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泵用驱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9351发布日期:2020-01-21 23:5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纺丝泵用驱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丝泵用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纺丝,具体指化学纤维纺丝,是指成纤聚合物在溶剂中溶解成溶液,或将成纤聚合物切片在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成熔体,经纺前准备工序后入纺丝机,用纺丝泵(计量泵)将纺丝溶液或熔体定量、连续、均匀地从喷丝头的细孔压出,这种细流在水、凝固液或空气中固化,生成初生纤维,此过程即纤维成形。在纺丝过程中,成纤聚合物要发生几何形态和物理形态的变化,如聚合物的溶解或熔化,纺丝流体的流动和形变,丝条固化过程中的胶凝、结晶、二次转变和拉伸流动中的大分子取向,以及过程中的扩散、传热和传质等。纺制人造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时,还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彼此影响,故改变纺丝条件,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所得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

在生产过程发现,现有的纺丝泵上的泵用电机在由运转至停止运转这一过程中,由于该驱动电机不是立刻停止下来,导致纺丝泵还在继续出丝,直至泵用电机的电机轴完全停止为止,这样就会导致在这一段过程中色母粒释放量发生偏差,往往出现颜色变浅,若用人工来制止电机轴的转动费时费力且易造成散热风叶损坏,同时对电机的影响也很大,缩短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解决电机上电机轴不能即停的问题的纺丝泵用驱动电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纺丝泵用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内设有电机轴和与其同步转动的散热风叶,其特征在于:电机轴上的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呈同轴设置且同步转动的加长轴,散热风叶设于加长轴上,电机轴上的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设有控制电机轴即停的制动器。制动器的设置保证了电机轴即时停止功能的实现,由于现有的电机中散热风叶是直接设在电机轴上的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上,这一端由于受长度的限制,若是要安装制动器,则必须把散热风叶从该电机轴上取下来,然后再把制动器安装上去,但这样就会导致没法安装散热风叶的问题,而散热风叶是电机中必须要具备的一个部件,为此,通过加长轴的方法,将散热风叶设在加长轴上,同时加长轴与电机轴保持同轴设置,且运行时为同步转动,这样达到了在电机壳体内同时装上制动器和散热风叶,从而解决了电机轴不能即时停止的问题,同时又保证电机在运行时,散热风叶保持转动,以达到对电机所发出的热量的快速散热的效果。

优选地,加长轴与电机轴上的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之间通过螺接组件连接,螺接组件包括凸设于加长轴上的并与且同轴设置的连接圆柱,连接圆柱外侧上设外螺纹,电机轴上的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端面的中部开设有与连接圆柱的外螺纹螺接的螺纹槽。不用通过更换更长的电机轴来解决上述问题,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

优选地,加长轴上靠近电机轴的一端设有与散热风叶配合以防止其在转动时发生散热风叶在加长轴周向方向滑动的风叶限位槽。便于装备,同时保证了散热风叶随电机轴同步转动。

优选地,螺纹槽深度基本与连接圆柱的长度相同。增强了电机轴与加长轴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优选地,连接圆柱上靠近加长轴的一段横截面的大小小于连接圆柱其它部位的横截面。这样主要是考虑到若是在连接圆柱上都设置了外螺纹,在与螺纹槽连接后,加长轴的一端的端部与电机轴一端的端部能更好地贴合在一起,以使两者在同步转动时更平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纺丝泵用驱动电机的优点在于:加长轴的设置,这样达到了在电机壳体内同时装上制动器和散热风叶,从而解决了电机轴不能即时停止的问题,同时又保证电机在运行时,散热风叶保持转动,以达到对电机所发出的热量的快速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壳体内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加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散热风叶102、电机轴103、制动器104、加长轴105、连接圆柱106、风叶限位槽1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至2所示,本纺丝泵用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内设有电机轴103和与其同步转动的散热风叶102,其特征在于:电机轴103上的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呈同轴设置且同步转动的加长轴105,散热风叶102设于加长轴105上,电机轴103上的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设有控制电机轴103即停的制动器104。制动器104的设置保证了电机轴103即时停止功能的实现,由于现有的电机中散热风叶102是直接设在电机轴103上的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上,这一端由于受长度的限制,若是要安装制动器104,则必须把散热风叶102从该电机轴103上取下来,然后再把制动器104安装上去,但这样就会导致没法安装散热风叶102的问题,而散热风叶102是电机中必须要具备的一个部件,为此,通过加长轴105的方法,将散热风叶102设在加长轴105上,同时加长轴105与电机轴103保持同轴设置,且运行时为同步转动,这样达到了在电机壳体内同时装上制动器104和散热风叶102,从而解决了电机轴103不能即时停止的问题,同时又保证电机在运行时,散热风叶102保持转动,以达到对电机所发出的热量的快速散热的效果。

具体地,加长轴105与电机轴103上的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之间通过螺接组件连接,螺接组件包括凸设于加长轴105上的并与且同轴设置的连接圆柱106,连接圆柱106外侧上设外螺纹,电机轴103上的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端面的中部开设有与连接圆柱106的外螺纹螺接的螺纹槽。不用通过更换更长的电机轴103来解决上述问题,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

另外地,加长轴105上靠近电机轴103的一端设有与散热风叶102配合以防止其在转动时发生散热风叶102在加长轴105周向方向滑动的风叶限位槽107。便于装备,同时保证了散热风叶102随电机轴103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螺纹槽深度基本与连接圆柱106的长度相同。增强了电机轴103与加长轴105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作为优选,连接圆柱106上靠近加长轴105的一段横截面的大小小于连接圆柱106其它部位的横截面。这样主要是考虑到若是在连接圆柱106上都设置了外螺纹,在与螺纹槽连接后,加长轴105的一端的端部与电机轴103一端的端部能更好地贴合在一起,以使两者在同步转动时更平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散热风叶102、电机轴103、制动器104、加长轴105、连接圆柱106、风叶限位槽10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