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筒式隔空无接触传递扭矩多级磁力偶合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6018发布日期:2020-04-24 22:06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筒式隔空无接触传递扭矩多级磁力偶合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筒式隔空无接触传递扭矩多级磁力偶合联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磁性材料的发展以及新型磁性材料的出现,磁力偶合联轴器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种类愈来愈多,而轴筒式隔空无接触传递扭矩多级磁力偶合联轴器就是其中备受青睐的一种,虽然现有轴筒式隔空无接触传递扭矩多级磁力偶合联轴器的生产工艺正在日渐成熟,但仍有部分不足待改进。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轴筒式隔空无接触传递扭矩多级磁力偶合联轴器未设有散热结构,不能及时对联轴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未及时散发的热量积聚在一起,一旦温度过高则容易损坏联轴器,严重影响联轴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筒式隔空无接触传递扭矩多级磁力偶合联轴器,具有能够及时对主动磁力轮和从动磁力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进而避免温度过高造成主动磁力轮和从动磁力轮损坏的问题发生,延长主动磁力轮和从动磁力轮使用寿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筒式隔空无接触传递扭矩多级磁力偶合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包括主动磁力轮和从动磁力轮,其中,所述主动磁力轮的一侧安装有从动磁力轮,所述主动磁力轮安装在主动轴的一端,所述从动磁力轮安装在从动轴的一端;

所述主动磁力轮包括径向孔、底座、螺纹环、扇形磁块、带丝扣盖体、标准位置线、散热片、卡套、小散热柱、安装槽、安装孔、大散热柱、凹槽、圆形磁力环和轴向孔,其中,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开设有两个径向孔,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间位置固定有卡套,且底座的上方靠外边缘固定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与卡套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底端且靠近卡套的一侧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小散热柱,所述凹槽的底端且远离卡套的一侧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大散热柱,相邻所述小散热柱、相邻所述大散热柱以及所述小散热柱与对应所述大散热柱之间均通过散热片连接,所述凹槽上且对应若干个小散热柱和若干个大散热柱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凹槽上且对应若干个散热片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小散热柱靠近卡套的一侧以及大散热柱远离卡套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标准位置线,所述凹槽的内部且对应若干个标准位置线的位置均连接有扇形磁块,若干个所述扇形磁块围成圆形磁力环,所述凹槽的上方安装有带丝扣盖体,所述带丝扣盖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轴向孔。

优选的,所述从动磁力轮的结构与主动磁力轮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带丝扣盖体均为铝合金材质制成。

优选的,底座与带丝扣盖体成连接状态时,所述卡套正好卡入轴向孔的内部。

优选的,散热片卡入安装槽时,所述散热片与安装槽无缝贴合,所述散热片的表面与安装槽的表面成同一平面。

优选的,小散热柱和大散热柱卡入安装孔时,所述小散热柱和大散热柱与安装孔无缝贴合,所述小散热柱和大散热柱的两端表面与安装孔的两端表面均成同一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凹槽的底端靠近卡套的一侧(扇形磁块弧形较小端)以及凹槽的底端远离卡套的一侧(扇形磁块弧形较大端)均刻画有标准位置线,这种结构由于可以直接将若干个扇形磁块对准标准位置线的位置放入,进而使得若干个扇形磁块的装配变得更加省时省力,从而在加快了若干个扇形磁块装配速度的同时还提高了若干个扇形磁块的装配准确率,结构科学合理,实用性更强,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力。

2、本实用新型凹槽的底端一侧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小散热柱,凹槽的底端另一侧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大散热柱,相邻小散热柱、相邻大散热柱以及小散热柱与对应大散热柱之间均通过散热片连接,多种结构相互配合,能够及时对主动磁力轮和从动磁力轮(联轴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进而避免温度过高造成主动磁力轮和从动磁力轮损坏的问题发生,延长主动磁力轮和从动磁力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个扇形磁块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丝扣盖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联轴器;11、主动磁力轮;111、径向孔;112、底座;113、螺纹环;114、扇形磁块;115、带丝扣盖体;116、标准位置线;117、散热片;118、卡套;119、小散热柱;120、安装槽;121、安装孔;122、大散热柱;123、凹槽;124、圆形磁力环;125、轴向孔;12、从动磁力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筒式隔空无接触传递扭矩多级磁力偶合联轴器,包括联轴器1,联轴器1包括主动磁力轮11和从动磁力轮12,其中,主动磁力轮11的一侧安装有从动磁力轮12,为了从动磁力轮12能够与主动磁力轮11更好的配合,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从动磁力轮12的结构与主动磁力轮11的结构相同,主动磁力轮11安装在主动轴的一端,从动磁力轮12安装在从动轴的一端;

主动磁力轮11包括径向孔111、底座112、螺纹环113、扇形磁块114、带丝扣盖体115、标准位置线116、散热片117、卡套118、小散热柱119、安装槽120、安装孔121、大散热柱122、凹槽123、圆形磁力环124和轴向孔125,其中,底座112的外侧壁开设有两个径向孔111,底座112的上方中间位置固定有卡套118,且底座112的上方靠外边缘固定有螺纹环113,螺纹环113与卡套118之间形成凹槽123,凹槽123的底端且靠近卡套118的一侧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小散热柱119,凹槽123的底端且远离卡套118的一侧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大散热柱122,相邻小散热柱119、相邻大散热柱122以及小散热柱119与对应大散热柱122之间均通过散热片117连接,凹槽123上且对应若干个小散热柱119和若干个大散热柱122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121,为了避免胶水进入安装孔121的同时杜绝小散热柱119和大散热柱122对扇形磁块114造成影响的问题发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小散热柱119和大散热柱122卡入安装孔121时,小散热柱119和大散热柱122与安装孔121无缝贴合,小散热柱119和大散热柱122的两端表面与安装孔121的两端表面均成同一平面,凹槽123上且对应若干个散热片117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120,为了避免胶水进入安装槽120的同时杜绝散热片117对扇形磁块114造成影响的问题发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散热片117卡入安装槽120时,散热片117与安装槽120无缝贴合,散热片117的表面与安装槽120的表面成同一平面,小散热柱119靠近卡套118的一侧以及大散热柱122远离卡套118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标准位置线116,凹槽123的内部且对应若干个标准位置线116的位置均连接有扇形磁块114,若干个扇形磁块114围成圆形磁力环124,凹槽123的上方安装有带丝扣盖体115,为了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112和带丝扣盖体115均为铝合金材质制成,带丝扣盖体115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轴向孔125,为了底座112能够与带丝扣盖体115更好的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112与带丝扣盖体115成连接状态时,卡套118正好卡入轴向孔125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装配工作:将胶水涂覆在主动磁力轮11的凹槽123内部,将若干个扇形磁块114(按照n、s交错的方式排列)对准标准位置线116放入凹槽123的内部,摆放完成后将带丝扣盖体11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丝扣与螺纹环113连接)固定在底座112上,此时卡套118正好卡入轴向孔125中,主动磁力轮11装配完成,再按照同样的方式装配从动磁力轮12,从动磁力轮12装配完成,再将主动磁力轮11安装在主动轴的一端,从动磁力轮12安装在从动轴的一端(主动磁力轮11和从动磁力轮12带磁一面径向并列排放),整体装配工作完成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主动轴旋转,带动主动磁力轮11转动,由于磁场力的作用,主动磁力轮11在旋转时会同步带动从动磁力轮12旋转,从动磁力轮12带动从动轴旋转,进而实现动力传输,在主动磁力轮11和从动磁力轮12旋转过程中,圆形磁力环124产生的热量会由散热片117、小散热柱119和大散热柱122进行配合散热,进而避免温度过高造成主动磁力轮11和从动磁力轮12损坏的问题发生,延长主动磁力轮11和从动磁力轮12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