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可移动的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5156发布日期:2020-05-22 21:53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圈可移动的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可移动的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充电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都可能用到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各设置一个线圈,发射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因此,发射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的相对位置对充电的效率影响很大。

在现有的无线充电器中,发射端线圈的在无线充电器内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无法自动适应接收端线圈的位置,因此,需要加装一个检测部件来对接收端线圈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端线圈的位置调整发射端线圈的位置。现有无线充电器还存在一下问题:(1)检测区域的铺铜较多影响到无线充电的效率的问题,如图1所示,检测部件通常设置于充电区域的背面,检测部件包括多个感应线圈依次排列形成的检测区域,铺铜的面积较大;(2)pcb板和发射线圈之间需要用较长的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连接,增加发射线圈的内阻,发射线圈由于发热严重导致充电时间增加,同时,发射线圈到pcb板的距离增加导致通讯时丢包概率增加,从而导致无线充电器停止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线圈可移动的无线充电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圈可移动的无线充电器,包括:

一检测部件,用于检测一待充电设备的接收线圈的位置,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多个感应线圈,多个所述感应线圈交叉形成与充电区域对应的检测区域;

一驱动部件,连接一发射线圈,所述驱动部件用于移动所述发射线圈的位置;

一控制部件,分别连接所述发射线圈、所述检测部件以及所述驱动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为一pcb板,所述发射线圈焊接于所述pcb板上,以使所述pcb板和所述发射线圈形成一个整体可移动的无线充电模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部件包括:

一检测处理模块,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检测处理模块与所述检测部件连接,所述检测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检测部件反馈的检测信号;

一运算模块,连接所述检测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处理后的所述检测信号计算出所述接收线圈的位置;

一驱动模块,连接所述运算模块,且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用于根据所述运算模块的运算结果形成一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驱动部件;

一充电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运算模块和所述发射线圈,且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发射线圈,用于在所述运算模块输出的运算结果表示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定位后开启所述发射线圈,以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检测处理模块包括一运算放大器,用于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

一导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

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一对平行设置的滑杆上,所述导轨可于一对所述滑杆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

一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于所述导轨上移动;

一第二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导轨,用于驱动所述导轨于一对所述滑杆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一齿轮和一第一电机,所述导轨的边缘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咬合的锯齿,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于所述导轨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一传输带和一第二电机,所述传输带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下方并接触所述导轨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以使所述传输带带动所述导轨于一对所述滑杆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检测部件的多个感应线圈交叉分布,减少了检测区域的铺铜,从而提升了充电效率;发射线圈直接焊接在pcb板上,不再使用fpc连接,降低了发射线圈的内阻,减少发射线圈的发热,同时,减少发射线圈和pcb板通讯时的丢包概率,提高无线充电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检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线圈可移动的无线充电器,如图4所示,包括:

一检测部件1,用于检测一待充电设备的接收线圈的位置并形成一检测信号,检测部件1包括多个感应线圈,多个感应线圈交叉形成与充电区域对应的检测区域;

一驱动部件2,连接一发射线圈3,驱动部件2用于移动发射线圈3的位置;

一控制部件4,分别连接发射线圈3、检测部件1以及驱动部件2,控制部件4接收检测部件反馈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计算出接收线圈的位置,并形成一控制信号,驱动部件根据控制信号将发射线圈3移动至与接收线圈对应的位置;

控制部件为一pcb板,发射线圈3焊接于pcb板4上,以使pcb板4和发射线圈3形成一个整体可移动的无线充电模块。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检测部件包括多根感应线圈交叉分布,检测区域的x方向和y方向上均设有多根感应线圈,例如,x方向上设有x1、x2、x3、x4、x5、x6,y方向上设有y1、y2、y3、y4、y5、y6,x方向上的感应线圈与y方向上的感应线圈互相垂直交叉以形成检测区域,并且,可以根据检测精度的需要对感应线圈进行重叠排列。

具体地,检测接收线圈位置的过程包括:控制部件依次向x方向的感应线圈发送检测激励信号,例如3.3v/50khz/3%+duty(占空比),发出检测激励信号后延时一段时间,形成x方向的回波信号;控制部件依次向y方向的感应线圈发送检测激励信号,例如3.3v/50khz/3%+duty,发出检测激励信号后延时一段时间,形成y方向的回波信号;x方向的回波信号和y方向的回报信号形成一个检测信号,控制部件通过计算检测信号,计算出待充电设备的接收线圈当前的位置,随后控制发射线圈传送到与接收线圈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从而完成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定位。控制部件4通过接收感应线圈反馈的检测信号的大小精确的判断接收线圈的位置。相比较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检测部件相比图1中的检测部件,可以有效地减少铺铜的面积,提升无线充电器的充电性能。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发射线圈3直接焊接于pcb板4上,以使pcb板4和发射线圈3形成一个整体可移动的无线充电模块,不再使用fpc连接,降低了发射线圈的内阻,减少发射线圈的发热,同时,减少发射线圈和pcb板通讯时的丢包概率,提高无线充电器的稳定性。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控制部件4包括:

一检测处理模块401,控制部件4通过检测处理模块401与检测部件1连接,检测处理模块401用于处理检测部件反馈的检测信号;

一运算模块402,连接检测处理模块401,用于根据处理后的检测信号计算出接收线圈的位置;

一驱动模块403,连接运算模块402,且控制部件4通过驱动模块402连接驱动部件2,用于根据运算模块402的运算结果形成控制信号并发送给驱动部件2;

一充电控制模块404,分别连接运算模块402和发射线圈3,且控制部件4通过充电控制模块404连接发射线圈3,用于在运算模块402输出的运算结果表示发射线圈3与接收线圈定位后开启发射线圈3,以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具体地,控制部件4为pcb板,pcb板上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检测处理模块401、运算模块402、驱动模块403、充电控制模块404。检测处理模块401用于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处理模块401为运算放大器,检测信号通过较高带宽的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将检测信号放大后输出至控制部件的检测引脚,运算模块通过反馈的检测信号的大小计算得出接收线圈所在的位置。控制部件通过模拟开关将检测激励信号(如3.3v/50khz/3%+duty,但不限于此信号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修改)依次发送到检测部件的各个感应线圈上,如果在感应线圈附近有放置有待充电设备的接收线圈,激励信号发出后会产生回波信号回传回来,并且,接收线圈距离检测线圈越近回波信号越强。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部件2包括:

一导轨201,无线充电模块可移动的设置于导轨201上;

导轨20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一对平行设置的滑杆202上,导轨可于一对滑杆202上移动;

一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无线充电模块,用于驱动无线充电模块于导轨上移动;

一第二驱动单元,连接导轨,用于驱动导轨于一对滑杆上移动;

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一齿轮和一第一电机,导轨的边缘设有与齿轮相咬合的锯齿,第一电机用于驱动齿轮转动,以带动无线充电模块于导轨上移动;

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一传输带和一第二电机,传输带设置于导轨的下方并接触导轨的下表面,第二电机用于驱动传输带,以使传输带带动导轨于一对滑杆上移动。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无线充电模块(发射线圈3+pcb板4)在导轨201上滑动,从而调整发射线圈于x方向的位置,导轨201也可在一对滑杆上滑动,从而带动无线充电模块于y方向上移动。通过两个驱动单元的结合,可以使发射线圈在检测区域内任意移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检测部件的多个感应线圈交叉分布,减少了检测区域的铺铜,从而提升了充电效率;发射线圈直接焊接在pcb板上,不再使用fpc连接,降低了发射线圈的内阻,减少发射线圈的发热,同时,减少发射线圈和pcb板通讯时的丢包概率,提高无线充电器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