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巡检机器人用充电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9863发布日期:2020-09-01 18:4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巡检机器人用充电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巡检机器人用充电柱,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现有技术的巡检机器人充电,需要人工发出指令,不够节能环保,没有有效的利用太阳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巡检机器人用充电柱,包括机器人、充电柱本体、散热翼、太阳能蓄电装置、太阳能板、中央微处理器、充电板、底座、绝缘板、红外传感器、充电装置、蓄电池;充电柱本体的上端外壁上安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太阳能蓄电装置,太阳能蓄电装置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充电板,充电柱本体的四周内壁上均安装有数个散热翼,充电柱本体的下端内壁上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上端外壁上安装有中央微处理器,充电柱本体的左侧内壁下端安装有充电装置,充电装置的上端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充电柱本体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底座,底座的下端内壁上安装有绝缘板,太阳能板与太阳能蓄电装置连接,充电板与太阳能蓄电装置连接,充电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与充电装置连接,红外传感器、充电装置均通过连接线与中央微处理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中央微处理器是以arm920t为核心的s3c2440微处理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中央微处理器控制整个设备,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通过中央微处理器控制红外传感器给机器人发送信号,通过充电装置将转换的电能传输至机器人中,方便快捷,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巡检机器人用充电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器人;2-充电柱本体;3-散热翼;4-太阳能蓄电装置;5-太阳能板;6-中央微处理器;7-充电板;8-底座;9-绝缘板;10-红外传感器;11-充电装置;12-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用充电柱,包括机器人1、充电柱本体2、散热翼3、太阳能蓄电装置4、太阳能板5、中央微处理器6、充电板7、底座8、绝缘板9、红外传感器10、充电装置11、蓄电池12;充电柱本体2的上端外壁上安装有太阳能板5,太阳能板5用来吸收太阳能,太阳能板5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太阳能蓄电装置4,太阳能蓄电装置4用来蓄电,太阳能蓄电装置4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充电板7,充电板7用来给蓄电池12充电,充电柱本体2的四周内壁上均安装有数个散热翼3,散热翼3用来散热,充电柱本体2的下端内壁上安装有蓄电池12,蓄电池12用来储存电量,蓄电池12的上端外壁上安装有中央微处理器6,中央微处理器6用来接送处理数据,充电柱本体2的左侧内壁下端安装有充电装置11,充电装置11用来给机器人1充电,充电装置11的上端安装有红外传感器10,红外传感器10用来给机器人发送信号,充电柱本体2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底座8,底座8用来保护充电柱本体2,底座8的下端内壁上安装有绝缘板9,绝缘板9用来绝缘,太阳能板5与太阳能蓄电装置4连接,充电板7与太阳能蓄电装置4连接,充电板7与蓄电池12连接,蓄电池12与充电装置11连接,红外传感器10、充电装置11均通过连接线与中央微处理器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微处理器6是以arm920t为核心的s3c2440微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2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太阳能板5吸收太阳能,通过太阳能蓄电装置4将太阳能板5吸收的太阳能转换成电量储存起来,再通过充电板7将太阳能蓄电装置4内的电量传输至蓄电池12中,通过中央微处理器6控制红外传感器10给机器人1发出信号,使得机器人1对准充电装置11充电,充电装置11将蓄电池12内的电量传输至机器人1中,方便快捷,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巡检机器人用充电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充电柱本体、散热翼、太阳能蓄电装置、太阳能板、中央微处理器、充电板、底座、绝缘板、红外传感器、充电装置和蓄电池;充电柱本体的上端外壁上安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太阳能蓄电装置,太阳能蓄电装置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充电板,充电柱本体的四周内壁上均安装有数个散热翼,充电柱本体的下端内壁上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上端外壁上安装有中央微处理器,充电柱本体的左侧内壁下端安装有充电装置,充电装置的上端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充电柱本体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底座,底座的下端内壁上安装有绝缘板,太阳能板与太阳能蓄电装置连接,充电板与太阳能蓄电装置连接,充电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与充电装置连接,红外传感器、充电装置均通过连接线与中央微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巡检机器人用充电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微处理器是以arm920t为核心的s3c2440微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巡检机器人用充电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用充电柱,充电柱本体的上端外壁上安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太阳能蓄电装置,太阳能蓄电装置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充电板,充电柱本体的四周内壁上均安装有数个散热翼,充电柱本体的下端内壁上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上端外壁上安装有中央微处理器,充电柱本体的左侧内壁下端安装有充电装置,充电装置的上端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充电柱本体的下端外壁上安装有底座,底座的下端内壁上安装有绝缘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央微处理器控制整个设备,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通过中央微处理器控制红外传感器给机器人发送信号,通过充电装置将转换的电能传输至机器人中,方便快捷,节能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俊;姜明军;平常;于林;王定刚;张雁冰;妥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