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通空调电控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0180发布日期:2020-05-15 16:5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暖通空调电控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暖通空调电控柜。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建筑中,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会整合在一个或多个的暖通空调系统中。针对小型的建筑,承包商会直接依需求选择暖通空调系统及设备。若是大型的建筑,会由建筑设计者及机械、结构等工程师共同分析、设计并选定暖通空调系统,再由专业的机械承包商来安装。目前暖通空调控制系统多采用控制柜集中控制。

现有的电控柜在进行后部检修接线时,通常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气将电控柜的后部翻转,以使检修人员可检修电控柜的后部,翻转操作十分不便,增大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为此,亟需一种暖通空调电控柜,可方便地将电控柜翻转,从而方便检修人员对电控柜的后部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暖通空调电控柜,可方便地将电控柜翻转,从而方便检修人员对电控柜的后部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暖通空调电控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下表面上转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容纳仓,所述柜体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容纳仓中的蜗轮,所述容纳仓上转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端部转动穿设底座的侧壁并延伸至容纳仓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蜗杆位于容纳仓外的端部使蜗杆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以此可使蜗轮随之转动,且蜗轮与柜体固定连接,从而可带动柜体沿底座进行转动,以此使电控柜可方便地翻转,从而方便了检修人员对对电控柜的后部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轮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底座的内底面上开设有可供转动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通孔连通且用于容纳转动盘的转动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盘位于转动腔中,在柜体与底座发生相对转动时,转动盘可在底座上的转动腔内转动,以此可对柜体进行限位,避免了柜体在转动时偏离底座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电控柜翻转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柜体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卡槽连通且位于卡槽内的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卡环及卡槽,柜体转动时卡环可在卡槽内转动,通过卡环及卡槽可进一步提高柜体与底座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控柜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的底部滚动连接有与卡环接触的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环在卡槽中转动时,滚珠受到卡环转动产生的摩擦力而沿着卡槽滚动,由于滚珠与卡环接触,以此可将卡环与卡槽之间的转动摩擦转化成滚珠与卡环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卡环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使蜗杆的转动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上设有散热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散热扇可将柜体内的热量快速地散出去,可减少电控柜内温度较高而烧坏电控柜的问题,以此延长了电控柜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箱内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与散热扇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丝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安装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供连接板穿过的条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组件使丝杆转动,由于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以此滑块可沿着丝杆进行上下滑移运动;同时滑块与散热扇固定连接,因此散热扇可随着滑块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可增大散热扇的散热范围,减少了柜体局部温度较高的问题,进一步延长了电控柜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丝杆底部的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一啮合的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二固定连接且穿设安装箱侧壁及柜体侧壁的短杆及固定连接在短杆上的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组件设为锥齿轮一、锥齿轮二、短杆及手轮的组合,通过转动手轮可带动短杆的转动,进而带动与短杆固定连接的锥齿轮二的转动,由于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以此可使锥齿轮一随之转动,从而可带动与锥齿轮一固定连接的丝杆的转动,以此保证散热扇位置的正常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及柜体上均设有限位组件,每一组所述限位组件均包括固定在底座侧面或柜体侧面上的固定板、与固定板螺纹连接的螺杆及与螺杆端部固定连接且与蜗杆或短杆抵接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靠近蜗杆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组件设为固定板、螺杆及抵接板的组合,需要将丝杆或蜗杆固定时,转动螺杆使抵接板不断地靠近短杆或蜗杆直至抵接板与短杆或蜗杆抵接,以此可防止蜗杆或短杆发生自转而影响柜体或散热扇稳定性的问题;防滑垫增大了抵接板与蜗杆或短杆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柜体及散热扇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利用转动蜗杆位于容纳仓外的端部使蜗杆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以此可使蜗轮随之转动,且蜗轮与柜体固定连接,从而可带动柜体沿底座进行转动,以此使电控柜可方便地翻转,从而方便了检修人员对对电控柜的后部进行检修;

2.本方案中卡环在卡槽中转动时,滚珠受到卡环转动产生的摩擦力而沿着卡槽滚动,由于滚珠与卡环接触,以此可将卡环与卡槽之间的转动摩擦转化成滚珠与卡环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卡环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以此使蜗杆的转动更加省力;

3.本方案中利用驱动组件使丝杆转动,由于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以此滑块可沿着丝杆进行上下滑移运动;同时滑块与散热扇固定连接,因此散热扇可随着滑块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可增大散热扇的散热范围,减少了柜体局部温度较高的问题,进一步延长了电控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安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柜体;11、蜗轮;111、转动柱;112、转动盘;12、卡环;2、安装箱;21、丝杆;211、滑块;22、条孔;23、连接板;24、散热扇;25、驱动组件;251、锥齿轮一;252、锥齿轮二;253、短杆;254、手轮;3、底座;31、容纳仓;311、蜗杆;32、卡槽;321、滚珠;33、通孔;331、转动腔;4、限位组件;41、固定板;42、螺杆;43、抵接板;431、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暖通空调电控柜,包括柜体1,柜体1竖直放置,柜体1上铰接有柜门(未示出),柜门的长度方向与柜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柜体1远离柜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箱2,安装箱2为中空的长方体形结构,安装箱2的长度方向与柜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安装箱2较大面积的侧壁与柜体1内壁固定连接。结合图2所示,安装箱2内转动连接有丝杆21,丝杆21的长度方向与安装箱2的长度方向一致,丝杆21的两端部分别与安装箱2的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丝杆21上螺纹连接有滑块211,转动丝杆21,滑块211可沿丝杆21进行上下滑移。安装箱2较小面积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孔22,条孔22呈长方体形,条孔22的长度方向与安装箱2的长度方向一致,条孔22与安装箱2的内部连通。滑块211靠近条孔2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连接板23的长度方向与条孔22的长度方向垂直,连接板23可穿过条孔22。连接板23远离滑块211的端部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散热扇24,散热扇24可将柜体1内的热量快速地散出去,以此减少电控柜内温度较而烧坏电控柜的问题。

如图2、图3所示,丝杆21的底部设有驱动组件25,驱动组件25可驱动丝杆21的转动,驱动组件25包括锥齿轮一251、锥齿轮二252、短杆253及手轮254。锥齿轮一251固定在丝杆21的底部,且锥齿轮一251与丝杆21共轴心线,锥齿轮二252与锥齿轮一251啮合。短杆253为圆柱形结构,短杆253的长度方向与丝杆21的长度方向垂直,短杆253与锥齿轮二252共轴心线,短杆253的一个端部固定在锥齿轮二252远离锥齿轮一251的侧面上,短杆253的另一个端部依次转动穿设安装箱2侧壁及柜体1侧壁延伸至柜体1外部。手轮254固定在短杆253位于柜体1外的端部上。通过转动手轮254可使短杆253转动,进而带动与短杆253固定连接的锥齿轮二252的转动,由于锥齿轮二252与锥齿轮一251啮合,以此可使锥齿轮一251随之转动,从而可带动与锥齿轮一251固定连接的丝杆21的转动;由于滑块211与丝杆21螺纹连接,以此滑块211可沿着丝杆21进行上下滑移运动;同时滑块211与散热扇24固定连接,因此散热扇24可随着滑块211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可增大散热扇24的散热范围,减少了柜体1局部温度较高的问题,进一步延长了电控柜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柜体1的下表面上转动连接有底座3,底座3为长方体形结构,底座3的高度方向与柜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底座3上开设有容纳仓31,容纳仓31呈圆柱形,容纳仓31的顶部与底座3的上表面平齐。柜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蜗轮11,蜗轮11水平设置,蜗轮11较大面积的侧面与柜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蜗轮11位于容纳仓31内部。容纳仓31内转动连接有蜗杆311,蜗杆311的长度方向与容纳仓31的长度方向一致,蜗杆311与蜗轮11啮合,蜗杆311的一端部与容纳仓31内壁转动连接,蜗杆311的另一端部穿设容纳仓31侧壁延伸至容纳仓31外部,且蜗杆311位于容纳仓31外的端部上固定有与短杆253上相同结构的手轮254,以此使蜗杆311的转动更加方便。利用转动蜗杆311位于容纳仓31外的端部使蜗杆311转动,由于蜗杆311与蜗轮11啮合,以此可使蜗轮11随之转动,且蜗轮11与柜体1固定连接,从而可带动柜体1沿底座3进行转动,以此使电控柜可方便地翻转,从而方便了检修人员对对电控柜的后部进行检修。

柜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卡环12,卡环12为圆环形结构,卡环12的高度方向与柜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底座3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卡槽32,卡槽32与卡环12的形状相似,卡环12卡接在卡槽32中,且卡环12与卡槽32可相对转动。卡环12、卡槽32及容纳仓31三者共轴心线。卡槽32的内底面上嵌入滚动连接有滚珠321,滚珠3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滚珠321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卡槽32内,卡环12在卡槽32中转动时,滚珠321受到卡环12转动产生的摩擦力而沿着卡槽32滚动,由于滚珠321与卡环12接触,以此可将卡环12与卡槽32之间的转动摩擦转化成滚珠321与卡环12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卡环12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以此使蜗杆311的转动更加省力。蜗轮1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11,转动柱111为圆柱形结构,转动柱111与蜗轮11共轴心线,转动柱111的长度方向与柜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转动柱11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12,转动盘112为圆形板状结构,转动盘112与转动柱111共轴心线,转动盘112的直径大于转动盘112的直径。底座3的内底面上开设有通孔33,通孔33呈圆柱形,通孔33与容纳仓31连通,且通孔33的内径略大于转动柱111的直径,以此转动柱111可穿过通孔33。底座3上开设有转动腔331,转动腔331与转动盘112的形状相似,转动腔331与通孔33共轴心线,转动盘112位于转动腔331的内部,在柜体1与底座3发生相对转动时,转动盘112可在底座3上的转动腔331内转动,以此可对柜体1进行限位,避免了柜体1在转动时偏离底座3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电控柜翻转时的安全性。

如图1、图3所示,底座3及柜体1上均设有限位组件4,限位组件4包括固定板41、螺杆42及抵接板43。固定板4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固定板41较小面积的侧面与底座3的侧面或柜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螺杆42穿设固定板41,且与固定板41螺纹连接,螺杆42的长度方向与柜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抵接板43为弧形板结构,底座3上的限位组件4上的抵接板43的长度方向与蜗杆311的长度方向一致,柜体1上的限位组件4上的抵接板43的长度方向与短杆253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抵接板43较大面积的侧面与螺杆42的底端固定连接。抵接板43较小面积的侧面上粘接有防滑垫431,防滑垫431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需要将丝杆21或蜗杆311固定时,转动螺杆42使抵接板43不断地靠近短杆253或蜗杆311直至抵接板43与短杆253或蜗杆311抵接,以此可防止蜗杆311或短杆253发生自转而影响柜体1或散热扇24稳定性的问题;防滑垫431增大了抵接板43与蜗杆311或短杆253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柜体1及散热扇24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利用转动蜗杆311位于容纳仓31外的端部使蜗杆311转动,由于蜗杆311与蜗轮11啮合,以此可使蜗轮11随之转动,且蜗轮11与柜体1固定连接,从而可带动柜体1沿底座3进行转动,以此使电控柜可方便地翻转,从而方便了检修人员对对电控柜的后部进行检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