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线有序便捷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2271发布日期:2020-01-10 15:4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线有序便捷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线有序便捷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配送到高压电网中,配送电能需要使用到配电柜,现有变电站配电柜内部的各种电器元件直接通过电线进行连接,没有排线装置,电线杂乱无章的分布在配电柜内部,从而导致电器元件在出现损坏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各电器元件之间的接线进行整理,才能够完成对电器原件拆卸,从而致使电力人工维修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排线有序便捷的配电柜,达到便于电力人员对配电箱内部的电线进行整理,从而使电线有序的分布在配电柜内部,为电力人员维修提供便捷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线有序便捷的配电柜,包括防潮座、配电柜本体、导线孔、螺纹杆、内接螺纹座、安装板、雨棚、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防潮座的顶部与配电柜本体的底部连接,配电柜本体的顶部与雨棚的底部连接,螺纹杆的外表面与内接螺纹座的内壁连接,内接螺纹座分别与安装板的背部和配电柜本体的内壁连接,固定装置位于配电柜本体的内侧,调节装置位于安装板的内侧,配电柜本体的背部设置有导线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环形夹块一、凸块、环形弹性垫、限位杆和环形夹块二,环形夹块一的右侧面与凸块的左侧面连接,环形夹块二的左侧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与凸块的外表面连接,环形夹块一和环形夹块二相对的面分别与两侧的限位杆相背的面连接,两侧的限位杆相对的面与两侧的环形弹性垫相背的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壁连接有导轨,环形夹块一和环形夹块二的背部均与导轨的内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壁连接有导轨,环形夹块一和环形夹块二的背部均与导轨的内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正侧面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与驱动座的外表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的内侧与滤尘网的外表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线有序便捷的配电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内接螺纹座的设置,只需将螺纹杆转入到内接螺纹座的内部,便可使安装板安装在配电柜内部指定位置处,安装板上分布螺纹连接闸刀与电器原件,通过配电柜本体背部设置的接线口可使电线穿入并与闸刀的接线端连接,所述的接线口位于导线孔的上方,导线孔的设置便于将电器原件连接的电线穿出到配电柜外,由于电器原件较多,因此可通过在导轨上移动固定装置,使环形夹块一和环形夹块二朝着相同的方向进行运动,知道凸块卡入到凹槽的内部时,此时两侧的环形弹性垫紧密接触,使终多的电器原件的电线收纳在一起,最后只需通过电线将闸刀与电器原件一一连接起来即可,通过压簧具备伸展性,从而能够对活动座的位置进行调整,使闸刀与电器原件连接的电线被相对面的海绵垫固定住,滑轨的设置使活动座保持稳定的移动,而驱动座对凹形座具备牵引的作用,因此可改变驱动座在滑槽上的位置,从而到达便于电力人员对配电箱内部的电线进行整理,从而使电线有序的分布在配电柜内部,为电力人员维修提供便捷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的滤尘网的设置,较比目前的配电柜开设的散热孔,该装置不仅能够起到散热的作用,而且同时能够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到配电柜的内部,从而避免灰尘对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以及再配电柜的顶部设置雨棚,可防止雨水通过滤尘网穿入到配电柜的内部,有效的提升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保证了配电柜电力运行处于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防潮座、2配电柜本体、3导线孔、4螺纹杆、5内接螺纹座、6滤尘网、7固定装置、8导轨、9调节装置、10安装板、11雨棚、701环形夹块一、702凸块、703环形弹性垫、704限位杆、705环形夹块二、706凹槽、901滑槽、902驱动座、903活动座、904海绵垫、905压簧、906滑轨、907凹形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排线有序便捷的配电柜,包括防潮座1、配电柜本体2、导线孔3、螺纹杆4、内接螺纹座5、安装板10、雨棚11、固定装置7和调节装置9,防潮座1的顶部与配电柜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配电柜本体2的顶部与雨棚11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杆4的外表面与内接螺纹座5的内壁螺纹连接,内接螺纹座5分别与安装板10的背部和配电柜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装置7位于配电柜本体2的内侧,调节装置9位于安装板10的内侧,配电柜本体2的背部开设有导线孔3。

进一步,固定装置7包括环形夹块一701、凸块702、环形弹性垫703、限位杆704和环形夹块二705,环形夹块一701的右侧面与凸块70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环形夹块二705的左侧面开设有凹槽706,凹槽706的内壁与凸块702的外表面卡接,环形夹块一701和环形夹块二705相对的面分别与两侧的限位杆704相背的面固定连接,两侧的限位杆704相对的面与两侧的环形弹性垫703相背的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配电柜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轨8,环形夹块一701和环形夹块二705的背部均与导轨8的内侧活动连接。

进一步,调节装置9包括驱动座902、活动座903、海绵垫904、压簧905、滑轨906和凹形座907,凹形座907的背部与驱动座902的正侧面固定连接,凹形座907的内壁与滑轨906的底部固定连接,滑轨906的内侧与活动座903背部活动连接,两侧的活动座903相对的面分别与两侧的海绵垫904相背的面固定连接,两侧的活动座903相背的面分别与两侧的压簧905相对的面固定连接,两侧的压簧905相背的面分别与凹形座907左壁和右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安装板10的正侧面开设有滑槽901,滑槽901的内壁与驱动座90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进一步,配电柜本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的内侧与滤尘网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采用内接螺纹座5的设置,只需将螺纹杆4转入到内接螺纹座5的内部,便可使安装板10安装在配电柜内部指定位置处,安装板10上分布螺纹连接闸刀与电器原件,通过配电柜本体9背部设置的接线口可使电线穿入并与闸刀的接线端连接,所述的接线口位于导线孔3的上方,导线孔3的设置便于将电器原件连接的电线穿出到配电柜外,由于电器原件较多,因此可通过在导轨8上移动固定装置7,使环形夹块一701和环形夹块二朝着相同的方向进行运动,知道凸块702卡入到凹槽706的内部时,此时两侧的环形弹性垫703紧密接触,使终多的电器原件的电线收纳在一起,最后只需通过电线将闸刀与电器原件一一连接起来即可,通过压簧905具备伸展性,从而能够对活动座903的位置进行调整,使闸刀与电器原件连接的电线被相对面的海绵垫904固定住,滑轨906的设置使活动座903保持稳定的移动,而驱动座902对凹形座907具备牵引的作用,因此可改变驱动座902在滑槽901上的位置,从而到达便于电力人员对配电箱内部的电线进行整理,从而使电线有序的分布在配电柜内部,为电力人员维修提供便捷的目的,通过采用的滤尘网6的设置,较比目前的配电柜开设的散热孔,该装置不仅能够起到散热的作用,而且同时能够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到配电柜的内部,从而避免灰尘对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以及再配电柜的顶部设置雨棚11,可防止雨水通过滤尘网6穿入到配电柜的内部,有效的提升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保证了配电柜电力运行处于稳定。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内接螺纹座5的设置,只需将螺纹杆4转入到内接螺纹座5的内部,便可使安装板10安装在配电柜内部指定位置处,安装板10上分布螺纹连接闸刀与电器原件,通过配电柜本体9背部设置的接线口可使电线穿入并与闸刀的接线端连接,所述的接线口位于导线孔3的上方,导线孔3的设置便于将电器原件连接的电线穿出到配电柜外,由于电器原件较多,因此可通过在导轨8上移动固定装置7,使环形夹块一701和环形夹块二朝着相同的方向进行运动,知道凸块702卡入到凹槽706的内部时,此时两侧的环形弹性垫703紧密接触,使终多的电器原件的电线收纳在一起,最后只需通过电线将闸刀与电器原件一一连接起来即可,通过压簧905具备伸展性,从而能够对活动座903的位置进行调整,使闸刀与电器原件连接的电线被相对面的海绵垫904固定住,滑轨906的设置使活动座903保持稳定的移动,而驱动座902对凹形座907具备牵引的作用,因此可改变驱动座902在滑槽901上的位置,从而到达便于电力人员对配电箱内部的电线进行整理,从而使电线有序的分布在配电柜内部,为电力人员维修提供便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的滤尘网6的设置,较比目前的配电柜开设的散热孔,该装置不仅能够起到散热的作用,而且同时能够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到配电柜的内部,从而避免灰尘对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以及再配电柜的顶部设置雨棚11,可防止雨水通过滤尘网6穿入到配电柜的内部,有效的提升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保证了配电柜电力运行处于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