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五槽、七槽分布式绕法的二极电机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8850发布日期:2019-11-29 18:05阅读:8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五槽、七槽分布式绕法的二极电机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配件,具体是一种跨五槽、七槽分布式绕法的二极电机绕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大功率电机的磁感线圈绕接的线圈高度高,整个磁感线圈装置就变得高了,在交变磁场变换区(n/s之间交变转换区)进行转换时导致交变磁场变换不稳定,不那么平顺过渡,影响转动的扭力,同时影响电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低磁感线圈装置的整体高度,同时让交变磁场变换更加稳定的跨五槽、七槽分布式绕法的二极电机磁感线圈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为:

一种跨五槽、七槽分布式绕法的二极电机绕线结构,二极电机绕线结构包括上线框、下线框、定子内铁芯、主相线圈绕组、副相线圈绕组,所述上线框、下线框、定子内铁芯中间均为垂直相通的转子布置孔;所述定子内铁芯设有十六个齿部,齿部之间为齿部间槽;所述上线框、下线框之间设有十六个齿部槽,十六个齿部布置在十六个齿部槽上并通过上线框、下线框夹装固定;所述上线框、下线框外壁设有十六个条垂直的铜线圈绕槽,十六个条垂直的铜线圈绕槽内绕接有四个副相线圈绕组及四个主相线圈绕组;副相线圈绕组设在内层,主相线圈绕组设在外层;两个副相线圈绕组为一组,一共是两组,每组的两个副相线圈绕组居中接触对称,每组的副相线圈绕组包括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及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绕接在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外层上,相反,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绕接在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内,同一组的两个线圈均靠贴在线框壁上;两个主相线圈绕组为一组,一共是两组,每组的两个主相线圈绕组居中接触对称,每组的主相线圈绕组包括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及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靠贴在线框壁上,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布置在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外层;两个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副相线圈绕组相邻之间那个齿部未被副线圈绕组绕接,形成内层有两个空齿部未被副线圈绕组绕接;两个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主相线圈绕组相邻之间那个齿部未被主线圈绕组绕接,形成外层有两个空齿部未被主线圈绕组绕接;两组副相线圈绕组之间的外层为主相线圈绕组,形成主相线圈绕组与副相线圈绕组之间成为90度交叉绕接。

进一步:所述主相线圈绕组或副相线圈绕组的线圈均为磁感线圈;所述上线框上的顶部框圈上插接有金属插针,磁感线圈的接线头连接在金属插针上。

进一步:所述上线框、下线框的齿部槽各占一半,上线框、下线框相互插入对方体内形成完整的齿部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跨五槽、七槽分布式绕法的二极电机绕线结构的优点为:在十六个条垂直的铜线圈绕槽内绕接有四个副相线圈绕组及四个主相线圈绕组;副相线圈绕组部分被主相线圈绕组覆盖;两个副相线圈绕组为一组,一共是两组,每组的两个副相线圈绕组居中接触对称,每组的副相线圈绕组包括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及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绕接在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外层上,相反,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绕接在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内,同一组的两个线圈均靠贴在线框壁上;两个主相线圈绕组为一组,一共是两组,每组的两个主相线圈绕组居中接触对称,每组的主相线圈绕组包括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及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靠贴在线框壁上,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布置在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外层;两个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副相线圈绕组相邻之间那个齿部未被副线圈绕组绕接,形成内层有两个空齿部未被副线圈绕组绕接;两个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主相线圈绕组相邻之间那个齿部未被主线圈绕组绕接,形成外层有两个空齿部未被主线圈绕组绕接;两组副相线圈绕组之间的外层为主相线圈绕组,形成主相线圈绕组与副相线圈绕组之间成为90度交叉绕接;上述的主、副相线圈绕组的连接结构可以让转子在n、s极转换起到平顺过渡作用,电机力矩变化平稳,瞬间时启动时抖动小、噪音低;由于跨的铜线圈绕槽多,所以线圈比较扁平,从而降低了整个磁感线圈装置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电机绕线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定子内铁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电机绕线结构的侧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电机绕线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电机绕线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电机绕线结构的拆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产品上线框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电机绕线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产品上线框、下线框的拆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电机绕线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跨五槽、七槽分布式绕法的二极电机电机绕线结构,二极电机绕线结构包括上线框11、下线框12、定子内铁芯13、主相线圈绕组15、副相线圈绕组14,所述上线框11、下线框12、定子内铁芯13中间均为垂直相通的转子布置孔16;所述定子内铁芯13设有十六个齿部131,齿部之间为齿部间槽132;所述上线框11、下线框12之间设有十六个齿部槽121,十六个齿部131布置在十六个齿部槽121上并通过上线框11、下线框12夹装固定(十六个齿部布置在十六个齿部槽上并通过上线框、下线框夹装包裹齿部固定);所述上线框11、下线框12外壁设有十六个条垂直的铜线圈绕槽122(上线框、下线框的铜线圈绕槽各占一半,上线框与下线框连接后形成十六条垂直对应的铜线圈绕槽,铜线圈绕槽122布置在外壁),十六个条垂直的铜线圈绕槽121内绕接有四个副相线圈绕组14及四个主相线圈绕组15;副相线圈绕组部分被主相线圈绕组覆盖;两个副相线圈绕组为一组,一共是两组,每组的两个副相线圈绕组居中接触对称(两组副相线圈绕组镜像式对称),每组的副相线圈绕组包括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及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绕接在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外层上,相反,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绕接在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内,同一组的两个线圈均靠贴在线框壁上;两个主相线圈绕组为一组,一共是两组,每组的两个主相线圈绕组居中接触对称(两组主相线圈绕组镜像式对称),每组的主相线圈绕组包括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及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靠贴在线框壁上,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布置在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外层;两个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副相线圈绕组相邻之间那个齿部未被副线圈绕组绕接,形成内层有两个空齿部未被副线圈绕组绕接;两个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主相线圈绕组相邻之间那个齿部未被主线圈绕组绕接,形成外层有两个空齿部未被主线圈绕组绕接;两组副相线圈绕组14之间的外层为主相线圈绕组15,形成主相线圈绕组15与副相线圈绕组14之间成为90度交叉绕接。

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均是五个齿部绕接一圈,也就是跨五槽绕接线圈(用跨法算是不包括本槽),实质上也是每六条铜线圈绕槽绕一组线圈,六条铜线圈绕槽之间是五个齿部,也称之为跨五槽绕法;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绕接的线圈均是七个齿部绕接一圈,也就是跨七槽绕接线圈(用跨法算是不包括本槽),实质上也是每八条铜线圈绕槽绕一组线圈,八条铜线圈绕槽之间是七个齿部,也称之为跨七槽绕法;总称之为跨五槽、七槽分布式绕法。

两组副相线圈绕组分别布置在12点、6点钟的位置居中绕接,那么两组主相线圈绕组分别布置在9点、3点钟的位置居中绕接,这样,形成主相线圈绕组与副相线圈绕组之间成为90度交叉绕接。

所述主相线圈绕组或副相线圈绕组的线圈均为磁感线圈;所述上线框上的顶部框圈上插接有金属插针,磁感线圈的接线头连接在金属插针上。

上线框11、下线框12将定子内铁芯13夹装固定,一个齿部槽121对应一条铜线圈绕槽122,线框包裹齿部、齿部槽后使齿部槽121形成线框的铜线圈绕槽122。

所述上线框11、下线框12的齿部槽各占一半,上线框、下线框相互插入对方体内形成完整的齿部槽。

跨五槽、七槽分布式绕法的二极电机磁感线圈装置的整体为圆形。

每个主相线圈绕组的线圈绕数一致;每个副相线圈绕组的线圈绕数一致。

部分的铜线圈绕槽被绕接铜线后,还有一部分没有被直接绕接,但被铜线圈包裹,但内在也会有一定的空间/空隙,两组副相线圈绕组及两组主相线圈绕组平均分配在四个方向,这样的间隙分布均匀,可以起到散热效果好的作用,整体线圈绕组温升低;同时,此种主、副相线圈绕组的连接结构可以让转子在n、s极转换起到平顺过渡作用,电机力矩变化平稳,瞬间时启动时抖动小、噪音低。本产品的线圈采用外绕法方式绕接,其绕线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

如图2、图5、图6所示:例如:所述定子内铁芯的十六个齿部分别用十六个字母代表是:a、b、c、d、e、f、g、h、i、j、k、l、m、n、o、p;所述十六个条垂直的铜线圈绕槽分别用十六个数字代表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四个副相线圈绕组的线圈绕法:在1~8这八个槽绕一个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的副相线圈绕组,对应被绕接的齿部为a~g,在2~7这六个槽绕一个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的副相线圈绕组,对应被绕接的齿部为b~f;在9~16这八个槽绕一个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的副相线圈绕组,对应被绕接的齿部为i~o,在10~15这六个绕一个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的副相线圈绕组,对应被绕接的齿部为j~n;h、p的齿部未被绕接线圈,为两个空齿部,一共是两组副相线圈绕组。h、p齿部为相对于180度的两端各占一个空齿部;

四个主相线圈绕组的线圈绕法:在13~16、1~4这八个槽绕一个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的主相线圈绕组,对应被绕接的齿部为m~p、a~c这本七个齿部,在14~16、1~3这六个槽绕一个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的主相线圈绕组,对应被绕接的齿部为n~p、a~b这本五个齿部;在5~12这八个槽绕一个跨七条铜线圈绕槽的主相线圈绕组,对应被绕接的齿部为e~k,在6~11这六个槽绕一个跨五条铜线圈绕槽的主相线圈绕组,对应被绕接的齿部为f~j;d、l的齿部未被绕接线圈,为两个空齿部,一共是两组主相线圈绕组;d、l齿部为相对于180度的两端各占一个空齿部;跨五槽绕接的线圈布置在跨七槽绕接的线圈的外层;

所述定子内铁芯13的齿部131之间为齿部间槽132,齿部间槽132呈一个梯形开口,由内窄逐渐向外拓宽,共十六条齿部间槽,十六条齿部间槽与十六个条垂直的铜线圈绕槽垂直对应;所述定子内铁芯的齿部、齿部间槽均等分配;所述上线框、下线框之间的十六个齿部槽均等分配;所述上线框、下线框外壁的十六个条垂直的铜线圈绕槽均等分配,与齿部间槽对应。

如图8所示:所述跨五槽、七槽分布式绕法的二极电机绕线结构为一个n极、一个s极,各占一半分配,称之为二极。

所述定子内铁芯的齿部端伸出在上线框、下线框的外侧壁;上线框、下线框为塑料制造;主相线圈绕组、副相线圈绕组为铜线绕接形成。

所述上线框11上的顶部框圈上插接有金属插针110,磁感线圈的接线头连接在金属插针上。

所述上线框11上的顶部框圈上插接有至少二根金属插针110,磁感线圈的引出接线头连接在金属插针上。

所述上线框、下线框的齿部槽各占一半,上线框、下线框相互插入对方体内形成完整的齿部槽(或者称为:齿部孔)。

所述上线框、下线框的铜线圈绕槽各占一半,上线框、下线框相互插入对方体内形成完整的一条垂直的铜线圈绕槽,铜线从外壁槽口绕入。

所述十六个齿部的齿部端凸出在线框(凸出在上线框、下线框之间的外壁)外壁。定子内铁芯为铁质金属制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