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用导向卡扣装置及具有其的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7595发布日期:2020-04-07 21:4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开关柜用导向卡扣装置及具有其的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开关柜用导向卡扣装置及具有其的开关柜。



背景技术:

目前抽入式开关柜通常包括开关框架和在该开关框架内进出的开关本体,以使安装在位于开关框架侧的端子块支架上的公针和安装在位于开关本体侧的栅栏上的母针随着开关本体在开关框架内的进出而接触或分离,来实现位于开关框架侧的二次回路与位于开关本体侧的主回路之间的通断。

在该公针与母针的接触过程中,需要使母针所在的栅栏从分离位置移动至连接位置,而在接下来的公针与母针的分离过程中,需要使母针所在的栅栏从连接位置移回分离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次的接触分离循环。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弹簧来实现母针所在的栅栏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的转换,然而弹簧存在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在本领域内对于稳定性高的导向卡扣装置存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部分问题的开关柜用导向卡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改进的导向卡扣装置的开关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柜用导向卡扣装置,该开关柜包括固定部和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移动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或分离的移动部,所述导向卡扣装置包括:第一导向件,其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移动部中的一个上,并且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扣件;第二导向件,其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移动部中的另一个上,并且适配于所述第一导向件;第二卡扣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件所在的所述固定部或所述移动部上,所述第二卡扣件与所述第一卡扣件配合连接或分离,以使所述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转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的配合,实现移动部和固定部之间的状态转换,而避免了采用具有不稳定力的部件如弹簧来实现该状态转换,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向卡扣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通过将导向功能和连接状态转换功能集成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向卡扣装置上实现,避免了将导向功能和连接状态转换功能分别设计在两个不同的部件上而造成的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最后,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向卡扣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装和操作。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扣件通过迫使所述第一导向件沿横向于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向外变形张开而与所述第一卡扣件配合连接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被构造成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导向槽内沿着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行进的导向柱。

优选地,所述导向柱的导向头被构造成同轴于所述导向柱的轴线的圆锥形结构或圆台形结构。由此,扩大导向柱的导向范围。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扣件被构造成所述导向槽上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上设置的卡扣凹槽;所述第二卡扣件被构造成设置在所述导向柱所在的所述固定部或所述移动部上的卡扣凸起,所述卡扣凸起与所述卡扣凹槽配合连接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面;所述卡扣凸起在面向所述导向头的一侧设置有在所述卡扣凸起靠近所述导向槽移动时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

优选地,所述卡扣凹槽靠近所述导向槽的所述自由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面;所述卡扣凸起在背向所述导向头的一侧设置有在所述卡扣凸起远离所述卡扣凹槽移动时抵接所述第三连接面的第四连接面。

优选地,所述导向柱的侧壁上设置有工艺切口。由此,避免由于导向柱的厚度过厚而造成收缩不均匀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面被设计为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柜,包括前述的导向卡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将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后显见的,另一部分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描述。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用导向卡扣装置所应用的开关柜的分离状态示意图,图中区域a所示为导向卡扣装置;

图2是图1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用导向卡扣装置所应用的开关柜的第一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区域c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用导向卡扣装置所应用的开关柜的第二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区域d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用导向卡扣装置所应用的开关柜的第三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区域e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开关柜

11-固定部

12-移动部

2-导向卡扣装置

21-第一导向件

211-第一连接面

22-第一卡扣件

221-第三连接面

23-第二导向件

231-导向头

232-工艺切口

24-第二卡扣件

241-第二连接面

242-第四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装置的示意性方案。尽管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附图中的部分构件可在不影响技术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在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附图中”或类似用语不必参考所有附图或示例。

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方”、“下方”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接合”、“连接”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既包括两个部件借助中间层(例如粘合剂、焊接剂等)或中间件(例如连接件、过渡件等)间接地连接在一起,也包括两个部件不借助任何中间层(例如粘合剂、焊接剂等)或中间件(例如连接件、过渡件等)直接地连接在一起。

图1至图11以举例的方式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用导向卡扣装置2,可具体用于开关柜1内的断路器或开关器件。如图1所示,该开关柜1包括具有固定部11和相对于固定部11移动而与固定部11连接或分离的移动部12,以在移动部12相对于固定部11移动的过程中提供导向和连接状态转换功能。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1被构造为端子块支架部,移动部12被构造为可相对于端子块支架部移动的栅栏部作为示例说明。其中,端子块支架部可安装有公针,栅栏部相应安装有母针,在栅栏部相对于端子块支架部移动的过程中,栅栏部相对于端子块支架部连接或分离,可伴随母针与公针的连接或分离,从而实现开关柜1的线路的连通和断开。需要说明的是,该导向卡扣装置2还可应用于其他需要实现导向和复位功能的两个部件中。

其中,如图1至图4所示,导向卡扣装置2包括:第一导向件21,其设置在固定部11和移动部12中的一个上,并且第一导向件21设置有沿第一导向件21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扣件22。第二导向件23,其设置在固定部11和移动部12中的另一个上,并且适配于第一导向件21。第二卡扣件24,其设置在与第二导向件23所在的固定部11或移动部12上,第二卡扣件24与第一卡扣件22配合连接或分离,以使移动部12与固定部11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转换。

具体说,第一导向件21和第一卡扣件22示例性地设置在固定部11如端子块支架部的侧面,第二导向件23和第二卡扣件24相应地设置在移动部12如栅栏部的侧面,第一导向件21与第二导向件23相互配合,使移动部12在所需方向上相对于固定部11移动。其中,第一导向件21和第二导向件23可由塑料制成。

其中,在移动部12与固定部11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一导向件21与第二导向件23分离,第一卡扣件22与第二卡扣件24分离;在移动部12靠近固定部11移动以由分离状态转换为连接状态时,第一导向件21与第二导向件23首先相互配合以使移动部12沿着所需方向行进,然后第二卡扣件24与第一导向件21的端部接触,并在作用在移动部12上的推力的作用下,第一导向件21被迫使变形而在横向于第一导向件21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向外张开,接着第二导向件23继续行进,同时第二卡扣件24抵接第一导向件21沿其延伸方向继续行进直至与第一卡扣件22配合连接,第一导向件21变形回复,此时移动部12与固定部11转换为连接状态,第一导向件21与第二导向件23配合连接,第一卡扣件22与第二卡扣件24配合连接。

其中,在移动部12远离固定部11移动以由连接状态转换为分离状态时,第二导向件23由作用在移动部12上的拉力的作用下,逆于所需方向行进,直至第二卡扣件24再次迫使第一导向件21变形而使第二卡扣件24与第一卡扣件22分离继而与第一导向件21分离,此时移动部12与固定部11转换为分离状态,以准备下一次连接分离循环。因此,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导向卡扣装置2,即可实现移动部12和固定部11之间的状态的往复转换。

可以看到,通过第一卡扣件22和第二卡扣件24的配合,实现移动部12和固定部11之间的状态转换,而避免了采用具有不稳定力的部件如弹簧来实现该状态转换,提高了本实施例中的导向卡扣装置2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通过将导向功能和状态转换功能集成在本实施例中的导向卡扣装置2上实现,避免了将导向功能和状态转换功能分别设计在两个不同的部件上而造成的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最后,本实施例中的导向卡扣装置2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装和操作。

可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导向件21被构造成沿着固定部11的侧面延伸且延伸超过固定部11的导向槽,该导向槽优选为开口方向朝向固定部11的半圆形槽。第二导向件23构造成沿着移动部12的侧面延伸且延伸超过移动部12的导向柱,该导向柱优选为半圆柱形杆。其中,半圆形槽与半圆柱形杆配合,使半圆形杆在半圆形槽内沿着半圆形槽的轴向的行进过程中,固定部11的正面与移动部12的背面相互靠近或远离。

可选地,如图2所示,导向柱的导向头231被构造成同轴于导向柱的轴线的圆锥形结构或圆台形结构,扩大了导向柱的导向范围,以在导向柱与导向槽处于分离状态,移动部12受到外部推力而使导向柱朝向导向槽移动时,导向柱更加顺利地进入导向槽内而与导向槽相互配合,而不需要在制作过程中满足导向柱和导向槽对准时的高精度要求,避免了由于制造误差或其他误差造成的导向柱无法进入导向槽内的影响,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操作。可选地,圆锥形结构或圆台形结构的弧面可部分设置与导向槽相对即可,而无需设置为完整的圆锥形结构或圆台形结构。可以理解地,导向柱的导向头231也可以设计为横向于导向柱的轴向向内聚拢的其他结构。

可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卡扣件22被构造成导向槽上沿其延伸方向上设置的卡扣凹槽。第二卡扣件24被构造成设置在导向柱所在的固定部11或移动部12上的卡扣凸起,卡扣凸起与卡扣凹槽配合连接或分离。导向槽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面211,卡扣凸起在面向导向头231的一侧设置有在卡扣凸起靠近导向槽移动时抵接第一连接面211的第二连接面241。卡扣凹槽靠近导向槽的自由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面221,卡扣凸起在背向导向头231的一侧设置有在卡扣凸起远离卡扣凹槽移动时抵接第三连接面221的第四连接面242。第一连接面211优选为朝外的斜面形式,第二连接面241优选为内凹的弧面形式,第三连接面221优选为朝外的斜面形式,第四连接面242优选为沿着导向柱径向延伸。

具体说,在移动部12与固定部11将从分离状态转换为连接状态时,卡扣凹槽与卡扣凸起分离,卡扣凸起由作用在移动部12上的推力的推动下,靠近卡扣凹槽移动,直至第二连接面241与第一连接面211接触,如图5至图7所示,然后第二连接面241压迫第一连接面211使第一导向件21受到在导向槽径向向外的作用力而变形,接着卡扣凸起在导向槽上沿轴向行进,直至落入卡扣凹槽内与卡扣凹槽配合连接,第一导向件21的变形开始回复,如图8至图11所示,此时移动部12与固定部11处于连接状态。

其中,在移动部12与固定部11将从连接状态转换为分离状态时,卡扣凸起连接在卡扣凹槽内,接着在作用在移动部12上的拉力的作用下,卡扣凸起远离固定部11移动,直至卡扣凸起的第四连接面242与第三连接面221接触,而使第三连接面221受到在导向槽径向向外的作用力而使第一导向件21变形,使卡扣凸起脱离卡扣凹槽,并在导向槽上沿其轴向向外行进,直至卡扣凸起脱离导向槽,此时移动部12与固定部11处于分离状态。

可选地,导向柱可采用塑料制成,因此导向柱的侧壁上设置工艺切口232,可避免由于制造过程中由于导向柱的厚度较厚而在冷却过程中造成收缩不均匀的情况。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