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4328发布日期:2020-02-25 09:4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缆线固定结构,具体是一种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信号的传输线,它是各种电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传输媒介,电信电缆用途遍及电子技术各个领域,也称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在对传输缆线进行固定时,往往需要与固定结构相配合来进行安装。

现有的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在对缆线进行安装时,不能实现一线一槽,导致缆线在使用过程中纠缠在一起,影响检修时对缆线的分辨,以及会使缆线堆积在一起,导致缆线工作时的热量不易散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在对缆线安装时容易使缆线缠绕和堆积在一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夹持装置、开壳装置和安装块,所述上壳体活动安装在下壳体的上端,所述夹持装置固定安装在下壳体和上壳体的内部,所述开壳装置固定安装在下壳体的两侧。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把,所述螺纹杆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放线上座,所述螺纹杆和放线上座之间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放线上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的一侧套设有滑轮,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的内侧均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立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壳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活塞管,所述活塞管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插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活塞块,且插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塞块上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上端贯穿设置有插销,所述上壳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壳体的上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和螺纹槽之间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杆贯穿所述滑轮支架的内部,所述滑轮支架与立杆之间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线上座和放线下座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放线槽,放线槽的数量为八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活塞管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塞块之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夹持装置,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后,将缆线分别安装在放线下座中的放线槽,实现一线一槽,然后将上壳体和下壳体闭合,转动转把,使螺纹杆向上壳体内推进,在轴承的作用下放线上座不跟随螺纹杆转动,接着放线上座两侧的滑轮支架在立杆的限位下稳定地向下滑动,并对放线下座接触,对其中的缆线进行夹持,使缆线在各自的放线槽内得到固定,避免缆线在使用过程中缠绕在一起,影响检修时对缆线的分辨,同时也避免了缆线堆积在一起影响散热性能。

2、该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开壳装置,拉动插杆,插杆向外侧移动,并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当活塞块到达插销下方时,第二弹簧带动卡块向上将插销顶出,并卡在插销所在的孔内,使活塞块得到固定,并且插杆与安装块已分离,即可将上壳体和下壳体拆开,对缆线进行安装和检修等作业,安装时,将上壳体的安装块插入下壳体中,然后向下按压插销,插销将卡块顶入活塞块内,使活塞块失去固定,第一弹簧即可推动活塞块使插杆插入安装块中,方便了对缆线进行安装和检修,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的开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下壳体;2、上壳体;3、夹持装置;31、螺纹杆;32、转把;33、放线上座;34、轴承;35、滑轮支架;36、滑轮;37、滑轨;38、立杆;39、放线下座;4、开壳装置;41、外壳;42、活塞管;43、插杆;44、活塞块;45、第一弹簧;46、第二弹簧;47、卡块;48、插销;5、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子通讯传输缆线固定结构,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夹持装置3、开壳装置4和安装块5,上壳体2活动安装在下壳体1的上端,夹持装置3固定安装在下壳体1和上壳体2的内部,开壳装置4固定安装在下壳体1的两侧。

夹持装置3包括螺纹杆31,上壳体2的上端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杆31和螺纹槽之间相啮合,螺纹杆3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把32,螺纹杆31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放线上座33,放线上座33和放线下座39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放线槽,放线槽的数量为八组,螺纹杆31和放线上座33之间固定安装有轴承34,放线上座3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支架35,滑轮支架35的一侧套设有滑轮36,下壳体1和上壳体2的内侧均开设有滑轨37,滑轨3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立杆38,立杆38贯穿滑轮支架35的内部,滑轮支架35与立杆38之间活动连接,将上壳体2与下壳体1分离后,将缆线分别安装在放线下座39中的放线槽,实现一线一槽,然后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闭合,转动转把32,使螺纹杆31向上壳体2内推进,在轴承34的作用下放线上座33不跟随螺纹杆31转动,接着放线上座33两侧的滑轮支架35在立杆38的限位下稳定地向下滑动,并对放线下座39接触,对其中的缆线进行夹持,使缆线在各自的放线槽内得到固定,避免缆线在使用过程中缠绕在一起,影响检修时对缆线的分辨,同时也避免了缆线堆积在一起影响散热性能。

开壳装置4包括外壳41,外壳4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活塞管42,活塞管4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插杆43,插杆43的外表面套设有活塞块44,且插杆4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45,第一弹簧45的一端与活塞管42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45的另一端与活塞块44之间固定连接,活塞块44上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46,第二弹簧4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卡块47,外壳41的上端贯穿设置有插销48,上壳体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5,拉动插杆43,插杆43向外侧移动,并对第一弹簧45进行压缩,当活塞块44到达插销48下方时,第二弹簧46带动卡块47向上将插销48顶出,并卡在插销48所在的孔内,使活塞块44得到固定,并且插杆43与安装块5已分离,即可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拆开,对缆线进行安装和检修等作业,安装时,将上壳体2的安装块5插入下壳体1中,然后向下按压插销48,插销48将卡块47顶入活塞块44内,使活塞块44失去固定,第一弹簧45即可推动活塞块44使插杆43插入安装块5中,方便了对缆线进行安装和检修,且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上壳体2与下壳体1分离后,将缆线分别安装在放线下座39中的放线槽,实现一线一槽,然后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闭合,转动转把32,使螺纹杆31向上壳体2内推进,在轴承34的作用下放线上座33不跟随螺纹杆31转动,接着放线上座33两侧的滑轮支架35在立杆38的限位下稳定地向下滑动,并对放线下座39接触,对其中的缆线进行夹持,使缆线在各自的放线槽内得到固定,拉动插杆43,插杆43向外侧移动,并对第一弹簧45进行压缩,当活塞块44到达插销48下方时,第二弹簧46带动卡块47向上将插销48顶出,并卡在插销48所在的孔内,使活塞块44得到固定,并且插杆43与安装块5已分离,即可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拆开,对缆线进行安装和检修等作业,安装时,将上壳体2的安装块5插入下壳体1中,然后向下按压插销48,插销48将卡块47顶入活塞块44内,使活塞块44失去固定,第一弹簧45即可推动活塞块44使插杆43插入安装块5中。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