件时存在组件破裂的风险。此外,现有夹具通常为地面电站设计,通过螺栓连接时螺栓本身的紧固力将组件夹紧,这种方式在地面电站应用是无问题的,但对漂浮式水面光伏来说,因水面光伏受风、浪、流耦合作用影响大,组件和浮体均长时间处于扰动状态,如采用原有夹具方案,短时间内即会出现大面积组件连接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面光伏双玻夹具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长期运行不易松动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面光伏双玻夹具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光伏双玻组件边缘的多个夹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夹具均包括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下压块通过辅助支撑与固定在浮体上的连接件相连,所述下压块与上压块连接在一起,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隔离层;所述光伏双玻组件边缘卡在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下压块与上压块通过棱边和槽的形式相互扣合,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夹具均固定设置在辅助支撑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为工字型,矩形框型或十字型。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夹具对称设置在光伏双玻组件上下侧边缘上。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的咬合限制自身相对滑动,并通过隔离层将光伏组件牢固地安装在浮体上,避免了长期运行后的松动及脱落。

2、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可适应不同组件规格和浮体规格。

3、优化了连接方式,节省成本。

4、利用辅助支撑分散组件受力,避免了局部受力集中,增加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压块、下压块、辅助支撑和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光伏双玻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的一种实施例;

附图标记:1、夹具;11、上压块;12、下压块;13、凹槽;2、辅助支撑;3、连接件;4、光伏双玻组件;5、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面光伏双玻夹具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光伏双玻组件4边缘的多个夹具1,多个夹具1可以对称设置在光伏双玻组件4上下侧边缘,也可以对称设置在光伏双玻组件4左右侧边缘,多个夹具1相互作用,将光伏双玻组件4夹持住。如图1所示,采用四个夹具1,光伏双玻组件4上下侧边缘分别设置两个夹具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多个夹具1均包含上压块11和下压块12,上压块11和下压块12通过棱边和槽的形式相互扣合,可限制上压块11和下压块12的相互转动,相互扣合后上压块11和下压块12之间仅剩一个自由度可活动,只需一颗螺栓即可完全固定,节省了成本。

结合图3所示,上压块11和下压块12相互扣合,之间设有凹槽13,凹槽13内设有隔离层5,光伏双玻组件4边缘卡在凹槽13内。隔离层5采用橡胶垫等柔软材料,嵌入到凹槽13内,避免压块和光伏双玻组件4直接接触,可通过隔离层5的变形压紧光伏双玻组件4,同时避免局部应力过大损坏组件。

下压块11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槽,辅助支撑2插入到贯穿槽内,下压块11通过贯穿槽套设在辅助支撑2上,可沿辅助支撑2滑动;上压块11、下压块12和辅助支撑2对应位置上均设有螺栓连接孔,上压块11和下压块12扣合后,将下压块12套入到辅助支撑2上,滑动下压块12,对其上压块11、下压块12和辅助支撑2上的螺栓连接孔,通过一颗螺栓即可完成三组之间的连接固定,安装拆卸方便。

辅助支撑2与固定在浮体上的连接件3相连,将光伏双玻组件4固定安装在浮体上。连接件3的安装位置,可与上压块11、下压块12和辅助支撑2的安装位置重合,利用一颗螺栓螺母连接,并通过多个连接件3之间的整体配合达到整体稳固的目的,可节约成本;连接件3的安装位置,也可与上压块11、下压块12和辅助支撑2的安装位置不重合,这种方案适合于浮体较小,或光伏双玻组件4较大,为让光伏双玻组件4受力更均匀,要尽量使夹具1间距较大,但受限于浮体大小,连接件3间距较小,此时通过调整辅助支撑2上夹具1的安装位置即可完成安装。

本实施例中,辅助支撑2材质为不锈钢、铝合金、铝镁合金、玻璃钢等高强度耐腐蚀材质,可有效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辅助支撑2可以为工字型、框型和十字形等结构,可有效分散光伏双玻组件4的受力,避免局部受力集中,增加整体稳定性。如图1所示,辅助支撑2为框型;图4中,辅助支撑2为工字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