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刷盒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4128发布日期:2019-12-13 18:0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刷盒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刷盒及电机。



背景技术:

汽车冷凝电机在工作时,对其噪音和寿命要求严格。汽车冷凝电机一般为有刷电机,对于有刷电机,碳刷依靠刷盒固定在指定位置,如果碳刷在刷盒中的位置不够稳定,会导致碳刷和换向器的配合不稳定,这样碳刷的噪音会加大,同时碳刷和换向器异常磨损,导致电机的寿命降低。

有刷电机在工作时将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将导致刷盒温度升高,刷盒因其结构限制,内部产生热应力,刷盒各部分变形不均匀,使得刷盒发生异常变形,碳刷位置不稳定,有刷电机工作时,碳刷噪音较大,且与换向器磨损严重,有刷电机寿命降低。

因此,亟需一种电机刷盒及电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刷盒,可以使电机刷盒受热时各部分变形均匀,有利于保持其内碳刷位置稳定。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刷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由一块板体弯折后相对的两个端部对接一体成型,且两个所述端部的对接处设置有拼接缝隙。

其中,两个所述端部中的一个延伸有凸出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凸出部卡接配合的凹陷部。

其中,所述板体由黄铜制成。

其中,所述盒体外部设有安装脚。

其中,所述安装脚包括弯折形成的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盒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板体的端部所在的平面内。

其中,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自由端可弯折,以使所述安装脚呈u型。

其中,所述盒体至少一个内侧壁设置有凹陷区。

其中,所述盒体在所述凹陷区内设置有散热通孔。

其中,所述板体向所述盒体外侧弯曲形成所述凹陷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减小碳刷因位置不稳定产生的噪音和磨损,延长电机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包括碳刷,还包括如上述的电机刷盒,所述碳刷设置于所述电机刷盒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刷盒及电机。该电机刷盒中,盒体通过一块板体弯折后两端拼接形成,且对接处设置有拼接缝隙,由于是通过板体一体成型,不需使用额外的紧固件,可以避免盒体局部位置应力集中;通过设置拼接缝隙,可以为盒体预留受热变形所需空间,减小盒体内产生的热应力,使盒体各部分可以均匀变形,避免刷盒发生异常变形导致碳刷位置不稳定,从而减小碳刷工作时的噪音和磨损,有利于延长电机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刷架、碳刷与电机刷盒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刷盒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刷盒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刷盒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刷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刷盒与碳刷架装配后的剖视图。

其中:

1、盒体;11、上顶板;12、左侧板;121、凹陷区;122、散热通孔;123、缺口;13、右侧板;14、左底板;141、凹陷部;15、右底板;151、凸出部;2、安装脚;21、连接部;22、固定部;3、碳刷;4、碳刷架;41、中心孔;4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电机可以为有刷电机,如图1所示,其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壳体内的换向器(图中未示出)、碳刷架4、电机刷盒及碳刷3。碳刷架4与壳体连接,其中心设置有中心孔41,以便允许换向器伸出。电机刷盒设置在碳刷架4上,碳刷3设置在电机刷盒内,通过设置电机刷盒,可以使碳刷3位置稳定,使碳刷3与换向器的配合稳定,从而减小碳刷3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和磨损。

可选地,碳刷架4上设置有多个电机刷盒,多个电机刷盒沿中心孔41呈辐射状分布,使得其内的碳刷3能够与换向器稳定接触。

碳刷3在工作时将产生大量热量,使得电机刷盒温度升高。现有技术中,电机刷盒由于结构限制,其受热后无法自然变形,电机刷盒内部产生热应力,导致电机刷盒变形不均匀。随着电机刷盒温度的反复升降,电机刷盒热胀冷缩,最终将发生异常变形,电机刷盒的形状变化,使碳刷3位置发生偏移,碳刷3与换向器配合不稳定,工作时将产生较大的噪音,磨损增大,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电机刷盒包括盒体,盒体由一块板体弯折后相对的两个端部对接,且对接的两个端部之间设置有拼接缝隙。本实施例中,盒体1由一块板体通过折弯工艺一体成型,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成型效率高,且成型过程中无需焊接或使用螺钉等紧固件,可以避免盒体1局部位置应力集中,盒体1受力更加均匀,不易变形;当盒体1温度升高时,盒体1受热膨胀,由于盒体1沿开口两端无限位,可自由延伸,且设置有拼接缝隙,使得盒体1在绕其外周方向预留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在周向也可自由变形,从而盒体1可以均匀变形。在盒体1温度升降过程中,盒体1热胀冷缩不受限制,可以避免盒体1发生异常变形,盒体1的形状稳定,从而保证其内碳刷3位置的稳定性,减小噪音和磨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板体可以为长方形板材,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四个折弯位置,使得板体可以通过折弯工艺形成长方体。为方便介绍,如图2所示,盒体1包括上顶板11、左侧板12、右侧板13、左底板14和右底板15,左底板14和右底板15对接形成盒体1的下底板。其中,上、下、左、右均为图2所示方向。

为使左底板14和右底板15对接后,二者之间既能预留一定的变形空间,又能够不脱离,从而维持盒体1形状的稳定,如图3所示,右底板15的端部延伸有凸出部151,对应地,左底板14的端部设置有与凸出部151卡接配合的凹陷部141,凸出部151卡入凹陷部141内,既能保证左底板14和右底板15连接,二者之间也可以形成拼接缝隙,从而使盒体1温度变化后变形均匀。

为避免左底板14和右底板15脱开,凸出部151的左端的宽度可以大于凸出部151右端的宽度,使左底板14和右底板15沿左右方向无法脱开,提高盒体1的稳定性。可选地,凸出部151可以为t字型、梯形或三角形,只要可以避免左底板14和右底板15脱开即可。

可选地,板体可以由耐热材料制成,例如黄铜,使板体受热不易变形,有利于避免盒体1发生异常变形,从而维持碳刷3位置稳定,进而减小碳刷3工作时的噪音和磨损,延长电机寿命。

如图2所示,盒体1的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的内侧均设置有凹陷区121,凹陷区121可以减小碳刷3与盒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碳刷3与盒体1之间的磨损,有利于延长碳刷3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盒体1也可以仅一侧内壁设置有凹陷区121,也可以是三侧、四侧内壁均设置有凹陷区121,均可以通过减小碳刷3与盒体1的接触面积,减小碳刷3的磨损。

可选地,凹陷区121可以通过板体向盒体1外侧弯曲形成,例如通过冲压板体成型。通过冲压板体,可以使盒体1的内侧内凹、外侧向外凸出,使得板体具有一弧面。当盒体1温度变化时,弧面的弧度发生变化,可以使盒体1具有一定的热胀冷缩空间,有利于减小盒体1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形量,维持盒体1形状的稳定,从而保证碳刷3位置的稳定。

可选地,如图4所示,凹陷区121可以设置有散热通孔122。散热通孔122可以使盒体1内部的热量顺速散出,减小盒体1的温度变化,从而减小盒体1的变形。碳刷3设置在盒体1内,碳刷3的刷辫可以由散热通孔122引出。

此外,散热通孔122还可以为板体变形预留空间,有利于提高盒体1各部分均匀变形。

可选地,如图4所示,盒体1在远离中心孔41的一端还设置有缺口123,缺口123可以进一步为板体变形预留空间,从而保证盒体1自由、均匀变形,有利于提高盒体1形状的稳定,从而提高碳刷3位置的稳定。

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电机刷盒与碳刷架4的固定,电机刷盒还包括安装脚2,安装脚2可以有板体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安装脚2与盒体1为一体结构,无需焊接、粘接或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连接,可以提高电机刷盒的整体性,避免盒体1与安装脚2的连接处应力集中,有利于使电机刷盒受力、受热更均匀。

可选地,盒体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多个安装脚2,增大电机刷盒与碳刷架4的固定点,有利于提高电机刷盒的固定效果。

本实施例中,左底板14和右底板15的端部均延伸有两个安装脚2,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的底端对应设置有两处避让孔,左底板14连接的两个安装脚2分别由右侧板13上对应的避让孔伸出,右底板15连接的两个安装脚2分别由左侧板12上对应的避让孔伸出。安装脚2与避让孔的配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左底板14和右底板15拼接的稳定性,有利于盒体1的形状维持稳定。

为了避免安装脚2与碳刷架4固定时盒体1受力,安装脚2可以呈l型。具体地,安装脚2包括连接部21和固定部22,连接部21的一端与盒体1的下底板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22连接。连接部21可以抵接在碳刷架4的表面,固定部22与碳刷架4固定,实现电机刷盒的固定。

通过将安装脚2设置为l型,可以将安装脚2与碳刷架4固定时的受力点移至于盒体1外,受力基本集中于固定部22上,从而使盒体1不受力,避免固定电机刷盒时盒体1的尺寸、形状因受力而发生变化。

可选地,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固定部22的自由端还可以弯折,使得安装脚2呈u型,固定部22穿过碳刷架4后,将碳刷架4卡于u型空间内。其中,固定部22的自由端为远离连接部21的一端。

具体地,碳刷架4上设置有安装孔42,电机刷盒放置于碳刷架4上时,连接部21放置在碳刷架4的表面,固定部22伸入安装孔42内,使其自由端伸出碳刷架4。通过弯折固定部22的自由端,可以将自由端抵接在碳刷架4的表面,使得电机刷盒固定在碳刷架4上。

可选地,碳刷架4背离盒体1一侧的表面在与盒体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斜面,自由端弯折后贴紧于斜面上,有利于提高安装脚2与碳刷架4的固定效果,提高电机刷盒位置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