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作业用线路除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1831发布日期:2020-07-24 16:3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作业用线路除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线路除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作业用线路除冰装置。



背景技术:

在每年的冬季,我国输电线路的覆冰现象都已经十分普遍,输电线路覆冰和积雪会导致其机械和电气性能急剧下降,引起导线舞动、杆塔倾斜甚至倒塌、断线以及绝缘子闪络等重大电力事故,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尤其在0kv配电线路运维作业中,需要对架设的配电线路上的覆冰进行及时的清除,以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然而现有的10kv配电线路运维作业用线路除冰装置通常都需要在除冰装置上外接供电电源对加热元器件进行供电,这就导致了除冰装置的整体体积重量较大,不方便对除冰装置安装在配电线路上,同时在除冰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没电的供电电源进行更换,增大了运维人员的作业负担,也降低了配电线路除冰的连续性,不利于快速高效的除冰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作业用线路除冰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作业用线路除冰装置,包括:套管和放置架;

所述套管由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组成,且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的一侧开口端外壁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

所述套管的内壁通过弹性杆与除冰管连接;

所述除冰管由第一除冰片和第二除冰片组成;

所述第一除冰片和第二除冰片的内壁均设置有加热片,且加热片的内部呈环形且等角度结构嵌设有若干个远红外电热管;

所述放置架焊接在套管的底部外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耳架;

所述耳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耳架分别焊接在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另一侧开口端外壁;

两个所述耳架之间通过紧固销螺纹旋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电流互感器;

所述电流互感器通过在外壁呈环形且等角度结构设置的支杆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内壁连接;

所述电流互感器为两段式分体对称结构;

所述电流互感器通过导线与放置架内的蓄电池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管的一侧开口端外壁设置有前位导轮;

所述套管的另一侧开口端外壁设置有后位导轮;

所述前位导轮的高度大于后位导轮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挂环;

所述挂环设置在放置架的水平端底部;

所述挂环的圆心与套管的圆心均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性杆由顶杆、弹簧和伸缩管组成;

其中,所述弹簧的一端焊接在伸缩管的内壁,另一端与顶杆弹性连接;

所述顶杆的外壁直径与伸缩管的内壁直径大小一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作业用线路除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配电线路除冰装置采用电流互感器,使其套接在配电线路的外壁,并且在受力移动时进行电磁感应取电,从而对远红外电热管起到实时供电的效果,无需使用外界的供电电源对除冰装置进行间断性的供电,实现了除冰装置变供电边除冰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线路除冰的效率。

(2):该配电线路除冰装置的整体均采用分体式的旋转开闭方式,方便对除冰装置进行灵活的开闭操作,从而方便将除冰装置套接在不同覆冰厚度的配电线路上,极大的降低了除冰装置的拆装便捷性,进而降低了运维人员的操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作业用线路除冰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与放置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除冰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套管;11、第一夹片;12、第二夹片;13、前位导轮;14、后位导轮;2、支杆;3、电流互感器;4、放置架;5、蓄电池;6、挂环;7、连接轴;8、紧固销;9、耳架;10、除冰管;101、第一除冰片;102、第二除冰片;103、弹性杆;1031、顶杆;1032、弹簧;1033、伸缩管;104、加热片;105、远红外电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作业用线路除冰装置,包括:套管1和放置架4;

套管1由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组成,且第一夹片11与第二夹片12的一侧开口端外壁通过连接轴7转动连接;

套管1的内壁通过弹性杆103与除冰管10连接;

除冰管10由第一除冰片101和第二除冰片102组成;

第一除冰片101和第二除冰片102的内壁均设置有加热片104,且加热片104的内部呈环形且等角度结构嵌设有若干个远红外电热管105;

放置架4焊接在套管1的底部外壁;

还包括电流互感器3,电流互感器3通过在外壁呈环形且等角度结构设置的支杆2与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的内壁连接,电流互感器3为两段式分体对称结构,电流互感器3通过导线与放置架4内的蓄电池5连接。

工作原理:运维人员攀登上配电线路支架,将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放置在10kv配电线路的外壁,并通过连接轴7的旋转将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闭合,形成套管1,从而套接在配电线路的外侧,此时电流互感器3也会形成完整的整体,并套接在配电线路的外壁,第一除冰片101和第二除冰片102形成除冰管10,也套接在配电线路的外壁,当推动套管1移动时,电流互感器3会从配线负荷电流产生的磁场中感应取电,并对加热片104进行实时供电,使得远红外电热管105工作产生高温热量,并向外传导作用在配电线路的覆冰上,使得覆冰受热而融化,达到除冰的效果,而多余的电能可以储存在蓄电池5内收集,实现除冰装置节能的效果。

如图1所示,还包括耳架9,耳架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耳架9分别焊接在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的另一侧开口端外壁,两个耳架9之间通过紧固销8螺纹旋接,能够对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起到稳定的夹持固定作用,确保套管1连接的稳定性,防止除冰装置在移动除冰时,发生套管1意外脱落开启的现象。

如图2所示,套管1的一侧开口端外壁设置有前位导轮13,套管1的另一侧开口端外壁设置有后位导轮14,前位导轮13的高度大于后位导轮14的高度,前位导轮13和后位导轮14能够带动除冰装置在配电线路的外壁滚动,从而降低除冰装置移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而当配电线路除冰后,配电线路的整体外壁直径会变小,此时后位导轮14的低高度正好能够对配电线路除冰前后的表面高度落差起到补偿的作用,以确保除冰装置能够处于最佳的水平稳定状态移动。

如图1所示,还包括挂环6,挂环6设置在放置架4的水平端底部,挂环6的圆心与套管1的圆心均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可以将外接的牵引绳套接在挂环6内,使得运维人员手动牵引除冰装置使其在配电线路上进行移动除冰,也确保了除冰装置能够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不会发生除冰装置自转或者倾斜的现象。

如图4所示,弹性杆103由顶杆1031、弹簧1032和伸缩管1033组成,其中,弹簧1032的一端焊接在伸缩管1033的内壁,另一端与顶杆1031弹性连接,顶杆1031的外壁直径与伸缩管1033的内壁直径大小一致,当除冰管10受到配电线路上覆冰的挤压时,除冰管10会将压力传导在弹性杆103上,使得弹簧1032被挤压变形,从而带动顶杆1031使其在伸缩管1033内伸缩移动,对除冰管10受到的挤压力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防止除冰管10受到过大的挤压力而造成除冰片变形甚至破损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