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0887发布日期:2019-12-24 20:1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机箱。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面的电气控制箱全部为金属焊接式样或塑料注塑成型,在空箱体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包装和保护,并且占用运输空间,只能进行码垛,无法进行压缩拆装。

如何设计一种便携式机箱,如何在空箱体运输过程中压缩拆装、节省运输空间,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机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气控制箱全部为金属焊接式样或塑料注塑成型,在空箱体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包装和保护,并且占用运输空间,只能进行码垛,无法进行压缩拆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机箱,包括机箱体,所述的机箱体为长方形箱体,长方形箱体由后机箱盖、一对上下机箱盖、一对位于左右侧面的侧面机箱盖、前机箱盖组成,其中一对上下机箱盖与前机箱盖之间均通过数个沿着左右方向等距布置的合页a连接,合页a均位于机箱体的外侧;

任意一侧面的侧面机箱盖均由两件侧板a通过数个沿着垂直方向等距布置的合页b以及数个沿着垂直方向等距布置的内侧固定件连接而成,合页b与内侧固定件间隔布置,合页b均位于机箱体的外侧,内侧固定件均位于机箱体的内侧;两件侧板a之间的接触端设置有凸台a,凸台a上设置有阶梯搭接结构;

后机箱盖与一对上下机箱盖之间均通过数个沿着左右方向等距布置的搭扣连接,搭扣均位于机箱体的外侧;

上下机箱盖与前机箱盖之间均为可拆卸活动固接;

上下机箱盖的前后端均设置有t型板,其中位于前端的t型板与上下机箱盖固接;任意一侧面的侧面机箱盖前后端均设置有l型板,两个l型板各自与靠近其一侧的t型板之间的槽内设置有数个沿着垂直方向等距布置的ae箱铰链;

任意一侧的上下机箱盖均由两件侧板b通过数个沿着左右方向等距布置的合页c连接而成,合页c均位于机箱体的内侧,两件侧板b之间的接触端设置有凸台b,凸台b上设置有阶梯搭接结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内侧固定件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开口的可拆卸结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侧板a能绕合页b转动折叠。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侧板b能绕合页c转动折叠。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任意一侧面所述的侧面机箱盖上的内侧固定件与另一侧面的侧面机箱盖上的内侧固定件为交叉角度布置,内侧固定件的个数比合页b的个数少一个。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机箱,利用铰链和搭扣的固定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焊接方式,使机箱一块块的侧板可以叠放运输,到了客户现场以后,再利用铰链和搭扣快速固定安装,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5为图2的c-c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三维图。

图7为图6的右视图。

图中:1.机箱体;2.ae箱铰链;3.合页a;4.搭扣;5.合页b;6.内侧固定件;7.l型板;8.t型板;9.合页c;101.后机箱盖;102.上下机箱盖;103.侧面机箱盖;104.前机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机箱,包括机箱体1,所述的机箱体1为长方形箱体,长方形箱体由后机箱盖101、一对上下机箱盖102、一对位于左右侧面的侧面机箱盖103、前机箱盖104组成,其中一对上下机箱盖102与前机箱盖104之间均通过数个沿着左右方向等距布置的合页a3连接,合页a3均位于机箱体1的外侧;

任意一侧面的侧面机箱盖103均由两件侧板a通过数个沿着垂直方向等距布置的合页b5以及数个沿着垂直方向等距布置的内侧固定件6连接而成,合页b5与内侧固定件6间隔布置,合页b5均位于机箱体1的外侧,内侧固定件6均位于机箱体1的内侧;两件侧板a之间的接触端设置有凸台a,凸台a上设置有阶梯搭接结构;

后机箱盖101与一对上下机箱盖102之间均通过数个沿着左右方向等距布置的搭扣4连接,搭扣4均位于机箱体1的外侧;

上下机箱盖102与前机箱盖104之间均为可拆卸活动固接;

如图2、图3所示,上下机箱盖102的前后端均设置有t型板8,其中位于前端的t型板与上下机箱盖102固接;任意一侧面的侧面机箱盖103前后端均设置有l型板7,

如图5所示,两个l型板7各自与靠近其一侧的t型板8之间的槽内设置有数个沿着垂直方向等距布置的ae箱铰链2;

任意一侧的上下机箱盖102均由两件侧板b通过数个沿着左右方向等距布置的合页c9连接而成,合页c9均位于机箱体1的内侧,两件侧板b之间的接触端设置有凸台b,凸台b上设置有阶梯搭接结构;

所述的内侧固定件6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开口的可拆卸结构;

所述的侧板a能绕合页b5转动折叠;

所述的侧板b能绕合页c9转动折叠;

如图4所示,任意一侧面所述的侧面机箱盖103上的内侧固定件6与另一侧面的侧面机箱盖上的内侧固定件为交叉角度布置,内侧固定件6的个数比合页b5的个数少一个。

具体实施时,如图6、图7所示,打开后机箱盖101的搭扣4、内侧固定件6的开口端;ae箱铰链2带动任意一侧面的侧面机箱盖103转动,同时两件侧板a绕合页b5向内侧转动折叠,后端的侧板a通过ae箱铰链2带动后端的t型板向前运动;上下机箱盖102的侧板b能绕合页c9转动折叠;后机箱盖101放置在折叠后的侧板a与侧板b之间的空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机箱,利用铰链和搭扣的固定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焊接方式,使机箱一块块的侧板可以叠放运输,到了客户现场以后,再利用铰链和搭扣快速固定安装。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