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5684发布日期:2020-05-26 18:2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尤其涉及一种永磁调速器辅助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冷永磁调速器,防护罩设计优先考虑通风散热,采用支撑架上蒙钢丝网的结构,对噪音基本没有限制,在转速达到3000转/分时永磁调速器发出很大的噪音,超过了关于旋转电机噪音国家标准的限定值。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了一种既能满足通风散热性能,又能降低永磁调速器噪音到国家标准限定值的防护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蜗壳防护罩,实现轴向进风口进风,并沿蜗壳膨胀方向旋转从出风口甩出,出风口连接通风管道,气流在通风管道内部曲折通行,有效的对出风口噪音进行二次吸收,降低出风口噪音,同时蜗壳防护罩和通风管道内置穿孔板和吸音棉双层结构,对永磁调速器高速旋转产生的中高频噪音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的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防护罩,所述蜗壳防护罩端口处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蜗壳防护罩内部连通,所述蜗壳防护罩和所述通风管道内侧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吸音棉和穿孔板,所述通风管道端口处设置有防护盖。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

所述蜗壳防护罩的蜗壳膨胀旋向与永磁调速器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通风管道的出风口竖直朝上并沿所述蜗壳防护罩的蜗壳膨胀旋向与所述蜗壳防护罩的蜗壳线相切。

所述通风管道内壁上下设置有一对挡板,优选的,一对所述挡板倾斜设置,所述挡板上端面与所述通风管道内壁夹角为75度。

所述穿孔板采用穿孔率15%~25%、孔径2.0mm~3.0mm的钢板。

所述吸音棉采用聚酯纤维吸音棉,所述吸音棉厚度为30mm~50mm。

所述防护盖通过双头螺栓与通风管道出风口的法兰连接。

所述蜗壳防护罩内部与永磁调速器设备之间径向间隙有限,并要保证足够的通风风量进行散热,测量永磁调速器运行发出的噪音峰值频率范围,并通过实验检测验证,采用穿孔率范围15%~25%,孔径2.0mm~3.0mm的所述穿孔板来固定厚度为30mm~50mm的吸音棉,既能满足通风风量要求,也能降低永磁调速器设备除出风口位置外其它位置范围的噪音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定值,为进一步降低出风口位置范围噪音,所述蜗壳防护罩出风口所述连接有所述通风管道,所述通风风道内置上下设置的所述挡板,内部同样采用穿孔板和吸音棉双层结构,气流在所述通风管道内部曲折通行,噪音在所述通风管道内部进行多次反射吸收,降低所述通风管道出风口位置噪音,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定值,同时所述通风管道出口处为敞开结构,为了防止异物从风道口掉入内部空间对设备产生破坏,所述通风管道出口连接有所述防护盖,采用双头螺栓与所述通风管道相连接,不影响风道口的出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蜗壳防护罩,实现轴向进风口进风,并沿蜗壳膨胀方向旋转从出风口甩出,出风口连接通风管道,气流在通风管道内部曲折通行,有效的对出风口噪音进行二次吸收,降低出风口噪音,同时蜗壳防护罩和通风管道内置穿孔板和吸音棉双层结构,对永磁调速器高速旋转产生的中高频噪音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穿孔板;2.吸音棉;3.蜗壳防护罩;4.通风管道;5.防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一种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包括蜗壳防护罩3,蜗壳防护罩3端口处设置有通风管道4,通风管道4与蜗壳防护罩3内部连通,蜗壳防护罩3和通风管道4内侧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吸音棉2和穿孔板1,通风管道4端口处设置有防护盖5。

蜗壳防护罩3的蜗壳膨胀旋向与永磁调速器的旋转方向一致,通风管道4的出风口竖直朝上并沿蜗壳防护罩3的蜗壳膨胀旋向与蜗壳防护罩3的蜗壳线相切。

通风管道4内壁上下设置有一对挡板,优选的,一对挡板倾斜设置,挡板上端面与通风管道4内壁夹角为75度。

穿孔板1采用穿孔率15%~25%、孔径2.0mm~3.0mm的钢板。

吸音棉2采用聚酯纤维吸音棉2,吸音棉2厚度为30mm~50mm。

防护盖5通过双头螺栓与通风管道4出风口的法兰连接。

蜗壳防护罩3内部与永磁调速器设备之间径向间隙有限,并要保证足够的通风风量进行散热,测量永磁调速器运行发出的噪音峰值频率范围,并通过实验检测验证,采用穿孔率范围15%~25%,孔径2.0mm~3.0mm的穿孔板1来固定厚度为30mm~50mm的吸音棉2,既能满足通风风量要求,也能降低永磁调速器设备除出风口位置外其它位置范围的噪音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定值,为进一步降低出风口位置范围噪音,蜗壳防护罩3出风口连接有通风管道4,通风风道内置上下设置的挡板,内部同样采用穿孔板1和吸音棉2双层结构,气流在通风管道4内部曲折通行,噪音在通风管道4内部进行多次反射吸收,降低通风管道4出风口位置噪音,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定值,同时通风管道4出口处为敞开结构,为了防止异物从风道口掉入内部空间对设备产生破坏,通风管道4出口连接有防护盖5,采用双头螺栓与通风管道4相连接,不影响风道口的出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防护罩,所述蜗壳防护罩端口处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蜗壳防护罩内部连通,所述蜗壳防护罩和所述通风管道内侧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吸音棉和穿孔板,所述通风管道端口处设置有防护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防护罩的蜗壳膨胀旋向与永磁调速器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通风管道的出风口竖直朝上并沿所述蜗壳防护罩的蜗壳膨胀旋向与所述蜗壳防护罩的蜗壳线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内壁上下设置有一对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采用穿孔率15%~25%、孔径2.0mm~3.0mm的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棉采用聚酯纤维吸音棉,所述吸音棉厚度为30mm~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通过双头螺栓与通风管道出风口的法兰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永磁调速器降噪防护罩,属于永磁调速器辅助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蜗壳防护罩,蜗壳防护罩端口处设置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与蜗壳防护罩内部连通,蜗壳防护罩和通风管道内侧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吸音棉和穿孔板,通风管道端口处设置有防护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蜗壳防护罩,实现轴向进风口进风,并沿蜗壳膨胀方向旋转从出风口甩出,出风口连接通风管道,气流在通风管道内部曲折通行,有效的对出风口噪音进行二次吸收,降低出风口噪音,同时蜗壳防护罩和通风管道内置穿孔板和吸音棉双层结构,对永磁调速器高速旋转产生的中高频噪音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松;张秀;姜西宏;尹宗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斯普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